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整地
在芋田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土壤深厚、土地肥沃的土地。在香芋种植过程中,应在年前做好深耕晒冬工作,深耕的深度为35~55厘米,并通过多次翻犁来维持土壤的疏松度。整地时,采取宽垄双行高畦种植方式,畦面的宽度约为1.5米,沟内宽度为0.5~0.8米,沟深约为35厘米。应施加220公斤/亩的有机肥料或150~180公斤/亩的腐熟鸡粪。同时,还需要将硫酸钾复合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后,均匀施加于种植区域。为了有效控制地下害虫,应适量施用辛硫磷颗粒剂。
1.2密植
通常情况下,香芋种植在3月,且种植间距应控制在35厘米以内。施肥后,需要喷施芽前除草剂,同时采用可生物降解的黑色地膜或者可光降解的地膜,保证垄面平整、泥土细腻,地膜边缘需要利用泥土充分压实,以打洞的方式种植。
1.3施肥
完成基础施肥后,需要做好后续的追肥措施。香芋通常在5月底进入膨大期,此时应采取打洞方式,适量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在7月上旬,应将堆沤两个月以上的花生麸与硫酸钾复合肥混合均匀后施加。8月后,无需再施加肥料。施肥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做好科学灌水工作。在灌水前期,重点是防止积水,而在中期与后期阶段,则需关注预防干旱问题。在雨季期间,应确保垄沟的积水得到及时排除,以避免涝害。同时,为了防止干旱影响,需及时进行沟内灌溉,确保土壤长期保持湿润状态。香芋的生长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8月下旬。因此,在晴天时,应保持垄沟内水量为8~10厘米。在雨季期间,应做好排涝工作,防止垄沟内积水过深,以免淹没畦面。在正式采摘前大约15天,应停止灌水作业。
1.4采收
香芋球茎成熟后,采摘与上市的时间应安排在每年的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
2.1症状
软腐病是较严重的流行病症之一,通常发生在叶柄基部以及地下球茎。染病后,叶柄基部会出现暗绿色病斑,若病变扩散,将直接导致叶柄内部组织腐烂和叶片变黄。球茎遭受感染时,会逐步出现腐烂现象。由于香芋软腐病发病速度快,当其扩散至全株后极易出现倒伏问题,并在发病部位出现恶臭味道。香芋软腐病通常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暴发。雨季过后,低洼地带和排水不良的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这为细菌通过雨水传播至球茎的皮孔提供了途径,从而使得病害在田间迅速蔓延和扩散。除此之外,农家肥料施用不当、植株种植过密、生长过旺以及施肥培土不合理等情况,均可能导致球茎根部受损,进而增大病菌侵染植株的风险。香芋的软腐病属于传染性病害以及土壤传染性病害,因此种子带菌的可能性比较高。病原菌在种子表面越冬,翌年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甚至可以进行远距离的传播。在田间,一旦病原菌引发病害,它们易于随着病株残体在土壤中长时间存活。当温度与湿度条件满足病原菌生长条件时,极易出现侵染病害。香芋软腐病病原菌及植株病部溢出的菌脓虽不能彻底摧毁植物植株,但该病原体可通过气孔、皮孔及香芋伤口位置进行入侵,进而快速繁殖和发育,分解细胞,形成空穴。当空穴充满细菌时,产生菌脓,病原体在雨水冲刷和地下害虫活动期间不断扩散。然而,香芋软腐病一旦脱离寄主,将无法存活。
2.2防治方法
香芋软腐病是一种传播性病害,且种子带病率较高,因此需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种子可以使用2000倍农用链霉素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30~45分钟。除上述措施外,香芋软腐病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防治措施:一是水旱轮作方式。香芋软腐病作为土壤传播病害,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此可以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来降低软腐病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二是高畦种植。该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沟内存水、积水,有助于植株迅速恢复伤口,从而降低病原体侵入的概率。三是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切断病原体来源以及预防地下病虫害问题。四是施用生物有机肥料。五是彻底清除病株和腐烂物,以防止土壤中存在病原体。利用铜制剂以及石灰对病穴进行全面消杀,从源头切断菌源,避免病原体蔓延。此外,还需要做好水源灌溉工作,避免病原体通过水体进行传播和蔓延。六是采用药剂防治。在未发生病害前,可采用铜制剂以及生物农药的方式做好预防工作,保证植株能够健康生长。七是使用80~120公斤/亩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杀。
3.1田间实验
通过田间实验,对香芋种植区域进行科学监测,以评估不同时期微生物种群的变动趋势,以及病原菌种类与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是材料。以某地田块作为试验土壤,该田块的面积为3.5亩。采取的香芋品种为当地优势作物品种。
二是实验设计。在具体实验中选择2个处理组以及1个对照组,实验进行3次,共设置8个实验区域,各小区以随机排列的方式设置保护行,各小区的面积为150~200平方米。在实验处理组中,采用了常规施肥、药物施肥以及添加适量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方式。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施肥、药物施肥,并在其中加入了等量清水。
三是实验过程。在试验田开始作业后,施加200~250公斤/亩的紫牛有机肥和石灰肥,并进行了整地和起畦工作。根据每亩550株的密度标准,进行了香芋的移栽。在各个小区,移植120株香芋,并在完成移栽后的20~30天完成补苗工作。在5月上旬、6月上旬以及7月上旬,分别施加微生物菌剂。对照组施洒清水。
3.2调查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的植物相较于仅施撒清水的植物,其软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3.3实验结论
在本次田间实验中,香芋软腐发病率明显降低,香芋产量、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