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数字化资源;策略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视频、音频等)的储存方式、检索方式发生极大改变,信息资源数字化趋势愈发明显[1]。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还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高职院校以成果为导向,既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也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学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文化服务职能,承担起强化技能学习、优化教学手段的责任,促进优质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由此,建设高时效、高质量、多渠道和多功能的数字图书馆成为必然。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其中,特别强调要提升国民素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方面取得突破[2]。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数字文化发展的系列措施及要求,包括建立健全智慧图书馆管理体系,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和开放,提升数字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等[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职院校需重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积极尝试搭建数字化平台,筹划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新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可以迅速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为学校整体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同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检索和借阅服务,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1 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
首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获取途径。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大量的纸质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实现资源的快速检索、在线浏览和下载,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物理空间。其次,数字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文化交流平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高质量资源,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储备。同时,数字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在线学术交流和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通过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筛选、整合和创新应用,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技能水平。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效率、拓宽学术视野、培养信息素养。在以数据技术为特色的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能有效助力学校进行数字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明确、具体地进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综合建设规划,其数字化资源建设具有很大局限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严重不足。同时提供给读者的数字化资源多数来源于引进和购买,自建内容较少,甚至根本没有自建数字化项目,数字化馆藏在总馆藏中占比较少,可以连接网络的资源多数停留在馆藏书目与摘要层面,全文与多媒体资源建设较少[4]。
通过问卷星对铜仁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师生及图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图书资源、人员配备、基础建设和数字化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尤为明显。
2.1 图书资源陈旧未更新
通过问卷调查(图 1) ,师生到图书馆仍以使用纸质图书为主,使用纸质图书占比78.7%;其次是音视频和图片,占比53.25%;使用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相对较少,分别占比16.06%和20.94%。证明高职院校图书馆中论文资料相对较少,论文相关数据库不够健全,存在馆藏资源单一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图书资源的丰富程度。
2.2 基础设施落后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面积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图书馆的网络环境、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也存在不稳定、不可靠的问题,影响了数字化服务的正常运行,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数字化进程。调研发现(图2) ,影响师生使用数据资源的因素有网速太慢、英语水平不高、检索不方便及分类模糊等,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学校由于人数较多均存在网速慢的情况,直接影响师生获得资源的速度,因此学校应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基本保障。检索不方便、分类模糊,则需要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字素养,在学生检索资料时给予高效指导。
2.3 人员配置低效不专业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面临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现有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往往缺乏数字化技能和专业知识,难以胜任数字化建设任务。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图书馆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图书馆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困难。通过数据分析(图3) ,当前数字资源服务面临的最大不便是访问出现问题时不知道求助于谁,其次是不知道图书馆有什么电子资源、不知道电子资源访问地址。调研发现,导致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数字资源缺乏,师生无法直接访问,只能跳转到其他网站进行访问;二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自身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不熟练,无法对师生进行指导。因此学校方面应增加数字资源投入,购买国内知名数据库及电子书,同时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增加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工作能力,以满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需求。
2.4 数字资源紧缺不完善
调查发现(图4) ,图书馆需要增加的数字资源有电子信息类数据库、数据统计类数据库、考试题库类数据库和电子图书数据库。贵州铜仁数据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数据”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对电子信息类和数据统计类数据库的需求相对较高;高职院校“1+X” 证书制度要求学生除了学历证书之外,还要考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学生必须从多种渠道获得足够的信息与知识,才能够为专业技能证书的考取做好准备,因此学生对考试题库类数据库的需求较高;在目前网络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师生更热衷于读电子书,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加大电子信息类数据库、数据统计类数据库、考试题库类数据库和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投入,以便于更好地 满足师生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
因此,加大图书资源储备、配备专业数字化图书管理人员、完善基础建设和数字资源的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至关重要。
3 新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
贵州铜仁数据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数据”命名的新建高职院校,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须紧密围绕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具体实际,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3.1 明确建设目标与定位
为了凸显“数据”特色,学校着力打造大数据、计算机两大专业群,图书馆是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要注重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确保数字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3.2 加强资源建设与整合
增加大数据、计算机等专业纸质图书和数字化资源的存量,针对计算机专业和大数据应用的需求,重点收集、整理和数字化与学校特色相关的学术文献、技术报告、项目案例等资源,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库;对已有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检索、浏览和下载。
3.3 注重技术应用与创新
3.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和学术趋势
通过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可以收集并分析用户的借阅记录、搜索历史、浏览行为等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学科背景、研究兴趣等信息。基于用户画像,为用户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资源推荐,如相关论文、图书、研究报告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跟踪调研学生的阅读需求,并为其推送相应的阅读推荐、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建立一站式服务 [5] ,这不仅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也增强了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图书馆可以收集并整理大量的学术文献资源,利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数字化转换,归类、整理、组织和统计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资源,对其所包含的信息展开深度挖掘,解析、介绍和梳理所有资源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利用可视化流程将其呈现出现,为用户提供清晰的信息感知[6]。通过分析论文的引用关系、关键词分布等信息,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图书馆可以将这些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学术动态,指导研究方向。
3.3.2 借助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构建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环境
运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确保数字化服务的稳定、高效运行。通过云存储,图书馆可以将海量的数字资源上传到云端,从而摆脱了传统存储方式的物理限制,实现了存储空间的动态扩展。同时,云计算技术使得这些资源可以在云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分析,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云计算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共享能力。通过云计算平台,不同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实现了资源的远程共享。
3.3.3 引入移动终端,方便用户访问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引入移动App可以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便捷,通过移动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馆藏、预约图书、借阅归还等操作,无须亲自前往图书馆。这种移动化的服务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满足了用户随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例如,电子触摸屏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用户提供了虚拟阅读的功能,模拟出相应的阅读环境,让读者能够充分享受数字图书馆阅览和导读方面的功能。此外,智能终端还可以用于图书馆内的导航、信息查询和自助借还书等操作,提升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4 优化服务流程与体验
根据用户的学科背景、研究兴趣等信息,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荐、学术导航等服务。通过智能推荐算法,为用户推送符合其需求的资源信息;整合图书馆的各类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借阅、预约、咨询等,提高服务效率;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用户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素养是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数字化战略顺利实施和图书馆服务持续创新的关键。
图书馆管理员数字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数字能力的灵活运用,包括数字信息处理、数字技术应用等。数字信息处理是数字资源的准备基础,而数字技术应用是连接资源与用户的纽带。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理论教育与培训实践,使员工养成高信息敏感度,理解并挖掘信息内在价值,学习信息转换、归类、关联等知识[7]。学校可通过公开招聘、高校合作、行业交流等方式,积极引进具有相关背景和经验的外部人才,同时鼓励员工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强专业能力。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图书馆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数字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3.6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体系旨在确保数字化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6.1 基础设施安全
选择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确保网络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以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同时,建立灾备中心,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数据能够得到及时恢复。
3.6.2 数据安全保护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系统,定期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备份,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同时,制定详细的数据恢复计划,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获取。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相关资源。
3.6.3 网络安全防护
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恶意攻击者入侵图书馆网络系统。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和配置,确保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日志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6.4 用户隐私保护
制定明确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其个人信息和使用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方式。确保在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对用户访问数字化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相关资源。同时,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追溯到责任人。
3.6.5 安全教育与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图书馆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员工和用户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组织应急响应演练活动,模拟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通过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4 结束语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各种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到图书馆中,图书馆趋于数字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已成必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以降低人力、物力、时间等损耗,并借助数字化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实现精准化服务[8]。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必须依托新技术、新方法,以实现资源的保存和传播,便于人们对数字资源的安全查阅与使用。数字化、现代化图书馆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学习场所,它将为本校师生、跨校师生乃至社会人士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校数字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