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童话是统编教材第一学段的首选文体。智趣共生,是童话教学的应然向度,它顺应儿童天性,契合文本特质,合乎语文本义。本文以《大象的耳朵》教学为例,提出智趣共生的童话教学策略:智趣识字,规范书写,让汉字记得牢;揣摩心情,读好问句,让声情传得神;角色带入,具身体验,让故事讲得好;激发思辨,以文化人,让意蕴立得住。智趣共生的童话教学应处理好“意思和意义、趣味和语味、单篇和单元”的关系,引领学生在童话中成长。
[关键词] 童话教学;智趣;向度;策略
童话以其幻想、夸张、曲折、灵动、哲思的特质滋养着儿童纯真的心灵。童话精神高度契合儿童的想象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学段入选童话独占鳌头,共29篇,占选文总数的34.1%。
童话言近旨远,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基于文本和儿童特征,智趣共生,是童话教学的应然向度。
一、童话教学中“智”与“趣”的意蕴
智。《辞源》(商务印书馆,2004修订版)对“智”解读不仅有“聪明”“才能”“谋略,机智”之义,还标注为“知识”。本文中的“智”,指以“知”为根基,架设知能的“转化桥”,搭建思维的“脚手架”,化智成慧,形成“带得走”的素养。
趣。“智趣”中的“趣”在本文中指情趣与理趣的融合。“情趣”指情调和趣味,“理趣”指义理与思趣。童话不仅让学生获得情感愉悦、心灵满足,更蕴含着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智趣共生,源于智慧和趣味的结合,是内因和外因的耦合。“趣味为智慧的生长、丰盈、超越提供动力支持;智慧则为趣味的激发、维持、升华提供有效的价值支撑。”智趣共生既能引发积极的认知状态,又是一种深度的思考能力。
二、“智趣共生”的童话教学之应然要义
1.顺应儿童天性
儿童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童话文本顺应儿童“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旺盛”之天性,与“智趣指向”浑然天成。童话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满足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因势利导,引导儿童以“最佳状态、最美姿态”“渴望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
把课上得有意思、有意义,是教师的追求。有意思的课堂是童心自在的课堂,有意义的课堂是童心生长的课堂。课堂有意思,才能激发儿童对学习语文的无限向往;课堂有意义,才使得儿童乐此不疲地“阅读、积累、表达”。
2.契合文本特质
童话作品具有浓郁的情趣、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夸张拟人的手法、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特质。童话文本自带“智趣”基因。循“趣”而教,启“智”生慧,浑然一体。
童话文本童趣和理趣互为表里,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智趣课堂不仅要在实践中学习童话语言,再现童话形象,获得审美体验;还要理解童话意蕴,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合乎语文本义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段话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肯定的”“正面的”“有利于发展的”的活动,能激发儿童欲望,唤醒内在动力,使学生沉浸于学习之中。
“积极”之涵和“智趣”之义异曲同工。积极开展真学习、真成长、和谐圆融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关键。
三、“智趣共生”的童话教学之教学案例
以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为例,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行文中识字,在语境中表达,在阅读中沉醉,在表达中提升,让语文核心素养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积累、建构与运用。
(一)智趣识字,规范书写,让汉字记得牢
汉字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它不仅是书写的符号、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本身的一部分。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段常抓不懈的工作。该课共有9个生字,笔者将这9个生字分成3组让学生识记。
1.情境识字,振裘持领,纲举目张
由游戏“猜耳朵”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谁的耳朵和别人的不一样?”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容易得出:“别的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的。”“竖着”“耷拉”是文中引发故事的诱因,是文章的关键词,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脑袋、花朵、叶子等),练习用“耷拉”说话,最后,学习生字“耷”“竖”,可谓水到渠成。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深化学习过程。
2.对比拓展,字理识字,化难为易
该课中的“扇”字既要求认识,又要求默写,同时,它还是一个多音字,可谓重中之重。在教学这个字的时候,笔者用字理识字法,先从填写量词“一()门”入手,最后引发“扇”的字义——在古代的时候,不是扇子的意思,而是门扇的意思。追踪字源,了解字义,积淀知识。
在教学“扇”的另一个读音时,引导学生体验“扇一扇”的动作。一对比,学生顿时明白了,“扇”的两个读音,意思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
3.归类写字,掌握规律,触类旁通
该课生字里面,有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扇”
“遇”“痛”,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指导,重在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半包围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包围的部分要舒展”的书写特点。这样,学生习得了方法,积累了经验,感受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揣摩心情,读好问句,让声情传得神
《大象的耳朵》一文中出现不少问句,课后习题也给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教学这一重点时,笔者的策略是教好读好“问句”的方法:紧扣语气词,抓重点词,揣摩心情,加上动作和表情。
师: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你觉得小兔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觉得很奇怪,他都说“咦”了。
生:小兔子很惊讶!
师:没错,这个“咦”字确实写出了小兔子的心情。
师:这个字在生活中很常见,你有没有用到过它?
(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了疑惑的感觉。)
生:咦,我的溜冰鞋明明放这儿,怎么不见了?
(学生加上表情、动作读,读出满脸的小问号,满脸的疑惑不解。)
师:要想把对话读好,一定要想一想说话人的心情。带上这种疑惑的感觉,甚至还可以带上动作,谁再来试试?
接着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见到大象的耳朵会说些什么,把小动物们的话用疑惑的语气讲出来。从读到说,层次递进。学生在有层次的实践活动中深度学习,促进了文本语言的内化。
然后,紧扣重点词“自言自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自言自语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你觉得自言自语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动作?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去读。学生先挠挠头,摸摸耳朵,借助动作、表情,再现场景,读得绘声绘色。整个环节以读为主,体会对话,理解、积累语言,并尝试运用,学习路径巧妙融入,语文要素无痕落地。
(三)角色带入,具身体验,让故事讲得好
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大象的耳朵》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课后习题是“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这是故事的线索,也是讲故事的提示。
基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现状,笔者搭建讲故事的支架,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的提示,把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为该单元后面几篇课文的讲故事做好铺垫。该课小动物与大象的对话富有童趣。笔者采用分角色表演,让儿童在情境中代入角色,具身体验。学生站在文本人物的视角,走进人物内心,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以“表达和交流”为主线,儿童不仅愉悦地和故事里的人物共情,还实现了“语感建构”和“语言表现”。
(四)激发思辨,以文化人,让意蕴立得住
新课标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9a098fbc261c75b4b25a54dc1680821e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针对大象“用两根竹竿撑起来”“把耳朵放下来”这两种不同的做法,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心情,笔者设计了问题任务,小组合作找出其做法及结果,之后进行分享与思辨,对比体会大象心情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学生梳理文本交流看法的过程,也是思维加工的过程。
学生体会到大象心情变化后,笔者再次创设如下学习情境:“放下耳朵后的大象又碰到了小动物们,面对他们的好奇和关心,此时大象又会怎样回答小动物们呢?”学生在思想的分享与碰撞中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最后,笔者设计续编故事:小动物遇到了大象,又有了新问题:“大象啊,你的鼻子怎么那么长呀?”大象又会怎样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化身大象来与小兔子和小鹿等进行对话,从而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童话教学的终点落在理解意蕴上,达到以文化人。学生化身童话中的人物,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本,更能激发其无穷的想象力。学生“读进去,讲出来”,实现从“一个”到“一类”的延展,呈现的是高阶思维,体现的是能力进阶。
四、“智趣共生”的童话教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意思和意义,必须共存
“《大象的耳朵》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似乎是诸多教师教学急于解决的第一要务。微言大义,深度挖掘、扩展、链接、教化,一味追求学生在阅读童话之后所得到的道理。好像问题解决,大功告成;否则,就功败垂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谓“教化”僭越“润化”,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体验。贴标签式地把“道德理念”强塞给学生,导致儿童的兴趣、乐趣丧失殆尽。新课标虽然将文化自信列为核心素养之首,但这是一个“上位”概念,任何课程都包含文化,都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自信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学生在不断认识、辨别、顿悟、规整、发现、创新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的过程。文化自信不是靠一篇童话教学教化就能完成的。
童话本体具有清灵之美、意蕴之美、构思之美、意象之美;一节童话课,本该很有“意思”。教师要努力创设情趣盎然的语用情境,在愉悦中积累“知识”,习得“方法”,提升审美、激扬思维,唤醒心智,让意思和意义共存。有的教师将剖析代替体验,认知大于感知,把整篇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优美的童话教学窄化成听说读写的训练,结果“意思”没了,“意义”也未达成,以致天真稚拙的儿童,面对优美的童话,竟然学得索然无味。
2.趣味和语味,必须融合
童话教学要体现深度学习,搭建支架,让学生经历“高通路”的迁移。童话之“趣”,旨在童话文本本身,文本之外的一切都是补充、辅助。离开了文本的“趣”,是本末倒置、无根之萍。教师应充分利用、挖掘“内在基因”。童话教学不仅要知道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还要关注言语形式,即“怎么写的”。这是语文教学的“纲”,是真正的“语文味”。正如王伤文教授说的,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
3.单篇和单元,必须关联
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属于独立安排的童话单元,体现了文体意识。教学时既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也要建立单篇的关联,形成单元的脉络。
新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1)从文本内容出发,在单篇内容中寻找共性的主题。该单元四篇童话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指向一个主题——“改变”: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四个故事内容不同,却又融为一体。单篇教学应在单元主题观照下进行,单元主题又靠每个单篇去落实。任务群视角下童话教学要“远瞻近瞩”。“远瞻”,要统筹、凝望单元主题,把单元串成一个学习链;“近瞩”,要沉底、守望每一篇,转向任务式的学习。
(2)从关键能力出发,理清单元中课文的能力梯度。该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都有关于“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呈梯度递升。例如《大象的耳朵》一文并未一下子就要求练讲故事,而是给出了一个支架“注意读好问句”“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这些都是为后面的讲童话故事打基础。教学中要确立“目标意识”,恰当地为学生提供任务驱动,循序渐进,让有意义的学习真实发生。
(3)从文体特征出发,提供适应文体的阅读策略。教学要基于文体,因体而教。文体常识,不是生硬灌输,而是无痕渗透。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体悟发现“这一类”文体的密码,找寻规律、建立概念、发展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童话契合童年。童年教学要紧扣文体特质,创设“智趣共生”的情境,搭建思维进阶支架,聚焦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在童话世界中想象,舒展,生长……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乡村教师专项重点课题“基于‘儿童哲学’的小学‘智趣’语文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C-b/2021/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傅贵成.智趣共生:让言语在思维丛林中穿行生长[J].生活教育,2018(11):71.
[2]成尚荣.语文教学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儿童学语文[J].小学语文教师,2017(03):1.
[3]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73-75.
杨香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赵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