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12-29 00:00:00尹黎明周淳鼎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1期

摘 要 云南省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苍山等重要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大理州森林火灾时有发生,给珍稀生物资源和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提升大理州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守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大理州森林防火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林区供水系统不健全、航空消防保障能力不足、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林区供水系统建设、提升航空消防保障能力、加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防火;供水系统;航空消防;云南省大理州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83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临楚雄州,南接普洱市、临沧市,西连保山市、怒江州,北靠丽江市,总面积2.95万km2。大理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60余条,主要湖泊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及青海湖8个湖泊。全州有自然保护地47个,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州级自然保护区22个;风景名胜区7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涉及国际履约称号保护地2个。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7.41%。大理州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是云南省重要的森林资源集中区和生态功能区[1]。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大理州森林火灾时有发生,给宝贵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避免火灾发生,提高扑救能力,维护大理州生态安全和经济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概况

1.1 森林资源分布

大理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是云南省重点林区。截至2021年,全州有林地面积187万hm2,森林蓄积量1.25亿m3。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等针叶树种,以及柏木、栎、樟等阔叶树种。在森林资源的分布上,大理州呈现明显的高山峡谷、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区域差异。高山峡谷区集中在西北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丘陵平原区主要位于中部,以马尾松、油杉等的纯林和混交林为主;盆地分布于东南部,主要为人工经济林。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大理州最宝贵的自然财富和生态本底。

1.2 森林火灾发生状况

近年来,大理州森林火灾形势持续严峻。据统计,“十三五”至今,大理州共发生森林火灾85次,其中一般森林火灾36次、较大森林火灾49次,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11次,火灾过火面积3 415.89 hm2,受害森林面积1 461.85 hm2,平均每10万hm2发生火灾0.3次。从发生时间分布看,3—5月是大理州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这一时段发生火灾次数占全年的70%左右。从空间分布看,火灾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高山峡谷区,占比超过50%,其次是中部丘陵区。火灾起因主要有烧荒烧地、炼山烧牧场、焚香烧纸、吸烟等,其中以生产性火源和野外用火占比最大。大部分火灾发生在春季干燥时节,加之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一旦失去控制,极易导致火势迅速蔓延,扑救难度加大。

2 存在的问题

2.1 林区供水系统不健全

林区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大理州拥有洱海、天池等湖泊水系,但由于地形复杂多变,山高坡陡,大部分集中连片林区往往距离水体较远,自然水源极为缺乏。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州仅有35个专用于防火的储水池,且大多储量有限,无法满足实战中较大的用水需求。与此同时,全州林区公路路网密度仅为1.52 m·hm-2,远低于国家标准,不仅大量森林资源区没有通畅的运输干线,而且阻碍水罐车等消防车辆迅速到位[2]。此外,由于长期以来防火投资不足,加之山区建设工程艰难,大理州林区供水管网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一旦发生火情,供水压力和输水能力都难以保证,扑火装备无法充分发挥效能。依靠人力背负水袋运输,效率低下且人身安全隐患极大,长此以往对于控制和扑救重大森林火灾无疑是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2.2 航空消防保障能力不足

2009年,原国家林业局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在大理州成立森林航空消防基地,目前在大理凤仪机场设置了通航机位。近年来,在大理凤仪机场驻防的直升机机型及数量逐渐增加,驻防时间也逐渐延长,由2020年的上半年驻防发展到2022年的全年驻防。从近3年直升机的驻防时间及飞行架次看,高峰期有3架直升机同时驻防,载重和航程都较为有限。一旦发生大面积高强度的森林火灾,单凭有限的航空力量难以有效介入。同时,近年来大理凤仪机场的业务量快速增长,预测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90万人次,年起降3.6万架次,是一个日益繁忙的民用运输机场。随着大理州航空护林飞行架次日益增多,继续在大理凤仪机场布置森林航空护林直升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大理凤仪机场运输飞机的运行。加之周边缺乏应急加油补给点,极大制约了消防直升机的作业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

除直升机数量不足外,大理州其他地区几乎没有配套的直升机应急起降场地。这不仅影响了航空扑救力量的快速调度,更加重了初期火情被拖延的风险。据测算,目前大理航空消防力量覆盖半径约60 km,但整个州辖区东西跨度就超过300 km,北起剑川县、西至云龙县,航空力量根本无法快速到达。航空消防在大理州林火的快速发现、拦阻和扑救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仅凭地面力量又无法在第一时间控制失火点火情,易导致灭火工作错失最佳扑救时机,给火灾的进一步蔓延造成严重隐患。

2.3 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滞后

专业扑火队伍建设一直是大理林火防控的短板。虽然目前全州共有地方专业扑火队78支、队员1 860人,半专业队167支、队员4 564人,但实际执勤能力和装备水平却参差不齐。其中,很多队伍尚处于半专业化阶段,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战经验都存在严重不足,队员流失率也极高,难以保证灭火力量的持续性[3]。更为严重的是,扑火装备不齐全成为制约队伍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截至目前,全州仅配备风力灭火机1 958台、动力喷水灭火机1 251台,运兵车、水罐车等关键性装备异常匮乏,数量无法满足投送需求,以至于在火场,消防救援人员不得不携带沉重装备徒步数公里,给扑救增加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受财力和地形的限制,大理州的地方扑火队在装备种类和数量上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缺少重型装备,如直升机投送水箱、机载遥控高压水枪等,只能依赖人力作业,面对极具威胁的高山森林大火时往往力不从心。

2.4 火情监测预警有待加强

虽然大理州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体系,但在火情监测预警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大理州前端火情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监测覆盖面有限。林区内缺乏先进的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监测装备,仍主要依赖人工巡护和视频监控,火情搜寻、识别和判读的精确性不高,盲区面积较大。自动化火险监测网络布设也不够密集,虽有一些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采集点和测报站,但站点分布较为分散,很多偏远山区火险状况难以获取,综合预警分析缺乏数据支撑。同时,现有预警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融合度不足,缺乏多源监测数据的无缝共享和智能化处理手段,预警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上下级监测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各地前端监控系统衔接不畅,火情发现后无法快速上传至省级平台指挥调度。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林区供水系统建设

加强林区供水系统建设是保障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1)加大林区储水设施建设力度,科学选址修建一批大中型水库和防火池,确保关键林区有充足的储备水源。同时,积极修建完善的管网系统,将储水设施与临时取水点、灭火线路和重点防护目标对接,打造立体化的供水保障网络[4]。2)重视林区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为消防供水车辆的快速通行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一批临时加注点和输水站,缩短车辆补给距离,提高效率。同时,加强与民航单位的合作,为消防直升机的投送救援创造便利条件。3)除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需要积极探索新型供水模式。可考虑采用无人机和航拍等新技术手段,摸清林区河流、水库分布情况,建立一批临时取水点。同时,加大林区无人值守储水及补给系统的开发力度,解决人工补给问题。

3.2 提升航空消防保障能力

提升航空消防保障能力是大理州林火扑救工作的现实需求。1)应尽快扩大直升机消防队伍的规模,引进一批大型直升机,提高载重和航程,增强远距离投送作战的能力。同时,大理州需要加快森林航空护林场站和加注点的建设步伐,减少机场占用和短途加注的影响,为直升机的持续作战创造条件。2)积极在大理州内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应急起降场地,确保直升机编队能够较为均匀地覆盖州内各林区。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协同配合,建立航空消防力量的区域调度和互助机制,实现跨区域高效应急投送。3)除增加现有消防直升机的数量和种类外,还要加强航空灭火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对现役直升机进行技术升级,配备水箱灭火系统、遥控投放装置等先进设备,显著提高单架次的灭火效率。同时,研究制订航空投火药剂的使用机制,为重点难点火场提供高强度航空支援。4)加强航空侦查技术的应用,构建火场智能侦察体系。在重要森林区域建设全天候卫星遥感监视网络,配合无人机低空侦察,努力实现对林火发展动态的全方位跟踪。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极大提高航空扑救的精准指导能力和效率。

3.3 加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度

加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度,是增强大理州林火扑救能力的重中之重。1)全面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职业化运作机制,努力提高扑火指战员的职业素养。积极开展培训和实战演练,夯实消防队员的理论功底,丰富其实战经验。同时,健全职业发展通道,为扑火英模提供充分的晋升空间,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才加入。2)进一步加大装备投入力度,全面更新和充实各类扑火装备。优化装备品种和保障模式,重点引进一批高效先进的重型装备,如遥控水炮、机载喷雾器等,为林火作战提供坚实火力支撑[5]。同时,不断提高便携式扑火装备的携带性和实用性,增强官兵的战场机动能力。3)进一步加强扑火基地建设,缩短火灾救援人员的机动距离,使其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火场。还要提高通信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火情快速共享和作战调度,切实加快响应速度。

3.4 优化火情监测预警系统

优化火情监测预警系统是提高大理州林火防控水平的关键一环。大理州需要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力度,全面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1)大力推广无人机的应用,加强前端监控等设备在重点林区的部署,提高火情搜寻、识别和判读的精确性。2)加快卫星遥感等新兴监测手段在大理州普及的步伐,实现对全域森林的动态立体监控。3)覆盖全域的自动测报系统网络也不可或缺,大理州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林区持续布设林火测报站、可燃物含水率采集点等,提高火险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为预警分析提供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4)加快借助省、州、县前端监控互联互通的网络传输系统,加快全省林草感知“一张网”建设步伐,为火情的发现和快速处置提供智能化支持。还要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预警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航空侦察等多种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无缝共享,为扑救力量的调度指挥提供及时精准的服务。

4 结语

提升大理州森林防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大理州应从加强林区供水系统建设、提高航空消防保障能力、加大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度、优化火情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只有系统落实一系列综合性对策措施,构建起立体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林火防控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林火防控的基础保障,为确保大理州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晨,王力,杜新,等.高分卫星助力云南省森林防火监测与评估应用[J].卫星应用,2023(5):34-39.

[2] 李贵荣,范淑艳.云南大理森林火灾以水灭火体系建设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3,9(1):151-153.

[3] 谢志勇,赵巧宁,马士茹,等.昆明市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工作探析[J].森林防火,2022,40(2):64-66.

[4] 齐兴彬,李峻屹,舒宇.云南省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及建议措施[J].今日消防,2021,6(6):4-7.

[5] 何亚东.云南大理州林火预测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20.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尹黎明(1978—),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草原防火。

*为通信作者,E-mail:wuts1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