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着显著的单元主题特征,一个单元的阅读文本与写作素材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结合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主题“抓住细节”,以读助写,以读促写,读写协同,以期在写作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
[关键词]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面对写作材料常常“无从下笔”,这表明部分学生缺少阅读积累,导致写出的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过往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常常是割裂的,作文教学中缺少阅读元素,不注重知识的输入;阅读教学中也不注重拓展写作练习,缺少检验阅读成果的环节,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难以理解语言情境,语言积累不足,写出来的作文生硬。
事实上,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阅读就像输入系统,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则是输出机制,有助于学生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整合加工,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教师应加强读写结合教学,以读助写、以读促写、读写协同,不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依托教材读写资源,探讨在读写结合理念下如何“抓住细节”来写作。
一、以读助写:以单元主题为引领,有效开展读写任务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一个独立的读写结合点。对于每一篇课文,如果都要对标仿写、续写、改写的要求来进行练习,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学习负担。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编选课文,因而可以从单元主题出发,基于单元文本特点,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本单元课文聚焦“小人物”,从细节之处描写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挖掘小人物的人性光辉。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后,笔者结合本单元导读要求,安排了以下读写任务:
(1)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
(2)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小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3)结合单元语篇,从读者鉴赏的视角向作者写作的视角转变,想一想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让自己写出的内容具有生动性、典型性和真实性。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都是依托具体事件,围绕人物的某一特点展开具体描写,从细节处入手,人物立体鲜活,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学生习惯站在读者的视角理解课文,但要想真正写出反映人或事物特征的习作,就要抓住细节,对身边的人或事细致入微地观察。基于此,笔者布置的读写任务目的在于做好读写对接,让学生不仅有读者的鉴赏思维,还要有写作需要的情境思维,进而在文本解读层面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促进作用。从学生完成读写任务的反馈来看,他们在了解文章结构、写作特点及人物品质后,能较完整地说出细节描写的基本要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读促写: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培养学生写作意识
描写人物难在如何使人物形象“立起来”。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学生在人物描写时,常常是对人物进行详细介绍,但这种描写方法反而很难让读者抓住人物特征。要想将细节描写形之于笔,学生就要掌握有效的描写方法,包括人物的外貌描写、本色语言、心理刻画等,让读者读之有见其人、睹其物的感觉。
《老王》一文中,杨绛先生对老王的形态描写“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里“镶嵌”一词用得惟妙惟肖,与平时老王弯腰曲背的形象大相径庭,学生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老王遭受病痛折磨、痛苦不堪的样子。基于这一形态描写的范例,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提炼并归纳出这一处乃至《老王》一文其他处细节描写的精妙。
每当学生掌握了一项细节描写方法,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比如,在学习了神态描写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描写家庭成员/班级成员”的写作主题情境,当堂巩固对神态细节描写方法的运用。一位学生这样写自己的姐姐:她总是刻意避开别人的目光,即使在满是人的房间里她的目光也不放在某个人身上。三言两语就能吸引读者,让人想了解“姐姐”为什么总是这样一副神态。学生抓住人物的某一主要特点来写,可以是语言、动作,也可以是外貌、心理,充分借鉴单元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数轮练习下来,学生既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又了解这样写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如此,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写作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三、读写协同:衔接课内外阅读,加强写作实践训练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有阅读积累的学生往往在写作中更具优势。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中心,引入相类似的写作主题,帮助学生完成写作知识的建构和重组。
在该单元教学中,笔者引入了两篇文章,七年级上册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和汪曾祺的《金大力》,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情境和表达方式,通过补充课堂内外阅读文本,增加学生阅读量。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阅读经验,将细节描写运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中,尝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本单元写作实践有三个任务,一是修改上个单元自己的作文,二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半命题作文《 的那一刻》,三是命题作文《照片里的故事》。三个任务下面都有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些提示,将提示作为评价“量规”,这样既能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对以往的写作进行修改,又能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实践提供参考,最终实现“以评助写、以评促写、读写协同”的理想教学样态。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打破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壁垒,让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分析一篇阅读文本,还能够从阅读文本中学习写作技巧。教师通过贯彻“读写协同”理念,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并引入更多课外文本,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舟明.大单元整合教学下读写一体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09):17-19.
[2]裴颖.基于单元读写的中学语文项目化实践研究——以统编教材七下第三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08):66-69.
[3]李贵平.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中小学班主任,2023(14):91-92.
[4]李万桃.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3(09):100-102.
王郁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