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路径探究

2024-12-28 00:00:00李小玲
经济师 2024年12期

摘 要:国际商法作为国贸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应用很强的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落实OBE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分析实施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出发,探究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而提出打造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团队、依托学习通平台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等改进路径,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国际商法 翻转课堂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710;D23.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204-02

一、国际商法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教师而言,国际商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第一,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便于传授相关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拓宽教学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下学生自学相关知识,课上进行答疑、讨论,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效果。第三,增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上讨论和答疑,教师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到各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特点和掌握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氛围。第四,有助于教师收集教学改革实例,统计教学数据,整理教学经验,为课程群内的其他课程提供可以共享的素材、案例,也可以为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般性的教学设计指导。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国际商法知识的内化性

国际商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首先,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网络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习惯于使用网络获得知识,教师通过分解国际商法相关知识点,制作成短视频,在课前上传到教学资源库,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1],增强了知识的获得感,提高了自主学习意识。其次,满足了主动学习的心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需要提前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因而从心理上来看,学生是主动做出学习行为,自主地进行学习,发出疑问,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了国际商法知识的内化性,在课堂上,教师开展学习活动,安排学生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展示学习心得,学生对相关知识是深层次学习,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理解记忆,通过学习交流,发现自身不足,完善知识体系,进行思维碰撞,形成独特的看法见解,内化相关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再次,提高了自身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学习,在课堂上有很多机会分享学习成果、展示自我,如果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认可,自身将受到鼓舞,在后面的学习中,会增强努力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后,激发创造创新性的思维,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信息,阅读资料,带着批判性的思维,论证自己和别人的观点看法,提高感知,拓宽眼界,开阔见识,站在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灵感,实现对知识的实践应用。

二、国际商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难点

(一)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力不足

在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翻转课堂的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第一,由于国际商法课程知识点众多,涉及很多法律条文内容,因而教师在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PPT授课的方式,结合案例进行讨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2]。第二,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够完善,在翻转课堂中缺少相应抓手,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资料不完善,内容的延伸比较少,在课上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练习,没有发挥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难以实现翻转课堂。第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有所欠缺,比如,视频、照片、文案的编辑处理,在国际商法教学中,相关的视频有些很难寻找,有些针对性不强需要加工处理,有些文案图片需要筛选编辑,因而限制了教师翻转课堂的实施。第四,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实施不够重视,翻转课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搜索素材,准备资料,设计教学,准备不充分,很难实现翻转课堂效果,国际商法课程讲授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学和经济管理学知识,因而翻转课堂的准备耗时长,工作量大,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实施翻转课堂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

(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激情饱满,学生也是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国际商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例如,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课前、课中、课后统筹安排,在课前会安排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事先熟悉课程内容,阅读相应资料,观看相应视频,但实际任务的达成度是差强人意的,部分学生甚至敷衍了事,草草应付;在课中教学,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例如主题讨论、小组展示等,实际实施时会发现,学生没有互相讨论的欲望,迫于考核压力,在网上搜索一段内容之后直接粘贴回复,缺少自己的意思表示。对于小组展示,由于没有准备充分,展示的成果和预期有很大差距,同时在展示的过程中,部分同学觉得与自己无关,对于展示的内容没有丝毫兴趣;在课后,进行总结反思,巩固完善,但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弱,习惯被动接受,不主动学习总结[3],导致后面的课堂教学当中,跟不上进度,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一方面是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国际商法有很多法律条文的内容,单纯地从法律条文进行介绍,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存在时间分布,不合理的教学安排,也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三)课程考核机制制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际商法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线上学习和课后作业等,增加了过程性考核。但这种考核机制不利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一方面为适应考核机制,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会安排较多的习题测验,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习题测验容易实施和量化,便于统计成绩,导致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以习题训练为主,实践思维训练较少[4];另一方面,由于课堂表现和线上学习在成绩当中占比较小,导致学生不重视课堂的互动协作探究,认为只要记忆相关知识点就能拿到高分,轻视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国际商法课程是一门实践应用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也是启发学生创造创新思维,学会思考问题,提出新观点[5]。翻转课堂的作用是激发锻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三、国际商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打造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团队

专业的教学团队,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针对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国际商法绪论当中,课前让学生学习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规则,课上通过几个不同的案例,组织学生论述两大法系的主要差别,加深对两大法系的理解。在商事合同法当中,课前学习合同形式的法律条文,并收集资料,课上分小组展示体现不同合同形式的影视片段,从而理解契约的重要性。在国际商事仲裁当中,课前学习仲裁的规则,课中分小组模拟仲裁程序,掌握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的权利义务。二是,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对于学生课下学习的理论知识部分,筛选优化相关视频图片,使之和国际商法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保证视频内容准确,理论讲解清楚,对于课上答疑实践讨论部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的案例视频能引起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的兴趣,展示的文档内容能深化延伸理论知识的理解,发布的讨论辩论能启发学生畅所欲言锻炼思维。三是,掌握基本的视频图片编辑处理技能,教师可以翻阅书籍和网络教程,学习视频制作编辑的方法,好的视频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很枯燥,通过短视频的编辑,能增加视频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培训,强化视频图片的制作技巧,对于难度较大的视频,也可求助校内外专家团队,吸取经验。四是,重视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任务教学实践活动,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于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实践改革,不仅能锻炼自身,也能提高教学水平,经验教训会通过实践得到沉淀,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才能塑造属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职业素养。

(二)依托学习通平台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国际商法的课程教学当中,依托学习通平台功能,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设计,真正地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而不是简单的课下观看视频,课上重复灌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课前,安排知识点短视频和习题测验,阅读资料,搜集信息并提出疑问;课中,梳理相关知识点,解答学生问题,发布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辩论,进行成果展示,学生提问互评,课堂测验,总结评价;课后,发布视频巩固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进行总结延伸,形成线上线下学习闭环。同时,对课上课下学习内容进行筛选替换,删除陈旧的非典型性案例,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以国际商法商事组织法中公司的内容为例阐述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前,首先,发布学习任务,观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了解公司的重要作用,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制作公司及其法律特征、公司的设立相关短视频,以及文献资料,发布到学习通,让学生学习。最后,安排学生任务,根据视频内容和文献资料,提出疑问,并收集公司设立案例,完成相关习题测验。课中,教师一是根据习题测验结果梳理公司相关内容的知识点,并解答学生疑问;二是发布问题让学生讨论,比如,公司章程是否对第三人有效?一块钱开公司的含义?三是让学生展示收集的公司设立案例,对典型的案例进行提问互评;四是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课堂测验。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内容,发布巩固学习视频资料,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学习通的统计数据,分析教学设计的不足,完善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完善的课程考核机制是重要助力,有助于调动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按照课程考核标准设计教学活动,优化实施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第一,优化习题测试题型结构,减少知识点简单记忆的题目,增加知识点延伸的论述分析题型,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应用情况,根据测验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增加学生实训实践操作的比例,减少习题测验的分值,比如,安排学生主题演讲辩论,模拟法庭、仲裁审理的过程,搜集案例进行展示汇报等,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协作探究。第三,构建各项实践活动的评分细则,设置评分标准,按照评分细则标准给出相应的成绩,督促学生改进不足,在完成实践任务的时候,不是简单应付,而是要按照要求准备材料,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避免实践操作流于形式。第四,设置一些机动分值,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额外的分数奖励,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课堂,努力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五,针对不同的教学班级,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有些班级动手能力很强,思维活跃,任务完成度高,有些班级基础薄弱,需要花大量时间巩固知识,根据班级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实施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国际商法知识的内化性。同时,在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力不足、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课程考核机制制约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等难点,进而提出打造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团队、依托学习通平台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等改进路径。

参考文献:

[1] 孙爽.“三个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15):18-19.

[2] 邓元林.“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经贸实践,2018(23):269.

[3] 吴莎.《国际商法》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决策探索(下),2020,(01):81.

[4] 杜心怡.应用型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博览,2020(33):152-153.

[5] 何锡金,梁雪.应用转型背景下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上海商业,2024(06):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