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怒而飞

2024-12-31 00:00:00
南风窗 2024年26期

2024年11月12日,广东珠海,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空军歼-35A隐形战斗机飞行表演

科技—赛先生,曾经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如今,中国不断为人类科技贡献东方能量。

灰暗的近代,中国被坚船利炮撞开国门,近代科技在我们面前张牙舞爪。那时,我们手中工具稀缺、经验有限,只是仓促应对。百余年后,当下的中国早已走出那局促的历史陋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仰首挺胸,高视阔步。

今天,我们抬头,看见湛蓝空域中有歼击机振翼而过,气浪卷过后,空中留下一抹迅疾的痕迹。那是一种全新的姿态,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迎战。珠海的航空展上,新型隐身机群列阵苍穹,它们不再以他国标准为唯一参照,而是以自己的设计语言回应时代。

星链已不独美,低轨卫星星座正在编织,天地万物由此互联。

我们看到,新能源车队穿行都市,自主可控的电池、整车制造链条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华为,历经打压,却依然挺直脊背,带来纯血鸿蒙和自研芯片,隐忍中蓄力,逆境里昂扬,如利剑出鞘。

这些成就来之不易。外部世界,有人竖起层层关卡,不断筑高壁垒,并且试图通过阻隔民间交流来方便地传播对中国的恶意。可我们越是在暗礁密布处,越能锻出韧劲与雄心。封锁不能令我们退却,只使我们更加坚定地爬升高度。我们投入持久的积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从论文质量到专利数量,从产业链整合到标准体系建设,一点点夯实根基,逐步迈入无人能轻视的地带。

在这过程中,我们愈发看清科技发展的本质:它既是自强之翼,也是开放之舟。我们不以闭门造车为荣,而以海纳百川为本。面对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坚持张开双臂:航天领域,我们愿与各国同行共享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我们欢迎有识之士共同创新。美国筑“小院高墙”,我们则是坦荡平原,以包容对抗封闭,以共赢对抗独占。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正向我们靠近。

事实已在悄然改变格局:新质生产力蓬勃,新兴产业集群涌现,国际标准争议中出现“中国方案”。面对新的浪潮,我们不以焦虑为念,而以稳健为基,不妄自菲薄,不夜郎自大,只凭坚韧与洞察力,在科技荒野中逐次开拓新径。

世界大势,如长风浩荡。大国较量,锋刃交织。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用自己的创造力与定力,用对技术的尊重与信念,以昂扬志气冲破天花板,向更高维度舒展。中国人还将最终以行动证明,高科技不是欺压他人的工具,而是共谋福祉的桥梁。

面对蛮横打压,中国人的心中都憋着一股劲,誓要向着现代科技的高天白云闯荡,一如庄子的壮阔比喻:“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