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经济学专业来说,随着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层出不穷,金融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及数字化转型理念,文章先是针对新文科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学教学的现状,为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具体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 经济学 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243-02
2019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会,标志着“新文科”建设的正式启动,也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课程进行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复合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研究以经济学专业为例,探讨了数字化在其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形成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应对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发展给传统金融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新文科教育概述
(一)文科人才的能力需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文科教育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文科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领导力以及道德素养,而传统文科教育模式难以达到其要求。就目前传统文科教育的现状来看,部分院校受到教育理念功利化影响,过于重视工科,忽视了人文类课程的重要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定位尚不明确,也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另外,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基因工程以及虚拟技术等大量的新兴技术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果人类学科在教育中未能够增强学生对科技产品和科技市场的敏锐度,将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愿望更是无从谈起。
(二)新文科建设内涵
2018年中共中央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以及新文科,“新文科”的概念也由此而生。与传统的文科教育相比,新文科的目的是打破传统专业教育中固有的学科障碍,以问题意识和学术视角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培养,促使文科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求。
(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文科教育体系构建
现阶段地方高校要想规避传统文科教育存在的弊端,就要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文科教育体系,明确高校新文科办学定位,促进多学科融合,完善现有的教师考聘制度,从而干扰推进文科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提升学校的服务职能,形成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做到因时而动,与当地企业进行无缝衔接,提高文科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育人理念滞后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就目前经济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价值的培养。长期以来,在经济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和传授西方经济理念、理论,存在过度西化的问题,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较为片面,导致经济学在产教协同和科教协同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受到滞后育人理念的影响,在经济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本土意识较为薄弱,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但是目前来看,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要加强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重视。
新文科背景下,要求经济学专业要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坚定人才培养理念,强化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本土意识。一方面,将“三全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在方案设计、课程实验、理论教学以及校外实训等环节,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尤其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用思想武装头脑,突进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传播;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理念上强化对学生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将富有生命力的经验与实例在课堂中讲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以及中国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背后蕴含的制度和原理有深度的了解和解读[1]。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在经济学教学中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较少,尤其是缺乏虚拟仿真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等等,或者是实践教学较为形式化、敷衍化,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也造成了学生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难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尤其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在经济学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多数高校学生的经济学学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校外导师教学实践引入不足,这样也造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为薄弱,难以将大数据应用在实际问题中。除此之外经济学学科科教分离和产教分离的现状较为明显,产学研体系的不畅通也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地方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2]。
三、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一是,充分结合数字资源优化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走进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亦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3]。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能够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源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同时也为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二是,强化学科知识的融合。在现代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金融领域不断的渗透,而金融行业更需要“懂科技+懂经济”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因此现阶段要强化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兼备跨界知识。比如说在讲解货币产生的时候,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融合在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货币历史的发展进程。在讲解网贷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法律知识导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此外还能够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养成,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三是,在经济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现阶段的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和德育智育融合的重视,比如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导入案例分析、政策解读以及专题研讨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促进学生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认知的培养,充分发挥经济知识的启航作用。四是,设计章节主题,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以金融课程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让学生收集资料,对金融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实现课程知识、社会与学生等多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信用与利率”章节内容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金融反诈的主题活动,为了便于学生对金融知识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社区讲解关于金融诈骗、诈骗类型等相关的知识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居民远离金融诈骗的陷阱,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金融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创新教学方式
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在经济学新文科建设下,要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超星雨课堂”“智慧树”等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功能开展小组互评、抢答和讨论等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也能够帮助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货币”教学内容为例,在该章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钱币陈列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我国钱币的流通方式、铸币机制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打破固有的课堂限制,以“汇率”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向,激发学生对人民币汇率知识的关注和了解,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5]。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仿真实验优化课堂教学。以股票等衍生金融工具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
(三)创新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数字化背景,在经济学新文科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教学背景、教学投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四个方面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数字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相符程度等指标纳入到考核内容当中。教学投入评价包括具有获得校外优秀数字资源的途径、是否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平台或合作基地等指标。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授课内容是否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是否注重学生数字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指标。教学结果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目标实现等指标。根据指标评价结果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改革的实效。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经济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更能够满足新文科背景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创新了教学模式,并且还能够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静,刘丽娜,郑路航,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创融合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以经管类专业“会计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51):141-144.
[2] 潘勇.新文科背景下提高电子商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路径探索[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04):107-118+123.
[3] 刘斌.适应新文科需要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状况及其提升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为考察中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6):82-93.
[4] 王莹莹.新文科视野下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课”建设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4):88-92.
[5] 王红满.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5):239-240.
[6] 邹新月,梁宏中,晏宗新.新文科视域下数字经济学学科的建设逻辑与实践[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04):40-5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