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水平,重点围绕管理养护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首先,简要概述管理内容与养护内容;其次,针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重要性进行分析;再次,探讨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工程管理养护质量,满足区域农田灌溉需求,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实现振兴。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满足作物生长需水量,提高农产品粮食安全性,促进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管理及养护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管理及养护工作开展期间,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研究与分析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为相关人士提供管理养护参考,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概述
1.1 管理内容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掌握工程管理特征,以提升管理水平。工程管理属于系统性强且领域宽泛的工作,包括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组织管理、用水管理[1]。管理期间,应做好组织机构优化,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
1.2 养护内容
1.2.1 灌区养护
灌区养护内容:(1)养护渠道防渗工程;(2)护
渠林与渠道土方的养护;(3)清理渠道淤泥;
(4)跌水陡坡;(5)维修养护量水设施等。
1.2.2 堤防养护
该工程养护内容主要养护堤坡、堤顶以及附属设施,通过清理现场沉淀淤泥,进一步提升堤林与防浪林养护质量。同时,重视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消浪结构、防浪墙使用性能。
1.2.3 水闸养护
主要养护水闸自动控制设施,定期养护闸门与启闭机,保障水闸工程正常工作状态,以提升工程排水防洪效果。
1.2.4 水库养护
针对完工后的大坝进行维修与养护,及时排查水库安全隐患问题,做好输水闸门和泄洪闸门相关设施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重要性
2.1 增强灌区服务功能
通过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养护水平,可有效增强灌区服务功能。精准控制用水调度,严格按照区域用水需求调水,强化供水安全风险防范性,改善区域供水管理服务功能,实现科学供水管理。
2.2 提升水源利用率
落实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可提高水源利用率。准确控制灌区灌溉方式、灌区规模以及管理水平,实时监控和调节区域灌溉过程,降低水源浪费率。
2.3 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
基于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可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项目建成后,充分发挥水库供水效益,提升灌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城乡供水安全。
3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问题
3.1 经费不足
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期间,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保证工程管理养护的可靠性。但是目前工程管理养护经费不足,造成工程失修、老化,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经费不足还会引发配套设施不齐全的问题。如在地势较高区域,需要借助电力抽水完成农田灌溉作业,但受到成本限制,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容易出现大水漫灌现象,严重浪费区域水源。
3.2 管理养护意识薄弱
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养护意识薄弱,导致后期养护不到位,部分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缺陷,造成区域农业灌溉不及时[2]。例如,施工单位过于重视工程建设,而忽略了建成后的管理养护。设备损坏后未及时更换,长期积累下阻碍区域供水,不利于农业
发展。
3.3 人员专业度有待提升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及养护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但是部分工程建设中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管理人员方面,人员管理能力一般,且专业水平低,降低了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技术人员方面,养护人员设施设备维护专业度低,无法针对性解决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
3.4 涉水安全事件多
工程开展中,安全管理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但由于管理重视度过低,常常发生涉水安全事件,如意外溺水身亡等。或者灌区梁板出现裂痕等,存在极大使用安全隐患。
4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对策分析
4.1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工程管理养护顺利开展
4.1.1 优化优惠及补助政策
首先,政府以及当地相关部门可通过优化灌区水利工程优惠及补助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相关工程管理养护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避免因经费不足引发应用问题。例如,根据国内重点建设工程规划,确定用于规划治理的工程预算金额,如水土流失治理、设施设备更新等。其次,采取“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农户及农民用水组织等经济型组织,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保证工程后期管理养护的及时性[3]。最后,提高减税力度以吸引龙头企业加入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获取社会资本增强工程设施设备维护。借助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解决设施养护问题,引进高效节水灌溉、小型水源、雨水集蓄利用等设施,及时改造与修复引水堰闸、小型灌溉泵站、塘坝等。
4.1.2 加强工程资金管理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期间,应做好资金管理与成本管控,保证每一笔资金来源去向明确,杜绝出现非法挪用公款的情况。建立资金使用明细台账(见表1,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项目或更改项目),要求财务人员及时更新数据,并上报至管理层,确保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资金动向。
4.2 增强人员责任意识,构建智能化管理养护平台
4.2.1 采用责任制增强人员意识
工程管理养护前,根据现场情况及人员特征,制定合理可行的责任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人员管理养护意识,充分发挥灌区水利工程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价值。首先,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明确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期设施设备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要求各个岗位人员做好分内工作,构建良性的管理养护人员结构,提升工程管理养护效率与质量。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管控、后期养护、紧急事件应对处理等工作;施工人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内容,保障各项施工作业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质量检测降低返工概率,以节省工程成本;养护人员主要负责设施设备养护,定期巡查现场堤防的稳固性、供水稳定性等,如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进行补救,保障区域供水的可靠性。其次,针对因个人工作疏忽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应保证责任到人,要求相关参与人员承担责任,以规范人员管理行为、施工行为以及养护行为。
4.2.2 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力度
充分利用新型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化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平台,利用系统工程实现现场监测与控制,减轻人员管理养护负担的同时,可实现人力资源成本下降的目标。结合信息化系统,完成智能化生产调控、现代化工程管理、可视化输水过程以及网络化办公。采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新型设备,全面采集水利设施运行状态信息,为管理养护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视频图片等,提升人员决策水平。第一,建立视频监测系统,对现场水位以及大坝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视,增强灌区水源调度合理性,保证区域防洪决策可靠。第二,构建远程监控系统,在现场合理布设传感器,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全面掌握水工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以降低工程质量问题[4]。与此同时,管理者可根据视频了解施工人员施工现状,及时阻止不规范行为。第三,建立维护巡检系统,系统具备考勤、查询及信息查询功能,可实时反馈现场问题协助相关人员进行工程维修与养护。
4.3 提高人员专业水平,积极建设高精专人才队伍
4.3.1 做好人员培训
针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养护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工程管理与养护。
4.3.1.1 管理人员培训要点
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灌区综合管理等内容。工程安全管理包括如何合理保护与运用工程设施,提高水资源调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区域水利工程安全稳定开展。培训内容应包括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应急能力、安全管理实践等,保障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管理技能,以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定义、工程分类、国内外工程管理现状等。灌区综合管理重点涉及灌区水资源管理、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等,通过合理调整原有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现场施工与养护对水源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基于智能化时代,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的应用要点,提升自身操作水平,获取真实数据增强相关项目实施的决策力。
4.3.1.2 养护技术人员培训要点
养护技术人员主要培训监理实施细节、灌溉节水技术、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设备故障维修等。监理实施细节包括对现场设施设备的养护监测,以免设备损坏后长期积累影响灌溉效果[5]。灌溉节水技术包括新型技术学习,如设备运行原理、技术应用要点等。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包括维护与保养重点内容、设备故障应急措施等。及时记录设备维护与保养信息,保证各个交接班人员明确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维修包括不同设备的运行原理、设备故障类型、设备故障处理措施等。以水闸振动故障问题为例,发现水闸振动时,及时查找振动原因避免影响农田灌溉和区域供水。水闸振动的主要原因及其故障处理措施如下:第一,因水流条件不理想,可优化闸门结构设计,增强门液刚度;第二,因闸门部件松动,可改善水流条件,或者安装防狼栅,减少水流紊乱与脉动问题;第三,因水流量变化产生的振动问题,加强区域运行管理,定期清理杂物,做好闸门
维护。
4.3.2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完善薪酬制度与员工福利,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专业度。借助互联网渠道,发布人员招聘信息吸引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入职。或者通过内部选拔提升人才至管理层,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工程管理质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水源利用率,促进农田灌溉的高效开展。人才引进后,还应加强内部专业考核,激发人员的学习能力,确保各个人员所掌握的专业内容与时俱进,为工程管理养护工作提供人才
保障。
4.4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降低区域涉水安全事故率
4.4.1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工程建设前,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施工、安全养护教育活动,增强不同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安全事故,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培训结束后,对安全教育内容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人员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工程建设中,做好安全设施维护,以此来保护施工人员。合理布设安全护栏等,增强周边出行的安全性。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区域安全防护网,并安排专人在水域高频次巡逻,及时制止野钓、游泳等行为。在现场布设防溺水智能感知预警系统,提高应急事件处理效率,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异常行为,系统将会发出警报声音或者语音提示,提醒人员远离危险区域,防止出现溺水现象。
4.4.2 加大区域安全宣传力度
除了工程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之外,还应面对区域居民进行安全宣传。主要宣传形式为网络宣传,借助抖音、微博等热门平台扩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溺水事故。配合热门词汇、音乐等,着重强调防溺水内容,提高阅览量强化网络宣传效果。
5 结语
本研究针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发现工程管理养护中容易受到资金、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针对实际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工程管理养护质量。未来,仍应结合实际问题,不断优化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结构,积极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测与管控,保障区域农田灌溉水源充足,促进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宏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24,50(6):204-205+211.
[2] 祝爱平.菏泽市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利,2022(11):54-55.
[3] 车延琛.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4):122-123.
[4] 闫晋阳,马向阳,王晨霞.河套灌区国管水利工程保护与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21(15):58-59.
[5] 程普.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