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樟树镇樟树港辣椒品牌建设路径探析

2024-12-29 00:00:00姜颖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1期

摘 要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樟树港辣椒是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农民数百年来选育和栽培的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樟树镇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品种具备了外观色泽鲜亮、辣味适中、甜脆可口、清香浓郁的特定品质。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以樟树港辣椒为例,分析其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种子纯化复壮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扩大种植规模、扶持辣椒龙头企业及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探讨其品牌建设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产品品牌建设;樟树港辣椒;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46

樟树镇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东南侧,地处洞庭湖和湘江之间,位于洞庭湖和峨眉山的交界处,主要地形有低山、缓坡和平地。樟树镇西侧为蜿蜒曲折的湘江,河道宽阔;南部为200 hm2以上的辣椒产业园区;北面是尾接湘江、长5 000 m、宽500 m的文泾港。樟树镇三面环水,一面为丘陵,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当地特色农产品樟树港辣椒的独特风味[1]。

1 樟树港辣椒发展现状

樟树港辣椒是湖南省樟树镇椒农留种传承下来的一个老品种辣椒,在我国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已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又有“天价辣椒”之称。樟树港辣椒株高30~40 cm,开展度35~40 cm,植株矮小,分枝密集,属于有限分枝型辣椒。其果实为羊角形状,青果淡绿色,成熟果实为暗红色;果实表面有纵向的条纹和褶皱,捏起来很有弹性;果实末端钝圆,果实长度5~8 cm,果实直径(果肩横径)1.0~1.5 cm,果肉厚度0.10~0.15 cm,果柄较短,顶端有一朵略凹陷的紫色小花;果实质量在5~8 g。樟树港辣椒味道十分浓郁而不涩,辣味适合大众口味。

樟树港椒辣椒于2013年入选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2018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由于樟树港椒辣椒品质独特,该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本土特征的产业品牌。樟树港辣椒产业的发展,与产业链的构建和品牌建设密不可分。湘阴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加大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力度,在樟树镇建立了优质的樟树港辣椒生产基地,通过对品种的筛选和品质的验证,促进其产量和品质双提高。为进一步改善辣椒品质,2022年樟树港辣椒的种子还搭载“神舟14号”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进行太空诱变育种。

根据《长沙晚报》报道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樟树镇辣椒种植面积786.67 hm2,从业人员300多名,年产量4 000 t以上,2022年的产值达到4.15亿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岳阳市借助这个机会,大力扶持以樟树港辣椒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加速推进农业大省的建设;同时根据当地特有的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加速建设国际和国内著名的观光胜地[2]。

2 樟树港辣椒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2.1 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樟树港辣椒的市场推广力度相对较小,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策略,导致市场拓展受限,品牌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提升。同时,尽管樟树港辣椒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荣誉,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局限在生产地,未能广泛传播到更广阔的市场。

2.2 育种、栽培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樟树港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品种混杂现象较为普遍,种子纯度不高。这影响了樟树港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也制约了其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辣椒栽培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是樟树港辣椒栽培技术更新较为缓慢,难以适应越来越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此外,对于农民来说,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存在较大难度,加上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农民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的技术支持。

2.3 受到假冒产品影响严重

随着樟树港辣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部分客商从海南省和广西购买大量辣椒,冒充樟树港辣椒售卖给各大商场、饭店、市场及游客,扰乱了当地的市场秩序,并对樟树港辣椒的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

2.4 种植面积有限

在土地资源限制的影响下,樟树港辣椒种植面积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产品供应量有所不足。土地资源紧张导致种植成本提升,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2.5 龙头企业缺乏

没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樟树港辣椒的市场影响力有限,难以形成广泛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导致产业链合作不够紧密,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产业链整体效益不高。

2.6 产业融合程度不足

樟树港辣椒产业上下游之间未能形成完整闭环,成本投入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给樟树港辣椒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

3 建设路径

3.1 加大宣传力度

1)镇内外增设广告招牌。在湘江沿岸通樟公路两侧灯杆上设置樟树港辣椒宣传展板;在集镇的转盘中央,设置大型“辣椒小镇”地标景观石;在集镇街道绘制樟树港辣椒文化墙;在G240高速、岳望高速、芙蓉北路、樟望路口等主要交通道路设置樟树港辣椒宣传栏,让路过的人认识樟树镇,了解樟树港辣椒。

2)做好媒体推广工作。聘请专门的广告公司,在全省网络、报刊等媒体对樟树港辣椒进行全面推广;积极与县委宣传部沟通,协调全县各级电视、网络媒体,对樟树港辣椒品牌建设进行报道。3)做好辣椒节的推广工作。举办樟树镇乡村旅游暨樟树港辣椒节,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展现樟树镇社会发展、人文风情及辣椒行业特色。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让樟树港辣椒不仅享誉县市,更要走出县市,享誉省外乃至全国[3]。

3.2 做好种子纯化复壮工作

成立樟树镇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服务站,专门拨出资金,建立办公场所,安排专人负责两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辣椒种子的纯化复壮工作。继续加强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加大辣椒品种提纯复壮力度,确保到2025年实现辣椒品种复壮和品质提高。争取每年邀请学校院士来工作站指导工作。2)进行辣椒栽培技术指导。积极邀请省、市、县的专家到樟树镇举办讲座,将辣椒种植选种、育苗、施肥、除虫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并将相关辣椒种植技术资料发放出去,提高辣椒种植户的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还可以由镇辣椒产业协会牵头,分村开好种植户大会,动员农户统一品种、统一育苗技术,按照年度确定的发展规模,将种植面积进行统一,避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引导辣椒产业有序发展,争取2025年建成樟树港辣椒良种繁育基地3个。

3.3 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以樟树镇农技服务中心、金龙工商管理局等为主导,以辣椒行业协会为主体,对辖区辣椒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进行监督,防止外来辣椒品种流入市场。同时,由镇服务站统一印制辣椒产品包装盒,严防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与律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在异地开展权益维护工作,如有外来品种假冒樟树港辣椒出售,需要与地方工商局联络,依法维护权益;并与工商、质检、农业、公安等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专项整治活动[4]。

3.4 扩大种植规模

按照“集中管理,合理规划,适度发展”的方针,扩大樟树港辣椒种植规模。1)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设立特色农业开发资金,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樟树辣椒种植基地的提纯复壮工作,并对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提供奖励支持。对种植面积0.33 hm2以上的种植农户,每667 m2给予500元的补助;0.67 hm2以上的再给予5 000元的补助。对农户自主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辣椒种植技术的,给予10 000元的一次性补助。2)加大对农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在乡镇政府办公室、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等部门的协助下,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湖南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雀湖公司)和湖南众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源公司)的用地流转引导,协助企业扩大辣椒种植用地,并实现企业辣椒种植基地的规模化、基地化。还可充分挖掘现有闲置土地并对其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和改良地力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和指导村民在其上种植辣椒,发展“微田园”。争取在全镇建成666.67 hm2的“樟树港辣椒”基地,即在阳雀湖公司、众源公司扶持2个以上66.67 hm2的辣椒产业园区,在全镇7村1社区培育种植规模在1.33 hm2左右的辣椒基地30个、2.00 hm2以上的20个、3.33 hm2以上的10户、6.67 hm2以上的5户。

3.5 扶持辣椒龙头企业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方针,发展一批具有较高起点、较大规模和较强辐射能力的辣椒生产企业。以阳雀湖公司和众源公司等公司为试点,建立标准化辣椒种植技术规范体系,指导企业和农户加快对轻型、生态化栽培、贮藏保鲜、干制等技术的研究、熟化和集成,加速其在传统加工产品和新领域中的产品研发,引入加工和制造装备,构建完整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到2025年,争取通过在土地、信贷等领域给予优惠,引导社会资本在樟树镇主要栽培区域引入30台高水平的辣椒生产设备,高水平建设2家深加工厂并投入使用,以点带面,推动全镇辣椒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争取到2025年年底,建成全省或市级辣椒龙头企业至少3家。

3.6 促进产业融合

将“文旅小镇”与“辣椒小镇”相结合,挖掘以“一湖、一窑、一寺庙、一故居、一古镇、一美丽乡村”为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一湖”为阳雀湖,“一窑”为百眉窑,“一寺庙”为法华古寺,“一镇”即樟树古镇,“一美丽乡村”即文谊新村同心美丽乡村。打造创建辣椒观光旅游产业园区、辣椒农耕文化体验区,促进农旅产业的发展。1)开发观光旅游产业园区。在文谊新村投入充足资金,建设200 hm2辣椒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其中,以阳雀湖公司和众源公司为核心,建立33.33 hm2的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在该基地中,建立集辣椒种植、加工、销售、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中心,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同时提高品牌知名度[5]。2)开发认购地块农耕文化体验区。积极发扬“左公精神”,挖掘樟树镇的农业文化,在企业或农民种植区域开发具有农业文化特色的辣椒种植区域,向到左公柳庄、辣椒基地进行观光旅游的游客推荐特色地块,鼓励外来游客或企业出资认购,通过节假日择时农耕体验实地栽培、当地公司协助管理培育的方式,根据地块的面积,向游客或企业收取适当费用,届时该地块所产辣椒归游客或企业所有。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公司、农户、游客等多方互动,助推镇域农旅融合发展[6]。

4 结语

乡村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未来,樟树港辣椒的品牌建设必须在基地建设、品种培育、产品包装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构建包括育种、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在内的辣椒产业发展链,保证产量和效益;并继续增强对辣椒产业发展的信心,加速耕地流转,加强对辣椒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支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切实将辣椒产业做大做强,使辣椒种植的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提升,以此帮助更多农户发家致富。

参考文献:

[1] 邵素军,李海艳.乡村振兴视阈下丘北县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23(18):151-153.

[2] 崔宇.陕西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助推乡村振兴研究[J].上海包装,2023(9):88-90.

[3] 杨莎,邹学校.樟树港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与品牌建设[J].长江蔬菜,2022(24):28-32.

[4] 张小明.贵州省辣椒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贵州农机化,2022(4):24-26.

[5] 马毓敏,乔立娟,王东平,等.德州市加工型辣椒品种推广问题与对策[J].蔬菜,2022(5):52-55.

[6] 高娃,张冬梅,高振江,等.开鲁县辣椒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21,41(19):151-154.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姜颖(1997—),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农业经济与政策。E-mail:735581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