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际供应链覆盖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国际供应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源自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的冲击以及其他诸多风险因素,给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主要探讨国际供应链危机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际供应链 供应链危机 国际货运代理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043-02
一、国际货运市场综述
国际货运市场是全球贸易的关键环节,涵盖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市场迅速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协同并面临诸多挑战的领域,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简称货代)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主要运输方式
国际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包括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和管道。海运占据主导地位,承担大量长途货物运输;空运则专注于高价值和急需货物。
(二)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确保全球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涉及运输工具、线路、仓储和配送网络。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完善的体系实现高效、快捷、安全的货物运输。我国海运和各种运输领域的发展在全球物流体系中日益重要。
(三)货代的角色
货代和运输企业在国际货运中发挥核心作用,作为货主与运输公司之间的桥梁。货代企业需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运输策略,并深入理解国际贸易法规和通关政策。他们还负责处理进口和通关事务等。
二、货代面临的国际供应链危机
供应链危机可被视为对供应链参与方产生影响的状况,通常伴随着货物流动受阻或中断程度的加剧,对企业盈利、成本、客户满意度、生产及其他关键指标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这些指标无法达到预期水平(Macdonald and Corsi, 2013)。
在国际供应链中,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使得全球供应链危机的产生和蔓延变得难以预测。关于近年来国际供应链危机对货运代理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在全球经济中,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各国采取措施,如设立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不仅影响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也给货代企业带来了许多困扰。比如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设置非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政策会使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物流相关组织面临货运成本上升、运输时间延长、货物破损率上升,同时也加大了货物安全风险等压力。原本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受到破坏,贸易限制措施使得货物的运输路线、方式和时间可能发生变化,企业的运营效率受挫,货运代理企业面临业务上的挑战。
(二)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物流运输。航线中断、港口关闭等现象频繁出现,增加了货代企业的运营风险。
首先,航线中断对货代企业的运营风险产生了直接影响。航线是货代运输货物的重要通道,一旦航线中断,将会导致货物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进而影响企业的物流服务和客户满意度。此外,航线中断还可能导致货物滞留、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运营风险。其次,港口关闭也是货运代理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港口是货物运输的重要节点,港口关闭意味着货物无法及时装卸、中转,可能导致货物延误、仓储成本增加等问题。此外,港口关闭还可能影响到船舶或飞机的航行安全,从而增加货运代理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其他风险
货代在管理国际供应链时还需考虑其他风险。例如,运输环节突发事件、技术故障等。如港口设施或船只搁浅导致等故障问题,也可能引发航线中断和港口关闭。比如,2021年3月25日的苏伊士运河的“世纪堵塞”。这些因素具有突发性强、难以预测的特点,为船舶和货物的正常运输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供应链危机。海上事故(如漏油、爆炸等)以及陆地运输环节的问题,如码头工人罢工、道路堵塞等,都会使船舶无法正常靠港,或在靠港后因各种原因滞留,从而导致货物延期送达,甚至无法送达收货人。另外,还有地区安全问题、经济波动和技术变革等带来的挑战。
三、应对供应链危机时的策略
(一)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风险管理已不再是企业的附加功能,而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性,企业需定期评估潜在风险,包括识别、评估和监测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企业才能及时发现危机信号,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轻风险负面影响。定期评估也有助于发现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在发现危机信号后,企业需作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如调整供应链战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等。同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与行动步骤。应急预案应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紧急情况下快速启动并有效执行。此外,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实际效果,不断完善预案。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的责任划分与风险分担尤为关键。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明确各方的责任与风险承担,能够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增强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合理的责任划分能够激发各方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效率;而明确的风险分担则有助于降低各方的风险压力,促进合作共赢。因此,货代企业应与供应链中的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了解各方的运营状况和潜在风险,共享风险信息,共同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责任与风险分担方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员工应急意识,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员工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信息,维护企业声誉和形象。
(二)优化物流网络布局
物流网络布局的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对供应链危机的关键战略选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危机引发了物流网络的阻塞和运力的紧张,对此,货代企业必须对物流网络布局进行调整,以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意味着企业将实现多点布局、多条路径,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在供应链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市场对物流需求依然存在,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货代企业应积极拓展新的物流渠道,包括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等多种方式,实现多元化布局。同时,设计具备一定弹性的物流网络也是必要的,以便在供应链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调整运输路线和方式。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在保持现有物流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另外,企业还可以在关键节点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实现货物的集中处理和快速分拨,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这种策略不仅能应对当前的供应链危机,也将有助于企业在未来面对类似危机时,更加从容地应对。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为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货代企业应优先部署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与信息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供应链运作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行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透明度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必由之路。供应链各环节间的信息流通在降低不确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失,企业应着力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了解供应链上下游动态,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在深化信息化改革的进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企业可以考虑采纳供应链数据化管理方案,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科学预测,有效辨识供应链潜在风险,并及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一旦供应链遭遇危机,企业应依据实时的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业务策略,确保稳定运营。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显著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增强政府协调支持
为应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供应链危机,企业应增强政府协调与国际合作的力度。
首先,货代企业应积极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市场信息。政府部门在应对供应链危机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获取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利条件,缓解危机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其次,货代企业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为政府提供有关行业现状、问题的信息以及相关对策的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以期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应重视与世界货运联盟(WCA)和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等国际组织的紧密合作。通过加强与全球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共同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的市场动态。同时,签订多边货运协议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措施。通过与国际伙伴共享资源,企业可以实现代理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结论
面对供应链危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需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确保供应链稳定与安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输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应对供应链危机过程中,企业应紧密关注行业动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运营策略。同时,加强与政府、合作伙伴、客户及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供应链危机带来的挑战。
展望未来,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持续关注供应链危机发展态势,不断提升自身危机应对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新型业务模式,提高供应链韧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唯有如此,企业方能立足竞争激烈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家明,胡永铨.供应链危机下供应链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22(24):122-124.
[2] 陈碧雪,戴小廷,褚玲妹.基于数据挖掘的国际货代企业客户订单行为分析[J].科技和产业,2022,22(11):133-137.
[3] 郭年顺.贸易断裂背景下的供应链重组与中国创新机遇[J].文化纵横,2021(04):71-80+158.
[4] 魏庆,陈柯.浅析大数据时代国际货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J].智慧中国,2022(12):51-53.
[5] 杨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链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 杨琦龙.供应链危机预警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7] 赵娴,冯宁,邢光乐.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中的供应链转型与创新: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供应链管理,2021,2(08):69-79.
[8] Macdonald J R , Corsi T M .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Management: Severe Events, Recovery,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Logs,2013,34(04):2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