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令,陆军参谋长朴安洙立即被任命为戒严指挥官,宣布禁止所有政治活动,任何违反戒严令的人都可能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被逮捕。韩国陆军UH-60P特种作战直升机,将707特种任务营官兵运送到国会大厦前的草坪,他们手持FN-SCAR突击步枪,头戴夜视仪执行任务。
戒严令在韩国引起震动,各派政治力量迅速集结。预先收到风声的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党首李在明,呼吁国民前往国会附近,议员们则不畏持枪士兵阻拦,翻墙进入国会主楼。当日晚,190名抵达国会的议员通过决议推翻了戒严令,戒严仅持续6小时。
这起荒腔走板的多部门联合特殊行动,引发了韩国的宪政危机。12月9日,韩国调查机关宣布已对尹锡悦等戒严令相关的11名核心人员立案调查。次日,国会通过要求迅速逮捕尹锡悦的决议案,总理韩德洙也被警方列入调查对象。后尹锡悦时期,韩国怎么变?
自1980年代末韩国过渡到民主政治以来,韩国首次宣布戒严,结果出师未捷,在许多人的睡梦中就草草结束了。形格势禁,尹锡悦之所以走上“政治自杀”这条路,也有豪赌的天性在起作用。
1980年,全斗焕将军发动政变反对文官政府,当时在首尔国立大学攻读法学本科学位的尹锡悦,在对全斗焕的模拟审判中担任法官,他判处全斗焕死刑。当这个消息传遍校园后,尹锡悦逃到江陵一个亲戚家里,躲了三个月。1983年、1988年,他先后获得法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91年,尹锡悦第九次参加律考,终于通过考试。
之后,在检察官任上,尹锡悦因其在调查中的活跃表现逐渐崭露头角。1999年,尹锡悦以贿赂罪成功起诉了警察厅情报局长朴熙元。2004年,政治候选人安熙正接受非法竞选捐款而被判处一年监禁,尹锡悦是调查小组的活跃成员。
2008年,尹锡悦作为派遣检察官,参与调查前总统李明博牵涉的“BKK证券公司违规操纵股价案”。2011年,尹锡悦主导了釜山储蓄银行事件的调查,并拘留起诉了李明博的胞兄、前新世界党议员李相得。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总统直系亲属在总统任职期间被捕的案例。
尹锡悦的出色表现,清理了韩国政治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积弊,比如非法接受政治捐款、家族和亲信干政等问题,也在公众中赢得了积极反腐的声誉。他也因此获得青瓦台信任,每次动人心魄的调查后他都获得提拔。
2016年12月,尹锡悦参与调查朴槿惠总统和崔顺实之间的非法利益关系,再次积累了廉洁检察官的经验和声誉。2019年6月,尹锡悦被文在寅提名为总检察长。此后,尹锡悦过去声望来源的双刃剑特点逐渐呈现,前总统朴槿惠所在的“自由韩国党”对他进行了反击,不过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坚定地支持尹锡悦。
好景不长,尹锡悦领导下的大检察厅,对文在寅政府的新任法务部长曹国展开调查,这项调查导致曹国在正式任期开始仅35天时就辞职。此后,文在寅政府和尹锡悦开启连番战斗。2020年1月,法务部长秋美爱对包括尹锡悦在内的高级检察官采取行动。同月,大检察厅开始调查文在寅的盟友、蔚山市长宋哲浩可能违反选举法的行为。其间,法务部长两次试图暂停尹锡悦的职务。尹锡悦成功地对这两次停职提出上诉。
当2021年3月尹锡悦提出辞职时,文在寅政府松了口气。但是,这是尹检察官和文在寅的政党之间另一场斗争的开始。6月29日,尹锡悦宣布将在2022年竞选总统,并于7月30日加入反对党国民力量党。
在初选期间,尹锡悦缺乏政治经验导致他发表了一系列有争议的言论,比如应该允许一些工人每周工作120小时,政府应该允许穷人选择低于某些质量标准的食物,将韩国的低出生率归因于女权主义,2011年福岛核事故基本上没有辐射泄漏……这些言论,以及他在检察官生涯中累积的政治怨恨,降低了他在民意调查中的地位。
尽管如此,他在2021年11月赢得国民力量党的初选。尽管时任总统文在寅仍然广受欢迎,但由于韩国总统任期限制为一届,大选是在尹锡悦和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李在明之间展开。一些观察家将这次竞选描述为“有史以来最丑陋的总统选举”。
两位候选人都试图将对方与重大的土地开发丑闻联系起来,他们甚至互相攻击对方的妻子,导致双方的妻子都退出公众视野暂避风头。尹锡悦继续发表分裂性的声明,例如他将废除性别平等和家庭办公室,作为讨好反女权主义投票的更广泛尝试的一部分。他还承诺赦免被他打入大牢的两位前总统。
最终,尹锡悦以韩国历史上最微弱的优势(以48.56%的得票率对李在明的47.83%)赢得了总统选举,于2022年5月宣誓就职。
作为总统,尹锡悦的外交政策一直以对朝鲜的强硬立场为主,同时加强与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在国内,尹锡悦发现很难通过立法,他的一些提案非常不受欢迎,例如将儿童从5岁而不是6岁开始送入幼儿园的教育改革,以及将每周工作时间标准从52小时增到69小时。在尹锡悦任内,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不断加深的政治分化,以及人们普遍认为尹锡悦与普通韩国人脱节等问题,继续对他的领导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他的妻子金建希也深陷几起腐败丑闻的漩涡。2024年4月国民议会选举,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对尹锡悦总统任期的期中公投。自由派反对党以压倒性胜利赢得了多数席位,这表明尹锡悦不受欢迎。选举结果公布后,总理韩德洙提出辞职,但未获尹锡悦批准。
在接下来几个月,随着尹锡悦的支持率持续下降,要求他辞职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首尔举行的反对尹锡悦的集会吸引了数千名参与者,涵盖公众、反对党和民间组织。反对派领导人还要求对涉及尹锡悦夫妇的腐败进行调查。学者、卫生专业人员和罗马天主教神父的联盟,发表了宣言和请愿书,敦促他下台。
在11月第一周,尹锡悦的支持率跌至17%的历史新低,并在当月剩余时间里保持在17%至26%之间。不过,在他看来,反对党控制国会是诸多困境的主要症结所在。12月3日晚,尹锡悦宣布戒严令,他称反对派领导的国民议会是“罪犯窝点”和“瓦解自由民主制度的怪物”,声称韩国已沦为“毒品天堂”,并指责反对党与朝鲜结盟。尹锡悦表示,他决定实施戒严令是为了铲除这些“无耻的亲朝鲜反国家势力”。
当时国会出入口已关闭,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党首李在明翻墙进入国会主楼,并开启了直播,呼吁韩国民众前往国会,保护国会议员。其他议员也翻墙进入,就连83岁的议员朴智元也是翻墙才进入国会大厦的。
国会大厦外,约有4000名市民与警察发生激烈对峙,试图闯入国会。戒严军在试图进入议事堂受阻后,用锤子和步枪打破玻璃窗闯入议事堂,但无济于事。凌晨1时,参与表决的议员增至190人,超过法定人数。190名议员全体同意通过解除戒严的决议。随后,尹锡悦宣布接受国会的要求,解除戒严。
12月8日,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秋美爱召开记者会表示,总统尹锡悦宣布的戒严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密谋。她在记者会上公开8页的内部文件,证明情报单位、军方在协助尹锡悦拟定戒严扩权计划。文件包含与宣布戒严相关的法律程序,包括联合调查局的设立,应对解散国会的相关措施,任命戒严指挥官的程序,维持公共秩序和控制资讯的计划。这份文件提到根据宪法和戒严法,如果国会议员以过半数投票要求解除戒严,总统不能拒绝。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韩国已转型为一个民主国家,但其国内政治仍深陷两极分化之中,总统经常面临被弹劾和起诉的风险。
2003年至2008年担任总统的卢武铉,卸任后因涉嫌腐败而接受刑事调查,不堪其辱跳崖自杀。他的继任者李明博在下台后,因腐败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朴正熙的女儿、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因其高级助手和朋友兜售影响力而遭国民议会弹劾,朴因腐败和滥用职权被判处24年监禁。一旦领导人失权,报复性正义就会随之而来。
就目前的局势看,尹锡悦虽然惊险闯过12月7日的弹劾案,但其政治前途悬而未决,要求他辞职的呼声越来越高。戒严令被推翻后,共同民主党表示,已正式制定针对尹锡悦及其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的叛国罪指控计划。尹锡悦还面临着党内的压力,国民力量党反对他引入戒严令,称其违宪。
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案,国民力量党党首的态度极具戏剧性。根据韩国宪法,弹劾动议必须得到立法机构300名议员中2/3的批准,才能在该国最高法院之一的宪法法院进行审议。共同民主党、少数反对党和独立人士总共拥有192个席位,还需要至少8名尹锡悦的国民力量党成员支持,才能通过该动议。但是国民力量党立场几经变化,导致反对派没能凑足票数差额。
一开始,国民力量党试图阻止弹劾。该党领导人韩东勋在12月5日简报会上表示,他反对弹劾,因为这会导致毫无准备的混乱,并强调自己“不是在为戒严令辩护”,批评推进弹劾总统的做法,是“将政治利益置于(仓促弹劾)可能给人民带来的潜在损害和不稳定之上”。韩东勋表示,已要求总统退出国民力量党。
12月6日,韩东勋立场生变。他表示,尹锡悦需要“立即停职”,以保护国家免受“严重危险”。韩东勋解释,自己的立场变化是因为他收到“可信证据”,即尹锡悦在周二晚上实施的短暂戒严期间,下令逮捕了一系列关键政治人物。
然而,在12月7日议会的弹劾表决前夕,到场的执政党议员离开议会并抵制投票,只有两名执政党议员留在议会里,返回议会的一名执政党议员则投了反对票。最终,只有195名国会议员参与投票,未能达到通过弹劾案所需的200名议员的法定人数,该版本弹劾案被废止。
国民力量党战略规划本部副部长Jehua Ryu在12月6日晚些时候,为第二天本党的立场预热。他说韩东勋不是在呼吁弹劾尹锡悦,“停职不是弹劾。有多种方法可以暂停尹锡悦总统的权力”。
不过,在弹劾投票前,尹锡悦表示拒绝辞职,他就戒严令事件向民众道歉。在国会即将表决弹劾动议案时,约20万民众走向国会支持弹劾。此前,12月5日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Realmeter)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3.6%的受访者赞成弹劾尹锡悦。
首次弹劾失败后,在野党并不打算放弃,表示将在12月10日定期国会结束后,立即召开临时国会,重新推进弹劾,并且每周提交一次弹劾动议案,直到通过为止。
国民力量党团结起来抵制弹劾,是担心若本党继朴槿惠之后再有总统被弹劾下台,会提前输掉下届大选。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表示,他的政党将“继续推动总统有序辞职”,以“尽量减少混乱”。然而,在野党认为,执政党党首立场几经更改,另有所图。坊间认为,有“韩国第一剑”美誉的韩东勋,在其法务生涯中积累了良好的公众印象,作为潜在的总统候选人,不排除想化本党危机为个人机遇,接手尹锡悦余下任期的政务,为下届总统大选积累一手经验。
韩东勋若有这种想法,估计也很难实现。他虽称“尹锡悦不会介入包括外交在内的国政事务”,但未提及军队统帅权、法案否决权以及高级官员任命权等核心权力问题。那是比外交更敏感的事务。
12月8日,李在明举行记者会表示:总统权力不是私有物,不可转让;政府和执政党目前正策划第二次内乱;一定要在12月14日以国民的名义成功弹劾尹锡悦。针对“总理和执政党代行总统职权”的方案,李在明谴责道:“在总统没有出事的情况下让他暂时退居二线,而总统的权力由总理和执政党党首分开行使,这种稀奇古怪的声明怎么能成立?”
的确,韩国的所谓执政党,在宪法体系里存在感很弱。韩国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实现了民主转型,但韩国民主具有诸多劣势,比如政党更迭频繁、寿命短暂。目前的执政党,尹锡悦加盟才3年多,韩东勋当选党首才几个月。目前,围绕尹锡悦在明年2月或3月主动辞职、4月或5月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的方案,执政党内部分歧严重。
此次戒严令风波中,强大的在野党以及具有良好政治参与意识和行动力的民众,在关键时刻高效动员起来,推翻戒严令,似乎彰显了民主程序的成功之处。但韩国的民主巩固进程屡屡陷入困境,集中的表现是历任总统执政危机频发,以及卸任总统的非正常遭际。这些问题如今愈演愈烈,短期内看不出有任何解决的可能性。
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的政治变故对周边国家都有影响。我们乐见其走出混沌期,重建基于妥协的政治生态。而尹锡悦的个人命运是好是歹,其实参考旧例就不难得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