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改革实践

2024-12-31 00:00:00史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改革

影视动画制作是一门集科学、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它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影视动画制作中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影视动画制作的内容和形式,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丰富和提升影视动画制作的内涵和品质。

为实现影视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本研究参考了教育部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文件和指导意见[1-2],特别是“六、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这一方面,探讨了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1 课程思政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整合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脱节和隔离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加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取向,更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双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使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跨学科的专业,包含了工科类和艺术类。根据教育部的文件,不同的专业课程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2]。

2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的思维和审美能力。影视动画制作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 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美术、音乐、文学和电影等,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视野;2) 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演示、实践操作、项目制作和作品展示等,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态度;3) 教学目标明确且直观,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创意表达和审美提升等,需要学生通过完成影视动画作品,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个性风格,并具备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生源以理科生为主,需要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既具备技术能力,又拥有文化内涵[3]。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存在以下问题:1) 思政培育手段单一[4],对课堂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5],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素养不平衡,影响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2) 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支持和创新激励,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不协调,影响其专业水平和个性风格的形成;3) 课程缺乏延续性和对学生的合理激励,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果不稳定,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的提升。

3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师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体验新颖的课堂教学[6]。

1)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内容的改进和完善。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演示、实践操作、项目制作和作品展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提升学生的技能运用和创意表达能力。实施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教学需要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计划,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化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实践和作品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

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点,影视动画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在理论方面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将影视动画制作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结合[7]。通过介绍影视动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适当弱化欧美国家的案例,增加本国优秀案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在影视动画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自信心,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和创新[8]。通过分析影视动画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创作和欣赏影视动画,指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实践影视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和领悟影视动画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追求影视动画的品质和效果,为影视动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影视动画制作实践部分中,通过4个实验,使学生在完成三维场景建模、LOGO小片头设计、人物角色动画和风吹国旗动力学设置等技术操作的同时,感受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实验1要求学生根据中国古风场景建筑原画,运用三维软件制作出逼真的三维场景,展示中华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底蕴。实验2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十二原则,运用水墨材质动画的手法,设计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LOGO小片头,展示中华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和韵味,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和情感。实验3要求学生根据中式人物角色的特点,运用三维软件制作出流畅的行走动画,展示中华传统服饰的风采和气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仪和风度。实验4要求学生运用动力学的知识和技巧,设置出风吹国旗的动画效果,展示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价值。通过这4个实验,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影视动画制作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形式上,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线上教学资源泛雅课堂和实验室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线上教学可用于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和课后复习,还可用于展示和分享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和案例,使学生欣赏和学习影视动画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线下教学主要用于实践影视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技能,利用实验室的专业设备和软件,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创作能力。

在实践和作品方面,本课程以学促赛,以学生竞赛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本课程将根据不同的竞赛要求和标准,设计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影视动画竞赛,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才华,锻炼学生的竞争和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近些年,各个竞赛主题聚焦于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品、中医药和古代数学等,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2023年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如图1所示)、三等奖1项,省赛获奖多项。参加蓝桥杯视觉艺术设计大赛,动画组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如图2所示)。学生作品包含了中华传统工艺、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动画(如图3所示),以及对传统绘画梵高作品的联想动画(如图4所示)。这些给予学生正向的学习反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同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2)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效果评估。本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对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课程思政化的效果进行评估。共有60位学生填写问卷,问卷数据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Cronbach α系数为0.959。

问卷共包含8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用于测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对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中增加中华传统元素的态度和感受,问卷结果如图5所示。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中增加的中华传统元素的态度和感受非常积极和正面,绝大多数学生选择“非常同意”或“同意”,仅有少数学生选择“中立”或“不同意”,未出现选择“非常不同意”的情况。这表明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但是学生对不同题目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第一题和第四题的“非常同意”比例最高,分别为65%和63.3%,这表明学生最认可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中增加的中华传统元素的有趣性和价值性;第三题和第五题的“非常同意”比例最低,分别为58.3%和58.3%,这表明学生相对较弱地感受到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中经典影视动画案例的传承性和课程的激励性;第七题是唯一有一个学生选择“不同意”的题目,这表明学生对影视动画制作课程中中华文化案例和国内行业发展的内容的认同度有一定的分歧。

根据学生的问卷反馈,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效果总体上是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涵盖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2)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过程是有趣的,结合了社会热点、文化传承和时代精神等多种元素,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3) 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素养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提高等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4 总结

本研究探索了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表明,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能够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并能适应影视动画制作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是课程思政在影视动画课程上的一次实践探索。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能够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教学的内在化和自然化;同时,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喜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创作实践相联系,实现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和趣味化;此外,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的时代化和价值化。本研究是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一次初步探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引起更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与研究,共同推动影视动画制作课程思政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