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2024-12-31 00:00:00梅慧勇
前线 2024年12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党工委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坚持党建引领,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努力以实干担当破解老城发展中的难题,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桩桩小事 彰显为民服务初心

陶然亭街道1.45平方公里范围内有5个新建工程项目。2024年8月,大吉工程项目5000余平方米拆迁遗留地葎草丛生,十几位居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葎草花粉易引发过敏。事关群众健康,街道迅速研究方案,实现3天靶向除草、5天全面苫盖、持续定期清理,彻底解决了致敏元凶。

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陶然亭街道上下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做到常规问题快速解决、疑难问题合力剖析、重点案件包案攻坚,全程跟踪、动态研判,确保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问题。街道强化群众诉求的闭环过程管理,建立“提级办、跟踪问、主动治、监督盯、考评促”的工作模式。

街道辖区施工噪音扰民诉求矛盾突出,2024年前10个月平均每月有38件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街道立足既要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又要维护居民“睡个好觉”的利益诉求,发挥对外执法电话作用,建立“30分钟内响应、2小时内办理”快速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快察、快测、快处,累计解决噪声污染、扬尘等问题103件,以心换心,化群众的“怨气”为“和气”。

陶然亭街道区域内老旧楼房较多,高达70%的诉求集中在楼上楼下噪音纠纷、邻里装修漏水赔偿、私占车位物业不管等问题上,它们像是埋藏的“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激烈矛盾。街道努力剥茧抽丝,坚持分类处置“细办”,对邻里矛盾、物业服务、停车治理等群众身边的头疼小事,采取急事快办、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居民协商和心理疏导五类解决方案,固化多级分类诉求办理模式。街道在居民、物业、施工单位等治理主体间嵌入信任要素,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多元主体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关系。

拔钉攻坚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牵扯面广、比较复杂、拖延时间久,也往往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难点、堵点、痛点。陶然亭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啃下“硬骨头”。

区域内道路前兵马街因古树拦在路中间,8年未交付市政管理,居民反映道路破损失管、交通秩序混乱的诉求集中。面对承载了居民乡愁情思的大树,街道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尝试多种道路规划方案,最终实现在保留古树的前提下交付市政,有序规划道路,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1个。这样既让城市留下记忆,又令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破解历史遗留问题要树牢“该不该、能不能、怎么办”的改革创新思维,瞄准裉节对症下药,拓宽路径,多方求解问效。

长期失管让陶然湖景小区问题不断。陶然湖景小区的供电是高压自管,即小区的变压设备等供电设施属于小区自管,电力公司供电到小区后,再由小区供电设施产权方供电到户;供水未接入市政管网。小区常发生供电设施打火、供水管道爆裂等问题,安全隐患突出。陶然亭街道组织多方单位论证改造可行性,估算施工改造资金达400多万元。在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协调下,由城区供电公司和区财政共同负担改造资金,彻底解决小区水电难题。

面对摸不准“答题规律”的老城遗留难题,陶然亭街道积极发挥区领导包案、“吹哨报到”机制优势,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清账,群众不满意不罢休。街道党工委一头联结着民意民声,一头通向职能部门,以“引领”而非“裁决”的身份调适多方,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多元治理主体互信联动,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向前一步 凝聚共建共治力量

高家寨胡同10号楼楼体和围墙于1987年建成,一楼和围墙分属三家产权单位所有。随着城市更新发展,现阶段小区一楼已无经商单位,围墙早已失去原有作用。因围墙占地面积大,影响日常通行,不少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希望拆除围墙。面临规划图纸模糊、违建认定存疑、3家产权单位推诿回避等难题,陶然亭街道释法明晰归属,动员产权单位主动拆除,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2023年11月,围墙被推倒拆除,居民们为回归的370平方米空间点赞。此后,街道、社区、责任规划师、居民代表共商共议,实现“人车分流、空间绿化”,把与居民因利益产生的矛盾转化为彼此的信任支持。“院墙拆了,不仅院里宽敞了,我们心里也敞亮了。”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昔日的“烦心墙”变成了最美院落,彰显了共建共治的强大力量。

以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陶然亭街道充分发挥“离红墙最近,和百姓最亲”的政治优势,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诉求。推出“合陶伙伴2.0”计划,凝聚起辖区物业企业、社区自治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治理合力,制定《“陶然小哥”参与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鼓励街巷管家、物业服务等10类“陶然小哥”主动参与文明创建、为老服务等工作。发挥驻区单位在地区工程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参与协商解决居民争议问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陶然亭街道持续探索把相关部门力量调动起来、把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意见汇集起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重点打造“民Yi龙泉”等党建特色品牌,形成民主协商共治、共建共享共管的工作思路,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力量与温暖,让各位好邻居、好朋友成为彼此幸福生活的“合伙人”,创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景式”幸福家园。

(作者简介:梅慧勇,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陶然亭街道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 / 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