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蛋鸡养殖场鸡白痢监测与防控

2024-12-26 00:00:00闫颖颖李雅文陈新华胡传利李艳阳
新农民 2024年34期

摘要:东海县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县,辖区内多为存栏2万~3万羽的小规模蛋鸡养殖场,养殖模式多为农村家庭养殖,疫病防控水平较低。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细菌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发病鸡主要表现为衰弱消瘦、白色下痢,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掌握东海县蛋鸡养殖场鸡白痢感染情况,从27家蛋鸡养殖场采集1 960份血样,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开展鸡白痢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东海县有16家蛋鸡养殖场159份样品鸡白痢检测阳性,平均阳性率为8.11%。

关键词:沙门氏杆菌;平板凝集;抗体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类疾病,也是严重危害蛋鸡养殖的传染病之一,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各种年龄阶段的鸡都会感染,主要危害2~3周龄的雏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养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控的重要任务[1]。该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鸡感染后会导致雏鸡发育迟缓,蛋鸡产蛋率下降,严重影响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OIE)将鸡白痢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推动蛋鸡养殖业健康发展,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对东海县辖区内蛋鸡养殖场户鸡白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对鸡白痢感染养殖场采取针对性的净化指导措施,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内禽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样本来源

从辖区内选择27个蛋鸡养殖场户,从2023年1—12月,

散养户每个季度每户采集10份样品,规模场每个季度每个场采集30份样品,共采集血清样本1 960份,

见表1。

表1 样品来源

1.1.2 器材

采血器、离心机、2 mL离心管、微量移液器、玻璃板等。

1.1.3 试剂

鸡白痢抗原及阴阳性血清。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鸡白痢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细菌分离鉴定,以及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如平板凝集、PCR等方法[2]。本文采用的检测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36-2017)》,采用玻板凝集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检测。50 μL抗原与50 μL的血清在玻璃板上充分混合均匀,同时设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对照试验,在2 min判定试验结果。结果判定:50%(++)以上凝集,出现明显的紫色凝集颗粒,反应液较为浑浊为阳性,其余为阴性[3]。

1.2.2 统计与分析

将所有的检测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中,对不同的养殖规模、不同季节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

2 结果

2.1 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鸡白痢发生情况

东海县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鸡白痢发生情况见表2。鸡白痢感染抗体阳性的场数为16个,阳性场数占比59.26%。检测血清阳性数159份,阳性率为8.11%,其中,规模场有阳性样品的数量为6个,检测样品

1 320份,阳性样品为82份,阳性率为6.21%;散养户有阳性样品的数量为10个,检测样品640份,阳性样品为77份,阳性率为12.03%。

2.2 不同季节蛋鸡养殖场鸡白痢发生情况

东海县不同季节蛋鸡养殖场鸡白痢发生情况见表3。

2022年第一季度检测血清样品450份,阳性样品数量为78份,阳性率为17.33%;第二季度检测血清样品

520份,阳性样品数量为16份,阳性率为3.07%;第三季度检测血清样品480份,阳性样品数量为25份,阳性率为5.21%;第四季度检测血清样品510份,阳性样品数量为40份,阳性率为7.84%。

不同季节鸡白痢发生的情况差异明显,在气温较冷、空气湿度较大的冬春季节发生率较高。

3 结论

东海县畜牧兽医站对辖区内27家蛋鸡养殖场户的鸡血清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从发生疫病的养殖场类型分析,规模养殖场的样品阳性率仅为6.21%,而散养户的样品阳性率为12.03%,高于规模场的阳性率。从2023年四个季度检测1 960份血清的结果看,鸡白痢阳性数为159份,阳性率达8.11%,第一季度的阳性率更是高达17.33%,结果表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主要集中在气温寒冷的冬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可见,鸡白痢在蛋鸡养殖场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必须严格做好鸡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控制病原传播,确保饲料饮水安全等,才有助于控制和消灭鸡白痢。

4 防控措施

鸡白痢可以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雏鸡患鸡白痢后发病速度极快,发病率高,且病程较短,如果养殖场户未能及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会造成雏鸡短时间内大批

死亡[4]。根据东海县小规模蛋鸡养殖场临床检查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东海县畜牧兽医站指导辖区内养殖场采取措施,加强对鸡白痢的防控。

4.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消除发病诱因,尤其是在发病率较高的冬春季节,要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控制鸡舍饲养密度,重视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每周采取1~2次定期消毒措施,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科学配制饲料,尤其是要控制好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成分,提高机体抵抗力[5]。严格把控温度、湿度、光照等,做好舍内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含量。

4.2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鸡白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是通过被感染的种蛋传播。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工具、饲料、饮水等都是引发本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必须做好各个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要及时处理患病鸡及排泄物,日常管理应定期清理舍内粪便,发病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鸡舍内外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降低发病率。在舍外设立防护网,防止病原被鼠虫带入,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域。

4.3 科学合理用药

沙门氏菌非常容易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养殖场要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治

疗[6]。现在临床上防治沙门氏菌病常用的药物主要是恩诺沙星和头孢类的药物,鸡白痢严重时,可以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

5 讨论

从对东海县蛋鸡养殖场和疫病的发生时间分析,鸡白痢在所有养殖场均可能发生,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监测到该病。现阶段,我国仍没有针对鸡白痢的特效疫苗,在治疗方面仍然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治愈的鸡存在带菌的危险,因此该病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抗菌药物在我国家禽养殖上逐渐受控使用,鸡白痢的临床防治问题也必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鸡白痢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雏鸡患鸡白痢后发病速度极快,发病率高,且病程较短,如果养殖场户未能及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会造成雏鸡短时间内大批死亡。

参考文献

[1] 吴少燕,陈俊敏.2019—2020年汕头市濠江区某蛋鸡场鸡白痢病感染抗体监测[J].畜禽业,2022(1):12-13.

[2] 蒋凤娇,程伊洛,汪最,等.基于鸡白痢沙门菌LPS的D群沙门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22(12):2401-2406.

[3] 唐爱明,陈智,谭丹,等.湖南长沙规模种鸡场禽白血病等主要疫病监测净化分析[J].中国动物保健,2022(11):48-50.

[4] 胡晓惠.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业,2022(23):113-114.

[5] 刘云,徐小艳,陈昌海,等.一例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的鸭死亡病例诊断[J].中国动物检疫,2022(12):128-131.

[6] 任利枢.家禽沙门氏菌的综合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