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西巴马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成为广西油茶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但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油茶病虫害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当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病虫害对巴马县油茶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与品质,在简要概述该县自然地理状况和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叶肿病、油茶毒蛾及山茶象等常见油茶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油茶;病虫害;防治措施;广西巴马县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2.018
广西是我国传统油茶产区之一,其油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现已成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油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截至2023年底,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已超64.00万hm2,油茶综合产值约460亿元[1]。巴马县地处桂西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广西优质油茶栽培区域。近年来,巴马县紧跟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政策与技术支援力度,推动油茶种植规模化、品牌化进程,成效斐然。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年限的持续增加,油茶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巴马县乃至整个广西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病虫害频发不仅降低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还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鉴于此,深入剖析巴马县油茶种植中面临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巴马县乃至广西的油茶种植者提供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的病虫害防治指南,助力提升当地油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1 巴马县概况及油茶产业现状
1.1 概况
巴马县是广西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地处东经106°51′18″~107°32′41″、北纬23°49′53″~24°23′26″,境内海拔在300~800 m,其北部及西南部为喀斯特地貌,西北部则为中、低山地貌,东南部为丘陵地貌,地形地貌适宜油茶生长。巴马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4 ℃,年平均日照时间1 552.9 h,年均降水量1 557.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9%,气候条件极适宜油茶生长。当地主要土壤种类包括红壤土、石灰土、黄壤土和冲积土4种,下分9个亚类、14个土属、25个土种,其中红壤、黄壤分布在县内的9个乡镇,土层较厚且疏松,土壤条件适宜栽植油茶。
1.2 油茶产业现状
巴马县种植油茶已有百年之久,是广西油茶传统产区之一,也是全区11个油茶种植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巴马县紧随政策步伐,积极响应国家与自治区号召,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升级,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油茶产业开发,大力推广先进高效栽培技术,不断驱动当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截至2023年底,巴马县油茶种植面积高达2.63万hm2,年产茶籽4.7万t,综合产值约4亿元;全县10个乡镇有9个乡镇都种植有油茶,产业覆盖全县6万多农户,其中通过从事油茶种植实现脱贫的农户1万多户,产业覆盖率达76.9%,覆盖人口20万人以上;现有加工企业2家、小作坊16家,仅油茶产业一项可实现每年人均增收1 000元以上,为巴马县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2019年以来,巴马县共完成县、乡、村三级新造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36个,面积591.09 hm2,建成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1个、“双高”示范基地2个[3]。
2 巴马县油茶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巴马县的气候条件适宜油茶树的生长,但同时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部分种植户疏于管护或管理方式粗放,导致油茶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大幅增加。目前,巴马县常见的油茶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和叶肿病等,油茶虫害主要有油茶毒蛾和山茶象等。以上这些病虫害对油茶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给油茶的优质丰产带来严重阻碍[4]。
2.1 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在巴马县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一般从4月开始发生,7—9月蔓延迅速。炭疽病主要为害油茶的叶片和果实。患病初期,油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是形状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黑色,中央部分呈灰白色,边缘有深色环纹。若病情加重,则油茶叶片枯萎、脱落,严重时可导致全株衰亡。此外,该病害会导致油茶果实腐烂,严重影响茶籽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炭疽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冬季彻底清园,剪除病枝、病果,并集中销毁。2)及时除草砍杂,合理修剪,改善油茶林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滋生环境。3)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减少从重病区调种,避免病害传播。4)在病害发生初期、中期及盛发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2 软腐病
巴马县油茶软腐病发生高峰期主要在3—6月和10—12月,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扩散迅速。症状表现为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色圆点,随后病斑扩大,颜色变深,叶肉腐烂后仅剩表皮,病斑形状多样。果实感病后也出现类似症状,严重时全果腐烂。
针对油茶软腐病,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适时合理修剪,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条件。2)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在植株间传播。3)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发病高峰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油茶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嫩梢及树干下部进行全面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续2~3次,确保喷药覆盖所有易感病部位。
2.3 煤污病
煤污病在巴马县的高发期通常与湿润季节相关,尤其是春末夏初至秋季,此时温度适宜且雨水频繁,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病害发生还与分泌蜜露的昆虫活动紧密相关,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密度增加会加剧病情。患此病的油茶,通常叶片和枝条上形成黑色、暗褐色的霉层,初期为圆形霉点,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或相互汇合的黑色斑块,严重时覆盖整个叶面,导致油茶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受限,甚至落叶、落果。
油茶煤污病主要防治措施包括4点。1)在油茶林内套种山鸡椒等植物,利用其挥发物自然驱虫,减少介壳虫和蚜虫等害虫的数量,从而控制煤污病的发生。2)通过合理修剪和间伐,增加林间的通风和光照,降低林间湿度,减少油茶烟煤病发生的环境条件。3)一旦在油茶林中发现介壳虫、蚜虫等害虫,可在林间设置黑光灯或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减少病害媒介。发生较为严重时,可喷施40%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50%敌敌畏500~1 000倍液,控制害虫数量,切断病害传播链。4)发病初期,喷洒石硫合剂,夏季用0.3°Bé、春秋季用1°Bé、冬季用3°Bé;或者采用1%食盐水、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50%三硫磷1 5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以控制病原菌扩散[5]。
2.4 叶肿病
油茶叶肿病又称油茶饼病,通常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特别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该病害主要为害油茶的叶芽、嫩叶、花芽和幼果。患病初期,油茶叶片上出现小的隆起或肿块,肿块颜色接近叶片正常绿色,质地较硬,随后逐渐扩大。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内部组织坏死,颜色转为深褐色或黑色,肿胀部分变得松软,最终破裂,露出内部的黑色或深褐色腐烂物质。严重感染时,多个肿块可遍布叶片,导致油茶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特别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提前脱落,影响油茶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油茶籽的产量。
油茶叶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1)秋季采收后彻底清理落叶、病枝,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减少病原体越冬基数。2)加强油茶树的营养管理,合理施肥,保证油茶树健康生长,提高其自身的抗病性。3)适时修剪油茶树,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和内膛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原菌滋生环境。4)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
2.5 油茶毒蛾
油茶毒蛾在巴马县的主要发生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春末至秋季,尤其是5—9月期间,气温升高和雨量增多,为油茶毒蛾的繁殖和幼虫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危害加重。油茶毒蛾以幼虫为害为主,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次年3月上旬孵化。各代幼虫出现期:第1代3月中旬至5月中旬,第2代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10月中旬[6]。幼虫先吃嫩梢,后吃叶片、嫩枝皮,虫口密度大时,可将花、幼果、嫩枝、叶子吃光,影响树体生长。
针对油茶毒蛾,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在毒蛾幼虫发生初期,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的叶片,集中销毁,减少虫口基数。2)结合林地垦复灭蛹,即在油茶毒蛾结茧化蛹期进行林地垦复、培土,将虫蛹深埋至土下10 cm,防止油茶毒蛾成虫羽化、外飞。
3)利用毒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油茶林中布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夜间吸引并捕杀成虫。4)在幼虫3龄前,使用阿维菌素1 500~2 000倍液、苦参碱1 000倍液、氯菊酯1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6 山茶象
山茶象在巴马县的主要发生期集中在每年的夏末至秋季,特别是在油茶果实成熟前后,即8—11月。山茶象主要为害油茶的果实和嫩梢,其幼虫会在油茶果内蛀食种仁,导致油茶果实中空,幼果脱落,受害严重的茶果表面会留有小黑点;成虫则以象鼻状咀嚼式口器啄食油茶果,摄取种仁汁液,进一步影响茶果的产量和质量[7]。此外,山茶象成虫会取食油茶嫩梢表皮,导致嫩梢枯死,对油茶树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山茶象综合防治措施包括5点。1)秋季采收后彻底清理落果、病果和枯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越冬虫源。2)在成虫产卵高峰期,人工检查并摘除被产卵的果实和有虫害痕迹的枝条。3)可利用山茶象的假死特性,在树盘下放一层塑料布,然后摇动茶树,使成虫落下并集中捕杀。4)在成虫活跃期(夏末至秋季),在油茶林间设置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捕器,夜间吸引并捕杀成虫,减少其交配产卵的机会。5)在成虫盛发期,使用敌百虫800~1 000倍液、绿色威雷200~300倍液等连同地面一起进行全林喷雾,可以有效降低山茶象的虫口密度,减轻其对油茶的危害。针对藏匿在果实内的幼虫,可采用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6 000倍液,或选用倍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施。注意在幼虫尚未深入果实内部时施药,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3 结语
实现巴马县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因此,在防治油茶病虫害时,不仅需要依赖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更需要结合营林措施、物理控制、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构建一个生态友好的综合防控体系。未来,笔者将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微生物制剂开发、天敌利用及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等的应用前景,为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天颖,李思恒,张雷.广西油茶何以实现千亿元产值?[N].中国绿色时报,2024-04-23(3).
[2] 陈祖,黄秀芳,叶子杰.巴马:油茶丰收在望 预计产值5亿元[EB/OL].(2023-10-26)[2024-10-09].http://www.bama.gov.cn/zwyw/xzdt/t17356961.shtml.
[3] 韦春媚,韦转.巴马:“三产融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EB/OL].(2024-01-16)[2024-10-09].http://www.cfgw.net.cn/xb/content/2024-01/16/content_25078951.html.
[4]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平六片区2021年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5-14)[2024-10-09].http://www.bama.gov.cn/xxgk/zfwj/bzbf/t10981319.shtml.
[5] 柳艳军,王义勋,陈京元,等.油茶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J].湖北林业科技,2013(3):86-88.
[6] 黄志平,庞正轰,刘有莲,等.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及防治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5,44(1):8-11.
[7] 李振东,陈向东,吴涛,等.黎平县小果油茶良种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21,23(3):103-104.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班忠华(1991—),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E-mail:b640007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