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安装实践

2024-12-29 00:00:00蓝禄赵胜南马勇宝马宏勇马宾喜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1期

摘 要 针对广西农业灌溉、施肥的需求和挑战,设计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并详细阐述其安装实践。该系统结合了智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精准灌溉与施肥技术,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精准化;安装实践;农业现代化;广西

中图分类号:S224.4;TP311.5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24

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然而,在广西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此背景下,水肥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其结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旨在实现精准灌溉和智能施肥,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降低环境负荷。这一系统的引入,对于广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水肥一体化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何根据广西特定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作物需求,合理设计与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广西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1.1 需求分析

广西农业生产的多样性要求水肥一体化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作物生长周期和水分需求。例如,水稻田需要持续的水层管理,而果园则需要在果树关键生长期进行精确的灌溉。此外,由于广西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肥一体化系统需要能够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优化分配。考虑到土壤肥力的差异,水肥一体化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智能调整施肥种类和用量,以实现养分的均衡供应。为满足上述需求,应根据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预报设计水肥一体化系统,确保其智能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从而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和作物生长阶段,精确控制肥料的种类、比例、施用量。

1.2 系统架构设计

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灌溉系统、施肥系统等,具体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养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土壤和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快速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或模型生成灌溉和施肥指令[1]。

灌溉系统根据指令通过电磁阀控制不同区域的灌溉,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确保水分均匀分布到作物根部。

施肥系统则通过精确的计量泵控制肥料的施用量,通过混合装置确保不同肥料的均匀混合,并通过与灌溉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水肥一体化。

1.3 关键设备选择

设计水肥一体化系统,各关键设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实际需求等。例如,湿度传感器选用电阻式或电容式传感器,其测量精度应在±2%,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土壤养分传感器则选用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复合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选用数字温度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测温度[2];中央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处理速度应能满足实时数据处理和指令下发的需求;电磁阀应选择耐腐蚀、密封性好的产品,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计量泵应选择高精度、可调流量的型号;混合装置可选择罐式混肥器,应具备均匀混合多种肥料的功能。关键设备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1.4 系统软件设计

水肥一体化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灌溉和施肥控制模块及故障诊断与报警模块(见图2)。

数据采集模块将通过各种传感器接口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并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正。数据处理模块将根据预设的作物生长模型、土壤湿度和养分模型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生成具体的灌溉和施肥计划。灌溉和施肥控制模块将根据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预报智能调整灌溉策略,确保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依据土壤养分数据和作物养分需求模型,精确控制肥料的种类、施用量。故障诊断与报警模块将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传感器故障、电磁阀堵塞或计量泵失灵等异常情况,将立即触发报警机制,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故障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2 水肥一体化系统安装实践

2.1 安装前准备

在广西,安装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之前,详尽的现场勘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步骤需要对农田的地形进行细致的测量,了解地势起伏,以便合理规划灌溉线路的布局。土壤条件的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关键指标的测定,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设备选型和施肥计划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水源情况的评估则涉及水源类型、水量、水质及供水稳定性等方面的考察,确保灌溉系统有稳定可靠的水源供应[3]。

考虑到广西独特的气候特征,设备选型时必须特别关注其耐候性和稳定性。所有设备均应采用防水、防尘、防腐蚀等设计,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在设备采购时,应优先选择那些经过严格质量检测、性能稳定的知名品牌产品,并确保有充足的备件库存,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减少系统故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为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至关重要。这支队伍应具备相关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安装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安装工具和技术,以确保系统的安装质量和效率。

2.2 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

在安装灌溉系统时,灌溉线路和喷头的布局是关键。应根据地形和作物分布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个喷头都能覆盖到相应的作物区域,实现灌溉的均匀性和效率。同时,灌溉系统的管道和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耐高压的材料制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肥系统的安装则需要特别注意肥料的储存和输送管道的密封性。肥料储存容器应采用防腐蚀、密封性好的材料制成,以防止肥料泄漏和受潮。输送管道应采用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并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在安装过程中,还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4]。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调试,包括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其能够准确感应土壤和环境参数;对电磁阀和计量泵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精确控制水流和肥料的施用量;对整个系统进行联动测试,确保其能够根据中央控制器的指令稳定运行。在调试过程中,还应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的优化和调整。

2.3 系统集成与测试

系统集成是确保水肥一体化系统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的关键步骤。在集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之间的接口兼容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为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同时,应对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实际需求。

系统测试则是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全面检验。测试内容包括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测试、灌溉和施肥控制的精准度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测试等。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采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和方法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5]。同时,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运行并满足实际需求。

3 用户培训与售后服务

为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使用方法并处理常见问题,用户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内容应包括系统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现场演示、视频教程等,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同时,应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定期的系统检查、故障排除、软件更新等,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优质的售后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还能进一步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和依赖。

4 结语

对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安装实践的深入研究,对广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水肥一体化系统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汤春球,刘凤来,余自良.基于模糊PID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设计[J].数字制造科学,2023,21(4):293-296.

[2] 谭剑锋,罗海据,刘海峰,等.适用于丘陵荔枝果园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及运维管理[J].现代农业装备,2023,44(4):36-41.

[3] 邵珊珊,温靖,成福庆,等.基于视觉识别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5):15-19.

[4] 张守艳,宗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22(19):30-32.

[5] 王翠芹.大田水肥一体化自动管渠灌溉系统设计[J].山东水利,2022(7):74-75.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蓝禄(1989—),大专,研究方向为农业智能水肥灌溉一体化体系、盐碱地土壤改良水肥智能灌溉一体化体系。

*为通信作者,E-mail:328240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