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是依据中医理论发展而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保健方法之一。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对胃肠病患者来说,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增加抗御病邪的能力,还有助于胃肠疾病的康复。但由于胃肠病患者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进补时需要格外谨慎,以免加重胃肠负担,适得其反。
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食管、胃、肠道、肝胆以及胰腺等部位的器质或功能受损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胃炎、胃溃疡、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肠炎等。消化道疾病会导致胃肠黏膜受损,出现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障碍。胃肠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多个症状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此外,胃肠病患者身体抵抗力通常较弱,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也可能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往往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和生理活动。胃肠病患者冬季进补可以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抗病能力,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复发和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研究显示冬季进补还可以促进受损胃肠黏膜的修复,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有效缓解胃肠病的症状。
因人而异 胃肠病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补时需要因人而异,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进补。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舌象、脉象变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或食物进行调养。一般来说,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选择山药、莲子、芡实、大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胃阴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银耳、百合、麦冬、玉竹等滋阴养胃的食物;肝郁气滞的患者可以选择佛手、香橼、玫瑰花、茉莉花等疏肝理气的食物。
循序渐进 胃肠病患者的胃肠功能通常较弱,进补时不能一下子吃太多的补品,正如俗话说“虚不受补”。因此,在进补时需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最佳进补效果。同时,在进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进补,或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咨询。
以食补为主 胃肠病患者在进补时应以食补为主,或者选择药食两用的食物进补,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进补。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且不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当然,如果病情需要,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补。但是在药补之前,还是应该把每天的饮食改善好,然后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当前患者的自身状况,通过舌象、脉象辨证为某种体质,并选择与自己体质和/或病情相适应的食物和/或药物,才可能是好的进补方案。
推荐一些常见的冬季进补食物,仅供大家参考。温性补阳类食物:狗肉、牛羊肉、鹿肉、羊肾、猪肾、带鱼、鳊鱼、海参、贻贝、糯米、小麦、南瓜、洋葱、红枣、小茴香、藿香、紫苏、香菜、生姜等;甘味滋阴类食物:百合、银耳、黑木耳、黑芝麻、黑枣、黑豆、猪脊、甲鱼、龟肉、鲍鱼等。
注意搭配 胃肠病患者在进补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避免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例如,牛奶不宜与酸性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块,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生菠菜不宜与豆腐一起烹饪,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当然菠菜焯水后可以一起烹饪。
多吃温热性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胃肠病患者应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以达到温中散寒、补益壮阳的作用,常选择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肉等。这些食物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益胃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胃肠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正常,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人体才能不断地进行营养物质补充。胃肠病患者的胃肠功能较弱,应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可以选择米粥、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对胃肠造成负担,有利于胃肠疾病的恢复。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胃肠病患者更为重要。胃肠病患者冬季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是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植物纤维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胃肠蠕动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胃肠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冬季应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虾肉、豆类等。
山药红枣粥 山药100克,红枣10枚,大米100克。山药去皮,切块;红枣洗净去核;大米淘洗干净。将山药、红枣和大米一起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即可食用,此为一人量。功效:健脾益胃、补气养血。
百合银耳羹 百合5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百合洗净;银耳用温水泡发,洗净,撕成小块。将百合和银耳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百合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此为一人量。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佛手玫瑰花茶 佛手10克,玫瑰花10克。将佛手和玫瑰花一起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浸泡10秒左右,再加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药剂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配,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等优点。但膏方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服用。进补膏方前最好能花一两周时间先用中药汤剂对胃肠道进行调理,俗称膏方进补前的“开路方”。目的是先用中药汤剂祛除邪气、消除宿积、健运脾胃,有利于膏方的消化吸收,同时也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服药反应以及对药物的适应性等情况,作为制订膏方的参考。
服用膏方期间饮食也有讲究,少吃油腻、海鲜、辛辣的食品,戒烟酒。服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含有人参的膏方忌食萝卜,含有何首乌的膏方要忌猪血、羊血及铁剂,且不能与牛奶同服。在进补膏方前,油腻的东西都要少吃,酒也要少喝,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豆制品,水果选择具有养胃功效的,如苹果、桃等,而西瓜、葡萄之类的则应少吃。
膏方的服用在时间上也有讲究,最好是从冬至日起开始服用,服60天左右,初始可以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如空腹服用后肠胃不适,则可在餐后服用。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胃肠病患者在冬季进补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坚硬等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胃肠病的症状加重。
避免暴饮暴食 胃肠病患者在冬季进补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暴饮暴食会使胃肠负担过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意饮食卫生 胃肠病患者在冬季进补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感染,加重胃肠病的症状。
避免过度劳累 胃肠病患者在冬季进补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同时也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定期复查 胃肠病患者在冬季进补期间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进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