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2024-12-28 00:00:00郭玮
经济师 2024年12期

摘 要: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具有实践优势的复合型财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税务会计作为财务、税务实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课程建设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OBE理念与财税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分析当前“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OBE理念的“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旨在为“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OBE理念 税务会计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228-0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应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注重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家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3年出台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地方高校要扩展基础学科的应用领域,构建“基础+应用”复合人才培养体系。

就财税专业而言,主要是培养能扎实掌握并熟练运用财税基本理论、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能解决税务管理、纳税申报和税务会计问题、能熟练对财税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及其与经、管、法交叉领域的涉税工作,兼具“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税务、会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涉税业务、财务会计等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优良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及经济转型发展需求,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全面、综合地运用财税知识解决问题的人才。本文聚焦于财税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财经类高校“税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前“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基于OBE理念对大学本科“税务会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综合性评价模式的完善,构建较为完整、科学的“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OBE理念概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政府及民众高度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反思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并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OBE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拥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评价体系,不仅侧重专业理论知识也格外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团队沟通与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等5种能力。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的教育目标对标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每项要求都关联着具体的课程,每门课程又将这些要求分解为具体的教学单元。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效既是教学培养的终点也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导向,将这些学习成果嵌入整个学习过程,以此驱动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完成。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展开,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估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基础和进程。通过定期收集反馈并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进而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强调学习成果的达成和个人的学习进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作为教学调整和完善的依据。

OBE理念下的学生培养是一个优化调整、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它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通过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多元化评价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来确保学生能够达成既定的学习成果。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弊端

当前,财经类高校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结果与期望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许多地方院校的本科财税专业课程教学中,依旧采用固定的授课地点、使用固定的教材、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税务会计的理论发展往往滞后于税收法规的改革,有些税务会计教材涉及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导致涉税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税务实践涉及大量的法规、政策和操作细节,这些在理论学习中可能难以全面覆盖。在课时条件的约束下,教师们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上过多的理论讲解,缺乏实践操作环节,使得学生对税务会计实务操作缺乏直观认识和全面理解,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其次,实践教学碎片化。税务会计实践教学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践教学环节被分割成多个分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仅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简单训练或者模拟经济业务填制相关的申报表,缺乏实际操作性和创新性。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基于过去的税法规定和业务环境,未能及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税收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同时,缺乏专业的税务实训设备和软件,无法模拟真实的税务工作环境,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能接触到零散的实践内容,难以全面了解税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实务操作的全貌。在此情况下,教师也不可能提供系统性的指导,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使得税务会计的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察,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相对不足。同时,考核内容偏向于理论和课本中的知识,缺乏与实际操作的联系,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无所适从。实践教学考核缺乏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随意性较强,考核结果有失偏颇。同时,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也使得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和方向。另外,在实践教学考核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关注和评价。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难以及时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无法形成完整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体系。

三、OBE理念下“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

“税务会计”课程服务于财税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以学生涉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直接为培养学生从事税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纳税计算能力、税务会计核算能力和纳税申报能力。在OBE理念下,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法规,能够熟练进行税务会计实务操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包括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素质教育目标,分别对应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与毕业生能力相关联(表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财税专业学生毕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这些综合技能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校期获得优异成绩,也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反向设计教学流程

根据OBE理念,教学流程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反向设计。具体来说,应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逆向推导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课程课件、教学视频、课堂练习等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应涵盖税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学习通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向学生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学材料,并独立完成作业。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和纠正。

课堂互动阶段,首先简要回顾预习内容,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化对税务会计知识的理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选取与税务会计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税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安排一些课堂练习或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巩固与评价阶段,根据课堂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税务会计知识。通过课后测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识别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方案,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OBE理念下,完善的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需要设立专门的税务会计实验室,配备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主要包括税务综合平台软件、代账软件、电子税务局系统以及税务会计模拟实训系统等软件,模拟真实的税务会计工作环境,使学生熟悉税务会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通过网络资源和校企合作等方式,获取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的真实涉税案例,使学生们了解税务会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可以设立税务会计知识竞赛、税务会计实务操作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加强与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使学生亲身体验税务会计实务操作的全过程,提升实践操作的效果。

四、OBE理念下“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一)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税务领域的新政策、新法规层出不穷,企业对于税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打破按章节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税务会计、税法、财务会计和税收筹划等相关课程内容整合成基础理论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实务操作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通过翻转课堂(如图2所示)、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假设,并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评估、推理等创新思维。

(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在OBE理念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当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以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团队成员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评价内容需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评价指标应涵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综合应用等多个方面;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考试、作业、项目报告、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评价标准应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与改革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教师最新税法政策、会计准则、税务筹划技巧、税务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税收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高校之间的协作交流,让高校教师能够参与实际税收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涉税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共享。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研讨会和学科发展相关的活动,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有助于拓宽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薪酬福利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与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税务会计相关课程,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中。校企合作共建税务会计实践基地,携手推进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确保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企业与高校可以共同开展税务会计相关的科研项目或咨询服务项目,推动税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基于OBE理念,对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了优化措施。未来,随着数智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应继续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持续关注税务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整合全国财经类院校的各种资源优势,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创新发展,从而推进全国财经类高校“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财税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男星,张炼,王新凤,孙继红.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3):109-115.

[2] 吴慧楠,许娟,吴婷.浅谈高校税务会计课程设计改革[J].决策探索(下),2020(11):30-31.

[3] 窦蓉,陈岩.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税务会计课程改革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3(14):61-64.

[4] 郭姿辰,欧阳霞.基于OBE理念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35(09):44-46.

[5] 赵肖瑞.基于OBE—CDIO理念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3(03):106-108.

[6] 杨诗韵.基于OBE理念的税收学实验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财税决策仿真综合实验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06):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