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桉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在广西广泛种植。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作为当地重要林业单位,其桉树栽植技术与栽后管理水平较高,为当地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进一步促进桉树种植产业发展,从栽植和栽后管理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的桉树栽培技术。
关键词 桉树;栽植技术;栽后管理要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73
桉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木本植物,以其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和高产的特点广受青睐。自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以来,桉树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尤其是广西,桉树的种植更是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在桉树种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桉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则直接决定了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因此,对桉树种植技术和栽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关乎林场的经济效益,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1 栽植技术要点
1.1 造林地选择
桉树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 ℃,高峰林场选择的造林地,年平均气温通常维持在20 ℃,确保桉树能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桉树在年降水量在1 000~1 500 mm的地区,才能保持最佳生长状态,高峰林场在选择造林地时,需要仔细分析当地的降雨数据,确保年降水量满足桉树生长的需要;桉树喜光,因此造林地需要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选择年平均日照时间在1 500 h以上的地区作为造林地,以确保桉树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1]。
高峰林场优先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造林地,如赤红壤和砖红壤等,有利于桉树根系伸展和吸收;桉树适宜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中,pH值在5.5~6.5,因此造林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酸碱度测试,确保土壤pH值适宜桉树的生长;为确保桉树快速生长和高产,需要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全氮含量在0.1%以上、有效磷含量在10 mg·kg-1以上、速效钾含量在100 mg·kg-1以上的地区作为造林地。
1.2 清山技术
在清山过程中,先对林地上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枯枝落叶、石块、杂草等,杂物不仅会阻碍桉树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滋生地,因此需要确保地面无大块石头、树根等障碍物,确保种植区域的平整度,清除所有杂草,特别是可能与桉树幼苗竞争养分的恶性杂草。土壤翻耕是清山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为桉树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采用机械翻耕的方式,翻耕深度一般在30 cm左右。在翻耕的同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撒施生石灰或喷洒消毒剂,经过消毒处理的林地,桉树幼苗的存活率可以提高10%以上。广西气候湿润,林火风险相对较低,但开设防火隔离带仍然是清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峰林场,通常会在种植区域的四周开设宽度在10 m以上的防火隔离带,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控制火势[2]。
清山之后,需要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和桉树的生长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桉树的种植密度一般每667 m2控制在110~120株,行距和株距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3 挖穴
高峰林场根据桉树的根系特点和生长需求,确定每个坑位的直径和深度。通常情况下,坑位的直径比桉树根系的直径大1倍以上,以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深度根据桉树根系的大小来确定,以保证根系能够完全舒展。挖掘时,先从外围开始,逐渐向中心挖掘,以保持坑壁的稳定性,且挖掘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桉树的根系。对于1年生的桉树苗,坑位的直径通常为50 cm,深度为40 cm;而对于2年生的桉树,坑位的直径会增加到60 cm,深度增加到50 cm。一般采用明穴整地法整地,在开展明穴整地时确定栽植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上下两行栽植穴按“品”字形错开排列,并沿山体等高线进行挖掘,株行距为(2.0~2.5)m×3.0 m,每667 m2种植94~111株桉树。
1.4 苗木处理技术
高峰林场通常选用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苗木进行种植,苗木一般高度在15~30 cm,地径在0.2 cm以上,选择优质苗木可以保证其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抗逆性,为后续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苗木在存放期间,如果时间过长或未能及时种完,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易引发病虫害,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定期喷洒杀菌、杀虫类农药,常用的杀虫剂包括敌百虫、辛硫磷等,可以选择1~2种进行喷洒;杀菌剂则可以选择托布津、代森锌、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其中一种,每3~4 d喷洒一次,药物要交叉使用或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1.5 基肥施用
在高峰林场,基肥的施用时间通常选择在造林前30 d,因为基肥需要与土壤充分混合,以便在种植时能够为桉树幼苗提供稳定的营养环境,且提前施用基肥可以避免与追肥时间过于接近,从而保证桉树能够持续、稳定地吸收养分。磷肥是促进桉树根系生长的重要肥料,在造林前30 d,每穴施用磷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25~0.50 kg,施用时将肥料均匀撒入穴内,与表土混合;磷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磷含量和桉树品种的需求进行调整,在磷含量较低的土壤上种植,磷肥的用量需要适当增加。复合肥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是桉树生长所必需的。在基肥施用时,每穴施用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0.15~0.30 kg,复合肥的用量也需根据土壤肥力和桉树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除大量元素外,桉树需要吸收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包括硼、锌、铜等,因此需要在基肥中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如每穴可施用硼砂8~10 g、硫酸锌4~5 g、硫酸铜3~4 g等,可以有效预防桉树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生长障碍。
1.6 栽植技术
在广西,最佳的桉树栽植时间通常在2—3月,此时气温适中,雨水充沛,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长。栽植桉树时,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注意确保根系舒展,避免根系弯曲或折叠,并确保苗木的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在放置好苗木后,用细土填满栽植穴,并轻轻压实土壤,以确保苗木的稳定性,填土时要注意不要将土壤填得过满,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栽植完成后,及时给苗木浇水,并确保土壤湿润,可以采取覆盖保湿措施,如使用稻草、枯叶等覆盖在苗木周围,以减少水分蒸发[3]。
2 栽后管理要点
2.1 除草
除草的时机应根据桉树的生长情况和杂草的生长周期确定,通常春季和夏季是杂草生长旺盛的时期,也是除草的关键时期,在广西的3—5月和7—9月是除草的重点时段。高峰林场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人工除草适用于杂草较少、面积较小的情况,可以彻底清除杂草,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除草则适用于杂草较多、面积较大的情况,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根据除草剂的推荐使用浓度和用药量进行配制,避免用药过量造成药害或用药不足影响除草效果。草甘膦的使用浓度为0.5%~1.0%,用药量为每公顷3~5 L;百草枯使用浓度为1%~2%,用药量为每公顷2~4 L。选择在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喷药,避免药液飘散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药液蒸发过快影响除草效果[4]。
2.2 疏枝修剪
桉树的疏枝修剪一般在晚秋至早春进行,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修剪对树木的伤害较小,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避免在生长旺季进行修剪,以减少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疏枝修剪应遵循“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内留外”的原则,即剪除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等,保留健壮的主枝和侧枝,使树冠保持通透,光照均匀。
在桉树幼苗期,选定健壮的直立枝作为主干,将其余的竞争枝全部剪除,可以使树木养分集中供应主干生长,形成通直圆满的干形,定干高度通常在3~4 m处。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会逐渐扩大,此时需要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树冠的修剪量应控制在树冠总量的1/3~1/2。根据高峰林场的实践经验,对于5~6年生的桉树,每次修剪应剪去树冠总量的30%左右;而对于8~10年生的桉树,修剪量可适当增加到40%~50%。
修剪侧枝主要是为了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通常同一层级的侧枝应保持一定间距,避免相互遮挡,根据树冠大小和树木生长情况,每层可保留3~5个健壮的侧枝,对于过密、交叉或重叠的侧枝应及时剪除。
此外,修剪后立即使用5%的波尔多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伤口,以防止病菌感染。为了加速伤口的愈合,可以在涂抹防菌剂后,再涂抹一层植物伤口愈合剂。
2.3 追肥
追肥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桉树的树龄、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随着树龄的增长,追肥量也应适当增加0myjrxCvjUaNbYdB0c02KA==。对于1~2年生的桉树,每株追施复合肥0.25~0.50 kg;对于3~4年生的桉树,每株追施复合肥0.5~0.8 kg。高峰林场主要采用沟施和撒施两种追肥方法,沟施是在树冠投影外缘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深度以不伤根为宜,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撒施则是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然后浅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混合。
2.4 病虫害防治
桉树焦枯病主要为害桉树的叶片和枝条,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桉树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导致树木枯萎死亡,出现该病害时需要及时挖除病株,同时对周围树木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每棵树灌药液2~3 L,可有效控制病情扩散[5]。
桉树叶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桉树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褪绿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小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呈褐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桉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在防治时可喷洒0.3%~0.5%的波尔多液或硫酸铜溶液,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喷药应选择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雨天或高温时段喷药,以免影响药效。
桉蝙蛾幼虫蛀食树干,导致树木生长衰弱,严重时可导致树木死亡,防治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可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使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孔内,虫害减退率在90%以上。油桐尺蛾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整片林分的树叶吃光,影响光合作用和树木生长,防治时可以在幼虫3龄前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桉树尺蛾,又名油桐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桉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食叶害虫,其幼虫以桉树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将整片林分的叶子吃光,影响桉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防治时可以使用0.6%阿维菌素水剂4 000倍液,或可使用16 000 IU·mg-1的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5~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此外,在病虫害管理中,需要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防治方法,且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3 结语
高峰林场具有丰富的桉树种植经验,经过多年发展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结合科学的桉树栽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桉树生长,从而推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肖.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种植技术与栽后管理要点[J].乡村科技,2023,14(4):100-102.
[2] 杨泽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4):61-63.
[3] 谭学标.桉树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家科技,2022(7):81-83.
[4] 包晗.桉树种植技术要点与管理策略探讨[J].大科技,2023(42):85-87.
[5] 徐兰.桉树种植技术分析与有效管理措施探讨[J].种子世界,2023(6):180-182.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张力罡(1991—),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E-mail:zhangligan11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