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樟子松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种植历史悠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提高樟子松种植技术水平、优化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增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呼伦贝尔市樟子松的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撑,以当地樟子松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切入点,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种植操作要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樟子松;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中图分类号:S791.2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70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处北纬47°05′~53°20′、东经115°13′~126°04′,东西横跨630 km,南北纵深700 km,总面积约25.3万km2,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呼伦贝尔市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中俄边境线长达1 051.08 km,中蒙边境线长达682.24 km。该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达42.6%,活立木蓄积量8.14亿m3[1]。其中,樟子松作为当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病虫害的侵袭,当地樟子松林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因此,加强对呼伦贝尔市樟子松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提升种植质量和效益,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和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
1 樟子松生物学特性
樟子松隶属于松科、松属,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樟子松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抗寒力,能够适应呼伦贝尔市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其树形通直,树冠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小枝红褐色,有光泽;叶针状,细长,长6~8 cm,两面有气孔线;球果矩圆状卵圆形,长5~8 cm,成熟后淡褐黄色。樟子松耐贫瘠土壤,对土壤盐碱度亦有较好的耐受性;生根力强,移植后可很快恢复生长;喜光性强,幼树期耐阴,老龄后则需要充足的光照[2]。在呼伦贝尔市,樟子松生长期为5—9月,9月下旬进入休眠期。与普通樟子松相比,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品种樟子松呼伦贝尔群体家系H24松,具有更强的抗寒、抗干旱和抗盐碱胁迫等生物学特性,是适合该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良树种。
2 种植技术
2.1 苗圃选址与整地
在呼伦贝尔市,樟子松苗圃选址应考虑地形地势,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整个苗圃场地应横向微倾斜,坡度控制在2‰~5‰,以利雨季径流,避免积水浸渍。苗床高0.3 m左右、宽0.9~1.2 m,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邻苗床之间应预留0.5 m左右的步行通道,方便后期开展管理作业。整地深度控制在30~40 cm,将地表杂草、树根彻底清除。可使用微耕机或通过人工方式将土壤翻耕至足够松软,并反复碾压、拍实,使苗床表面平整坚实。为预防病虫害,可在整地前每667 m2苗床撒施10~15 kg硫酸亚铁粉,经过反复翻耕混合,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2.2 种子处理
2.2.1 种子催芽
樟子松种子萌发适温为7~10 ℃,种子萌发前需要进行人工催芽处理。催芽的主要方法有温水浸种法、雪藏法和沙埋法等。温水浸种法操作较为简便,先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进行消毒,然后放入18~20 ℃的温水中浸泡48 h左右。浸种过程中,每12 h需要换一次水并适当搅动,使种子均匀受热。当种子萌发率达到50%时,即可取出阴干备用。雪藏法适用于雪量充足的地区,提前在背阴处挖1 m深的坑,将种子与新雪按1∶3的体积比拌匀后,分层铺垫在坑内,最后用新雪将坑口封闭。来年春季气温回升时,取出种子阴干即可播种。沙埋法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挖掘专门的沙坑,将种子与细沙拌匀后分层铺垫于沙坑内,上面加盖板压实,防止动物扰动;秋冬季节定期检查,保持沙坑湿度;次年早春取出种子播种。
2.2.2 种子消毒
呼伦贝尔市通常采用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彻底消毒。化学消毒主要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浸种前,先将种子用流动水冲洗去除表面杂质。高锰酸钾浸种浓度为0.4%~0.5%,浸种时间为30 min;或者使用4%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时间为2 h。浸种后需要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彻底冲洗2~3次,避免残留药液对种子生理代谢造成影响。物理消毒可采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照射的方式[3]。高温蒸汽消毒时,将种子装入网眼袋中,置于80~85 ℃的蒸汽环境中消毒15~20 min。紫外消毒则是将种子平铺于消毒箱内,距离紫外线灯30 cm,照射时间为30~60 min。种子消毒不仅能有效杀灭种子上附着的病菌孢子,也为后期生长创造了良好卫生条件。
2.3 施底肥
在苗床整地后可以适当施加农家沤肥或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每667 m2苗床底肥用量以10~15 t农家沤肥或3~5 t生物有机肥为宜。施肥时先将肥料均匀撒布在苗床表面,然后用锹将肥料与土壤彻底翻耙拌匀。拌肥深度控制在20~30 cm,确保肥料分布均匀。及时补充底肥不仅能为幼苗提供充足养分,促进根系生长,还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透气保水能力。
2.4 播种育苗
在呼伦贝尔市,樟子松播种时间适宜在4月中旬,当地表温度稳定在10 ℃左右时进行。播种前应将整理好的种子先进行催芽处理,待发芽率在50%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采取条播的方式,条间距20~25 cm,播种深度控制在1.0~1.5 cm。撒播后用耙子将种子整理排齐,覆土厚度不超过1 cm,并用软木板轻轻压实。播种密度视种子发芽率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米条播量20~30粒。播种后用厚草堆覆盖苗床,起到保温、防止种子被鸟啄食的作用。待幼苗长至5 cm高时,及时去除草堆进行移植。
2.5 栽植
呼伦贝尔市樟子松的栽植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4—5月,以确保苗木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生长良好。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精选,挑选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优质苗木。栽植时较常采用明穴植树法,用铁锹在预定位置挖一个长40 cm、宽30 cm、深35 cm的矩形坑穴,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使根系自然舒展,扶正树干。回填时分层填土,每填实一层即用脚踩实,防止留有空穴。回填至距坑口15 cm处时,将苗木上下轻轻摇动,使根系均匀伸展。最后将坑口周边的表层土全部压实,防止风吹倒苗。一般控制株行距为8 cm左右。明穴植树法操作简便,不易损伤根系,有利于幼苗成活。若遇砂质疏松土壤,可在穴坑底部铺垫少许黏土,增加根系湿度。在栽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开阴天和大风天气,选择在晴好天气进行操作。同时,对新植苗木浇水定根,确保成活率。栽植当天如遇干旱天气,可在晚上浇透水。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播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幼苗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7 d浇水1次,每株浇水量控制在1~2 L。5—6月高温期,增加浇水次数和量。施肥应在树龄3~5年期间集中进行。可在春季施用尿素等速效氮肥,帮助苗高生长;夏季施用磷肥和钾肥,促进木质化。年施氮肥30~50 g·株-1、磷肥20~30 g·株-1、钾肥20~30 g·株-1[4]。施肥时先在树冠边沿挖15 cm深的环形沟,然后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沟内,并用锹将肥料与土拌匀覆盖。
3.2 除草管理
呼伦贝尔市降水较少,苗圃底肥肥力较高,极易滋生杂草,如不及时除草,杂草将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和生长空间,严重影响苗木生长。一般在幼林地采取人工除草与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在苗木周边30 cm范围内,用锄头锄除杂草;行间则使用微耕机或割草机清除杂草,切勿过于靠近苗木,防止损伤树干和根系。每季除草2~3次,直至林龄5年左右杂草逐渐减少。此外,可采用化学除草方式,如使用草甘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并严格控制药剂浓度和使用量,防止损伤苗木。使用时,在苗木5 m外围环形喷洒,每667 m2用量为40%草甘膦800 mL,每年仅喷洒1次。
3.3 越冬保护
呼伦贝尔市冬季寒冷干燥,是樟子松幼林关键的越冬期。对于树龄1~3年的幼林,在10月下旬用杂草或树条枯枝将苗木包裹保温,形成“小土坡”状,高度以不超过苗高的2/3为宜。对于树龄4年以上的幼林,用锄头在树冠边缘挖宽30 cm、深15 cm的环形沟,将沟内的泥土堆垒至树冠边缘,用于保温保湿。11月中旬开始,及时对林地进行滚压,使林地更加平整,有利于积雪。滚压次数视雪量而定,一般2~3次即可。对于林龄大于6年的造林地,可适当进行冬季修枝,去除过密枝条,减少林冠密度,增强林间通风透光。
3.4 病虫害防治
3.4.1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3.4.1.1 松针红斑病
松针红斑病主要由真菌孢子侵染导致。发病初期,针叶呈现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变红褐色,严重时可引起针叶大面积枯萎落叶。预防为主、结合化学药剂防治是控制松针红斑病的有效办法。在萌芽前或新梢露白时,可以喷施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每7 d喷施1次,连续3~4次。如出现病害,则增大药剂浓度,使用500~600倍液,每隔5 d喷施1次。此外,应注意营造良好林区环境,疏伐树林增强透风透光,避免树冠过密导致林间潮湿;清理林区落叶枯枝,减少病菌渗透;加强监测,发现初期病叶及时人工剪除销毁,阻止病情蔓延扩散。
3.4.1.2 立枯病
立枯病是发生在樟子松幼苗时期的一种病害,主要由立枯丝核菌等引起。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开始变黄、干枯;随后茎干变褐,出现腐烂倒伏现象,严重时可导致幼林大面积死亡。防治立枯病需要重视苗期管理,加强通风透光,做好排水,避免苗床长期潮湿。遇雨后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板结。树龄1~2年时,每667 m2喷施30%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720 mL,兑水250~500 kg喷雾,10~30 min后再次喷水冲洗[5]。发现病株时,立即喷施70%代森锌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同时,清除病株,集中焚毁。此外,要注意秋冬季节苗木的养护,适当补充钾磷肥,可喷施0.3%硼锰肥或0.2%硅钾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3.4.2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3.4.2.1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是樟子松生长过程中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主要为害期在4—6月。成虫产卵于针叶上,孵化的幼虫群体取食针叶,严重时造成大面积针叶脱落,影响樟子松生长。落叶松毛虫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监测预警。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在林区周边和适当地点安放性诱剂诱虫器,每公顷2~3个。连续3 d每个诱虫器诱捕量超过30只,即属危险密度,需要及时防治。2)物理防治。可在虫卵时期或初孵期(4月中下旬)采取人工灭杀,将毛虫卵簇和幼虫扫下,集中焚毁。夜间可架设黑光诱捕灯,每公顷2~3盏,捕杀成虫。3)生物防治。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高峰期,可人工投放赤眼蜂等天敌生物,每公顷投放15万头赤眼蜂。4)化学防治。当上述措施无法控制虫害时,需要及时喷洒90%溴氰菊酯乳油600倍液或10%阿维菌素乳油800~1 0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3.4.2.2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是为害樟子松的一种主要林业害虫,以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为特征,一旦发生严重,不仅会造成树液流失、枝梢枯萎,还可能为松材线虫提供传播途径,导致樟子松大面积枯死。该虫害防治措施如下。1)物理防治。冬春季节对林分进行火焰除草,同步阻杀幼虫和蛹。及时清理枯落树干和残枝,消除虫源。2)生物防治。可在6—8月人工投放天敌生物,可每公顷投放20万头管氏肿腿蜂或川硬皮肿腿蜂,或投放10万头花绒寄甲。3)药物防治。若生物防治效果不佳,8—9月可喷施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8%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每10~1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确保树冠到树干均匀喷雾。
4 结语
樟子松的种植及营林管理工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呼伦贝尔市要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精心选择育苗基地,加强除草、施肥、浇水等日常管理;及时预防和治理常见病虫害,注重营造良好林区环境;在造林时优选壮苗,严把栽植质量关。只有切实做好每一个细节,持之以恒地进行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樟子松健康高效生长,最终建设成高质量的优质经济林,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晓帅.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特性及根内真菌群落特征[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2] 魏晓帅,郭米山,高广磊,等.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群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4):710-720.
[3] 毛亮.樟子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3):46-48.
[4] 魏浩玥.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3(7):26-27.
[5] 刘涛.樟子松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探析[J].种子科技,2022,40(10):109-111.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赵立伟(1984—),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林保护等。E-mail:3601710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