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价值意蕴研究

2024-12-28 00:00:00陈单单
经济师 2024年12期

摘 要:文章以《2019—2023衡阳统计年鉴》的乡村数据为基础,研究大数据赋能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价值意蕴,结合大数据思想与方法筛选,构建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6个,并应用AHP—熵权法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AHP—熵权法 湖南衡阳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163-0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一是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二是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三是到2050年,乡村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是否达到战略目标,需要有效的绩效评价,关于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暂时没有统一意见,如何有效监测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迫在眉睫,湖南衡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怎样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完善和修正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一、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研究现状梳理

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年来,研究乡村振兴综合评价的文献较多,鲜有研究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文献,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文献也不多。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1-3],主要运用三种模式评价乡村振兴绩效,一是采用主体单一的目标考核模式,注重政策的事实性,缺少对公共价值的评判,类似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二是采用主体为目标考核和价值评价相结合,理论上缺乏实证;三是采用方法单一的满意度评价,结合实证,但是调研数据不充分。

二、大数据嵌入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战略工程,我们要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嵌入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当前大数据应用尚未涉及乡村振兴绩效评价。将大数据嵌入乡村振兴绩效评价过程中,带来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思维、评价主体、评价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深刻变革。使个性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价成为现实,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三、大数据赋能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筛选代表性文献及初次筛选绩效评价指标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评价”“乡村振兴评价”为主题进行检索,筛选C刊及以上的学术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135篇。其次,通过百度浏览器搜索到各地方政府公布的乡村振兴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相关的文件42篇。最后,对相关指标按照乡村振兴目标达成度进行归类汇总。

通过文献汇总梳理发现:产业兴旺维度34个指标、生态宜居15个指标、乡风文明12个指标、治理有效12个指标、生活富裕维度9个指标。

(二)指标选取

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以来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方面的会议精神和政策文件作为研究文本,主要以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为主,力求能全面、客观地提取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结合衡阳地区实际情况,选取指标与衡阳统计年鉴乡村数据及衡阳政府网站公开的相关文件反复对照筛选,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用python词云分析,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选取的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为:

产业兴旺(6个指标):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产出率。

生态宜居(8个指标):化肥投入强度、农药投入强度、绿化覆盖率、通硬化道路的村占比、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乡风文明(5个指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支出、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

治理有效(3个指标):村委会成员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主任、书记“一肩挑”占比(%),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生活富裕(4个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食品烟酒支出占比、每百户拥有汽车数量、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

根据衡阳的乡村振兴实际实施情况,构建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熵权法确定权重

1.数据预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于《衡阳统计年鉴2019—2023年》及政府公开文件和权威部门公开数据,其中部分数据为计算所得,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值法标准化处理,统一量纲。

2.极值法标准化处理数据。

X'ij=(Xij-Xjmin)(Xjmax-Xjmin),正向指标

(Xjmax-Xij)(Xmaxj-Xjmin),负向指标

其中,Xjmax,Xjmin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j=1,2,3…,n(为指标个数)

3.权重计算过程。如现有5个准则层待评项目,26个方案层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X=(Xij)5×26;用python软件首先计算比重Pij=xij/Xij,其次计算熵值Ej=-kPijlnPij(其中k=l/lnm),最后计算熵权Wj=(1-ej)/(1-ej)。

(四)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1.构建层次结构。目标层: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共26个指标),方案层(共5个指标)。

2.构建成对比较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了反映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本研究邀请了9位关联乡村振兴绩效的专家对指标评分,根据评分,我们构造成对比较法的1—9比较尺度判断矩阵,用python软件求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再归一化求得一致性指标,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由于每位专家的对评价标准的意见有少许差异,经专家们同意,修正部分评分,最后构造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

3.计算综合权重。最优组合权重为熵权法、AHP权重的均值,即:

指标综合权重=

4.大数据查找目标值。参照《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提出的要求等一系列公开文件、文献资料。

5.构建以目标达成为导向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通过下表,我们得出一级指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权重分别为0.3426、0.1821、0.0896、0.2396、0.1461,得出权重占比最大的是产业兴旺,达到0.3426,说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产业发展。其次是治理有效占比23.96%、生态宜居占比18.21%和生活富裕占比14.61%,乡风文明的占比仅为8.96%,权重最小。这说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们首先看重的是物质水平的提高,进而依次过渡到精神层面,这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不谋而合,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尽管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依然较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最为紧迫的依然是通过产业振兴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芦风英.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3.

[2] 信俊汝,朱文.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J].财政监督,2022(15):61-65.

[3] 韩剑尘,周良发.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价值意蕴与推进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3):9-15.

[4] 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