三亚茶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12-31 00:00:00孙竹梅崔莹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5期
关键词:三亚发展现状对策

[摘 要]茶空间作为因茶聚叙的独特空间,古已有之。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聚会、洽谈的需要,各类新型茶空间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三亚为海滨旅游城市,其茶空间亦在原有“老爸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品饮、生活空间。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和受整体经济发展状态的影响,三亚的各类茶空间在短期繁荣后,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文章通过对三亚茶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发掘文化内涵、加强产业融合等方面为其提供发展意见。

[关键词]三亚;茶空间;发展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15.05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5-0174-04

0" " "引 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国,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1]后,茶叶以“药”的形式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经过历史悠久的驯化、种植、食用、饮用等过程,茶叶的功用逐渐被全方位地发掘和利用。随着文人雅士对茶的重视和推崇,茶肆、茶庐等古代茶空间应运而生,成为文人墨客茶会、茶集的主要场所,其间诞生了大量的传世诗文、画作。1988年北京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民俗茶文化馆——老舍茶馆①,自此,现代茶空间以茶馆的形式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三亚因受到内地茶空间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茶空间的形式由原来单一的、更生活化的“老爸茶”②发展为更加多元的、精致的各类茶馆。这些各具特色的茶馆不仅成为品饮佳茗的高雅空间,更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交流信息的好去处,无形中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茶空间的不断增加,其亦受到政策、经济的影响,三亚茶空间的发展进入了平台期,本文旨在通过对三亚茶空间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希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 "三亚茶空间的发展现状

1.1" "茶空间的数量和分布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三亚的茶空间数量增长迅速,各类茶空间不断涌现。三亚市目前各类茶空间已达到数百家,且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居民区多为休闲茶空间,高档写字楼多为商务茶空间,旅游景区多为面向游客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茶空间。此外,很多高端酒店都设置品茗空间。

1.2" "茶空间的经营模式

三亚茶空间的经营模式较内地茶文化高度发达的杭州、厦门等城市,其多样性并不十分突出,但其作为海滨旅游胜地和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比较典型的“老爸茶”就是本地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此外,三亚本地居民也有喝早茶的习惯,一些经营早茶的茶肆和酒楼中,现蒸的甜点品种繁多,茶就变成了解腻消食的饮品。

除了富有当地特色的“老爸茶”“早茶”之外,三亚也有风格不同但都十分注重饮茶氛围的纯茶空间,还有将茶空间与其他业态相结合的综合空间。

1.3" "典型案例

(1)蒲墅:作为一家新型的纯茶空间,蒲墅的主理人将自己对茶的理解和感悟外化成茶空间的氛围感,用充满野趣与禅意的装修风格,使茶空间一步一景,在三亚独树一帜。其茶品也在市场追求“新”的环境下,坚持高品质的“玩家茶”,孵化了“觉茶”和“蒲墅”两个品牌。经笔者走访了解到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新到店的客人同比往年减少很多,这对于经营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探茶文化运营中心:主理人以打造新型的城市会客厅为设想,用极简的含有“工业”元素的装修风格,打造了一个500多平方的茶文化空间。该空间在注重饮茶氛围的同时注重茶品质的把握和提升,以其主营的普洱生茶为类目,采集普洱茶产地各个山头的茶叶标本,为茶友们提供直观的对于“山头茶”的辨识,这是茶空间经营的重要创新和回归。将茶空间的最大注意力回归到“茶”上来,对于茶行业来说,亦是很大的净化和进步。

(3)马克西姆茶馆:作为一家典型的景区茶空间,马克西姆主要针对俄语国家的游客,为其提供传统中国茶品的同时,针对国际游客开发出适合他们口味的调饮茶品,如蜜桃乌龙茶、奶香乌龙茶等。除了茶品,马克西姆借助自己的语言优势,还承担了部分旅游向导的工作,为国际游客介绍三亚的旅游景观、当地民俗特色等。此茶空间因为海外来客,其时空意义不断扩大,成为传播中国茶文化和三亚地方特色的独特窗口。

1.4" "经营状态和消费群体

如表1,三亚作为典型的海滨旅游城市,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为106.59万,但本地居民在茶行业的消费水平整体不高,三亚茶行业相较于内地有明显的淡旺季。每年的国庆节后到劳动节前,三亚旅游呈“旺季”状态,茶空间的经营也随旅游旺季的到来出现繁荣景象,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明显上涨。

2" " "三亚茶空间存在的问题

2.1" "同质化竞争严重

随着茶空间的增多,同质化竞争问题日益凸显。大部分茶空间从装修、陈设、产品到经营方式都大同小异,这就导致了茶空间自身吸引力不够、顾客黏性不足,甚至同行之间会出现不良竞争现象。

2.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尽管三亚的茶空间数量众多,但多数茶空间对茶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李萍教授说:“茶原本是一世间俗物或生活必备品,例如民间俗语说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茶却脱颖而出,成了道的载体,这是因为中国人在茶上赋予了精神元素,使茶成为了精神性存在”[2]。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品饮茶汤的同时更希望了解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但目前茶行业的从业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茶本身的内涵发掘和茶文化的外沿拓展上均显得能力不足。

2.3"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根据笔者走访,三亚茶空间的从业者们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服务意识,更遑论对茶本身及其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的喜爱。有学者认为“茶道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仪教育、道德教化,直至正心、养性、健身的一种手段”[3]。很显然,按照目前三亚茶行业的发展水平,大部分从业者的层次还停留在技法的层面,甚至在技法上都不熟练,离“茶道”则相去甚远,而从业者的状态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2.4" "缺乏长期经营意识

李萍教授认为“本来只是自然之物的茶,在与人相遇之后,就进入了人的意义世界,为人所感知、经验、体悟,变成了一种文化存在。在人与茶的互动过程中,实际上,不仅开发了茶的人文属性与精神价值……”[4]。这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是极大的丰富,但是由于茶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其价值与价格没有固定、严格的标准,行业约定的审评标准也仅仅停留茶农、茶厂以及各大审评赛事上,绝大多数消费者甚至从业者对其并不熟悉。这就使得市场上会出现很多的“天价茶”“做旧茶”等,经营者们缺乏长期经营的意识,不注重茶品质量,以次充好、做旧当旧,使得茶行业的经营混乱。

3" " "三亚茶空间的发展现状对三亚旅游业的影响

(1)提升旅游体验:随着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茶空间的功能优势逐渐体现出来,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又能展示当地文化。游客在品茗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三亚的茶文化和地方特色。

(2)促进文化交流:三亚的茶空间成为各界人士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一堂,共同品味茶香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体验会给游客留下独特的旅行记忆。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茶空间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提供茶饮本身,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与茶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艺术品和书籍等销售业务的增长;以及,与茶空间配套的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之间的互动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4)塑造城市形象: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的城市对于吸引游客至关重要。三亚的茶空间作为展示当地文化和特色的窗口,有助于塑造一个富有活力、注重文化传承的城市形象,增强游客对三亚的认知和好感度。

(5)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三亚的茶空间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

4" " "对策建议

4.1" "鼓励创新与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

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鼓励茶空间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与差异化发展。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茶空间结合三亚当地文化和资源形成独特的品牌和风格,在茶空间的运营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如举办茶艺展演、高端茶会活动、茶文化讲座等,丰富消费者的文化体验。

4.2" "加强茶文化与当地文化以及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有学者研究表明:“三亚很早就接纳了不同族群的移民,黎、汉、回、苗等民族共同聚居的格局至明代已经形成”[5]。无论从茶空间的装饰、饮茶习俗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发掘少数民族特色,使得茶空间风格更加多样化。除此之外,鉴于三亚的热带城市特色,三亚茶空间可以利用热带水果开发特色茶饮,并且鼓励茶空间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如旅游、艺术、科技等,通过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提高市场竞争力。

4.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按照三亚茶空间目前的状态,应该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针对茶行业制定专门的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促进服务人员素质的提升。除此之外,应该借鉴海内外先进的茶文化发展经验,借助自贸港建设的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三亚茶空间的国际化发展。例如,定期举办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三亚品茗交流,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交融。

4.4" "加强社区参与,开展定制化服务

目前,有学者研究指出“海南茶区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茶区,适宜茶树生长。该区茶树的茶芽生长周期短,一般从2月至11月均为采摘期,年采茶七至八轮,这是国内其他茶区难以达到的。[6]”可见,海南茶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虽然茶山面积较其他茶区小很多,但是采摘期较长。我们在茶空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周边的茶园,加强社区的参与度,开发茶园观光学习,甚至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参与茶园的管理和建设。其次,有学者认为“城市基层治理是以街道为主导、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为基础的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治理形态。[7]”可见,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茶文化活动,也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可以为消费者开展定制化服务,结合传统中医,为消费者定制适合自己体质的茶品;消费形式也可以实行定制化服务,例如,针对企业及其他团体消费者,可以为其定制相应的茶会、茶事活动等。

4.5" "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在茶空间的装饰上面,要树立绿色理念,打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茶室空间。在茶叶加工、包装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有机茶和绿色茶,避免茶品的过度包装,吸引更多关注健康和环保的消费者。同时,在经营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VR、AR等,通过V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消费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茶园风光、制茶过程等。在日常营销过程中,合理运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化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与目标客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动茶空间与其他行业,如艺术、设计、时尚等进行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

[1]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李萍.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1-105.

[3]方雯岚.茶与儒[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4.

[4]李萍.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方静文.人口多元与城市发展: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5-83.

[6]谢萍,倪根金,魏露苓.从采集到栽培:海南茶叶发展史论[J].农业考古,2022(5):222-230.

[7]张继涛,范子轩.智慧社区时代城市基层治理转型:路径与趋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53-162,178.

猜你喜欢
三亚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海南三亚之旅
『贵州小三亚』——罗甸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4:20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6:52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6:04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4:27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