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瘤胃臌气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原因是食用了发酵的饲料。食用后会造成大量的气体压迫牛的器官,导致呼吸和血液不流畅,容易发生生理窒息的一种疾病,也是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该病治疗不及时规范,轻则影响牛的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本文就该病诊治与预防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牛;瘤胃臌气;诊断;治疗;预防
牛瘤胃臌气又称瘤胃胀气、瘤胃臌胀等,临床上以患病牛出现明显的腹围膨大突出、腹痛、呼吸急促困难等为主要症状。该病是牛养殖中常发病,发病原因多样,与其他胃部疾病相似,且相互影响,如果治疗无针对性,并进行对症下药,难以达到效果,甚至加重病情。若诊治不及时,极易导致病牛呼吸困难,窒息而亡或因心脏停搏而亡[1]。
1 发病原因
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在发酵和消化过程中产生一定量气体,导致瘤胃扩张、呼吸不畅。在饲养管理中,如果食用了大量的豆类,如豌豆、谷物,或油渣等都会在胃内快速的发酵无法顺利排出,导致臌气;牛进食了大量的饲草但又因为饮水不足,瘤胃内容物缠结成难以移动的团块,瘤胃蠕动及消化缓慢,瘤胃内的食物快速发酵产气,发生臌气;或者采食冰冻饲料、过饮冷水,寒气凝结,引起牛臌气;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牛发生瘤胃臌气,牛长期处在潮湿,闷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容易感染病菌,容易引发胃内疾病,造成臌气[2]。
2 发病机理
牛瘤胃臌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神经反应性、饲料的性质和瘤胃内微生物共生关系三者之间变化及其动态平衡失调引起。
2.1 泡沫性臌气
泡沫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瘤胃液的表面张力、黏稠度和泡沫表面的吸附性能等三种胶体化学因素的作用。当牛采食了大量新鲜的豌豆蔓叶、花生蔓叶、苜蓿、红三叶、紫云英等豆科牧草,含有多量的蛋白质、皂苷、果胶等物质,都可产生气泡,其中核蛋白体18S更具有形成泡沫的特性,而果胶与唾液中的黏蛋白和细菌的多糖类可增高瘤胃液的黏稠度。或者饲喂较多量的谷物性饲料,如玉米粉、小麦粉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时[3],由某些种类瘤胃细菌产生了不溶性黏液及小颗粒物质,如细磨的谷物,可明显影响泡沫的稳定性。瘤胃内容物发酵过程所产生的有机酸使瘤胃液pH下降至5.2~6.0时,泡沫的稳定性显著增高。瘤胃内所产生的大量气体,与其中的内容物互相混合形成稳定性泡沫,而不能融合成较大的气泡,大量的瘤胃内容物又阻塞贲门,妨碍嗳气将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泡沫性臌气的发生。
2.2 非泡沫性臌气
非泡沫性臌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牛食用了过期的饲料,或者发霉的牧草。因为其中包含了有氰甙与脱氢黄体酮化物,这会降低前胃神经兴奋性,瘤胃内重碳酸盐及其内容物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可引起非泡沫性瘤胃酸胀的发生。并且在这过程中,瘤胃物产生的气体会严重刺激到胃壁感受器,引起胃壁痉挛性收缩,造成疼痛的现象,刺激神经末梢,胃壁麻痹。瘤胃过度臌胀和扩张[3],腹内压升高,隔位前移,使呼吸和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气体排出更加困难,血液二氧化碳显著增加,最终导致窒息和心脏
停搏。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瘤胃臌气
多在采食不久突然发病。病牛表现不安,不断起卧,发出吭声,回顾腹部,食欲、反刍、嗳气完全停止,病牛腹部突然变大,左肷窝明显突起,呼吸急促,心率和脉搏减慢。在发病初期,瘤胃蠕动音有明显变化,带着酸臭味的大量气体会被胃导管排出体外。在发病后期,病牛的明显变化是呼吸急促,不畅,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心力衰竭,会大量出汗,严重者会突然卧地不起,并伴有抽搐,最后会因为心脏停搏窒息而死。
3.2 慢性瘤胃臌胀
一般发展缓慢,多为继发性瘤胃臌胀。瘤胃中等度膨胀,时而消长,常为间歇性反复发作。空腹时不明显,采食饮水后膨大突出。若穿刺放气后往往会继续胀气,反复发作,食欲、精神、反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 诊断
4.1 一般诊断
饲养人员可以根据病牛的一些发病特征确诊。采食了大量易发酵饲料,病牛表现腹部膨胀,左腹部突出明显,叩诊呈鼓音,血液循环不顺畅,呼吸困难等,这种可以辨别为急性瘤胃臌气。而那种发病缓慢,病程时间较长,并且反复发生胀气的症状就是慢性瘤胃臌气。而相关人员可以插入胃管穿刺,这是区分泡沫性臌气与非泡沫性臌气的有效方法,一般像泡沫性臌气,就是陆陆续续地排出气体,而非泡沫性臌气,则是排气非常顺畅,臌胀明显减轻。
4.2 鉴别诊断
4.2.1 前胃迟缓
主要指牛的胃排空延迟,是属于消化系统的疾病,胃不能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病牛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主要表现病牛偏食干粗料或青嫩草,不愿吃精料,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咀嚼无力,反刍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甚至停止,听诊瘤胃蠕动音短低,左肷部平坦,触诊松软。粪便初期正常,后变硬并覆有黏液,中后期会出现腹泻,排泄物呈棕褐色稀状,散发出恶臭,若延误治疗,可表现脱水、全身无力,衰竭而亡。
4.2.2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一般是因为牛采食了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且食物在瘤胃内积滞导致体积增大,瘤胃急性阻塞及前胃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空嚼、流延,回头顾腹,时起时卧,呻吟不安,左腹中下部膨大,叩诊呈浊音,用手按压瘤胃部,可触及内容物较为坚硬,不容易向下按,伴有疼痛感,按压还会留下指压痕,且瘤胃的蠕动力量会比较弱,次数也会减少至消失。频频排稀粪,有明显恶臭味,四肢颤抖,后肢踢腹部,不愿站立,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后期倒地不起,严重脱水和酸中毒。
4.2.3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是由于患牛吃进尖锐异物后所造成网胃、腹膜损伤及炎症的疾病。主要表现食欲大减,持续时间长,有周期性膨胀,病牛会拒绝走动,下坡、卧地、转弯表现小心,只选择走柔软的路,不愿意走硬的道路,也不喜欢下坡,走路时会出现不正常姿势和肘部向外伸展。捏压或触击鬐甲部表现不安和躲闪,网胃区触诊和叩诊敏感。粪便呈煤焦油样,量少而干。
4.2.4 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一般是食用了大量的豆类、谷物等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是胃内消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容易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一般在食用后9~12 h内发病,主要表现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并且还会带着酸臭味,结膜充血,体温低于正常值或偏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超过60次/min,瘤胃臌胀比较严重,后期四肢僵硬,角弓反张,眼睑闭合,磨牙甩头,呈昏迷状。严重的会在采食后5 h左右发生急性死亡。
5 治疗
治疗原则:排出气体,理气消胀,防窒息,强心补液,健胃消食,恢复瘤胃功能。
5.1 西医治疗
(1)病情轻的病牛,使其立于斜坡上,保持前高后低姿势,不断牵其舌或在木棒上涂菜油后衔在口内,同时反复按摩病牛瘤胃部,10~20 min/次,每隔30 min按摩1次,反复按摩数次,促进气体排出。
(2)病牛进行站立保定,在其左肷部最为凸出的位置剪毛消毒,用手术刀在手术部做一小切口,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套管针通过小切口与皮肤垂直刺入,插进瘤胃后固定套管针,拔出针芯缓慢放气,放气时控制好速度,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间歇性缓慢放气,放气时若出现大量泡沫,可用针管向瘤胃内注入松节油30 mL。完成放气后,非泡沫臌胀向瘤胃内注入鱼石脂15~25 g或生石灰水(上清液),排气完成后先把针芯插入导管,再按压针孔周围皮肤并快速拔出套管针,然后使用乙醇棉将穿刺孔按压住,避免出现皮下水肿等现象。
(3)病情较轻的病牛或排气后,为阻止病牛瘤胃内容物继续发酵,可一次性灌服松节油20~30 mL,鱼石脂10~20 g,乙醇30~50 mL,温水1 000 mL或胡麻油合剂:胡麻油(清油)500 mL,樟脑醑40 mL,松节油30 mL,温水1 000 mL。
(4)硫酸镁或硫酸钠500 g,植物油1 000 mL,温水500 mL混合配置成溶液,一次性灌服,加速排出瘤胃内的食物和气体。
(5)牛瘤胃臌气时间较长或脱水,应静脉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中毒。静脉一次性注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碳酸氢钠注射液500 mL+氯化钠注射液3 000 mL。
5.2 中医治疗
(1)平胃散和参苓白术散加减:苍术50 g,厚朴60 g,山楂150 g,青皮30 g,木香50 g,陈皮60 g,枳壳30 g,柴胡35 g,当归60 g,莱菔子90 g,大黄30 g,鸡内金50 g,甘草25 g,党参60 g,白术30 g粉碎成末用开水烫熟一次灌服。
(2)大承气汤加减:大黄60 g,枳实、神曲、山楂、厚朴、三棱、莪术各40 g,车前草、木通、黄芩、槟榔、木香各30 g,滑石50 g,芒硝100 g(冲服),加水3 000 mL,文火煎至1 500 mL,去渣,侯温分2次灌服。每日1剂,连用3剂。
6 预防
6.1 加强饲养管理
提升养殖牛的福利,除保障牛生长发育所需充足食物和饮水,不受饥渴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保障生活的舒适。养殖场应选择在向阳、遮风的地区,有足够的运动休息场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圈舍整洁、安静,无噪声等污染,防止突然惊吓,减少环境刺激。经常清洗或更换料槽和水槽,保持饲槽和饮水卫生。饲养人员及饲养车辆出入饲养场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外界病菌进入。使役牛要给予适当休息时间,防止过度劳役。
管理好放牧牛群,在出牧前先喂一些干草后再出牧,并根据情况适当限制放牧时间及采食量。降雨后和有露水、霜冻的早晨不要急忙放牧,应当避开;含豆科牧草较多地区,应当限制采食时间;不要让牛进入苕藤地、苜蓿地、黄豆地、花生地、玉米地等,防止进食过量,引发胀气。在日常放牧中,要避免误食毒芹等有毒饲料。养殖户应保证牛的活动量足够,定期使用柔软适宜的刷子擦拭牛体,保证牛体干净整洁。
照顾好圈舍牛群,定时定量饲喂,供给搭配合理、营养均衡、适口性好的饲料,严格控制好易发酵产气类饲料的饲喂量,并且秸秆类饲料以铡短喂食为宜,豆类、谷物饲料加工不宜过细,与粗饲料搭配饲喂,且量不宜过大,防止瘤胃异常发酵产生气体。
严格饲料储存加工,防止饲料中混入异物,或者发生霉变,一旦发生,禁止饲喂。紫花苜蓿、大豆秸秆、红薯、花生秧等,最好在收割后晾干后再饲喂。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确保两者比例合理,营养平衡,适当添加补充矿物质饲料,更好地促进牛的消化分解。
重视牛的保健。牛养殖中适量饲喂白醋、食盐、胃蛋白酶等,促进消化,阻止发酵,有一定的预防瘤胃臌气的作用。定期饲喂平胃散、开胃精、健胃散、藿香正气散等中药,改善牛消化机能和胃肠道健康,增进瘤胃蠕动,增强免疫力、改善预防臌气病的发生。
6.2 预防继发性疾病
牛臌气病可继发于瘤胃积食、前胃迟缓、瘤胃酸中毒等多种疾病,因此,养殖人员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及早规范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防止继发瘤胃臌气[4]。
养殖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在饲养管理中,经常观察牛的采食情况、饮水情况、运动以及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养殖人员要经常学习,提高自己的疾病预防和诊断能力,不断地提升护理水平。臌气期间要适当限饲,特别是病初宜禁食1~2 d,再少量饲喂优质干草及易消化饲料。养殖人员要定期对牛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体检,保证牛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21(7):101.
[2] 李德芬,潘瑞云,彭茂.浅谈牛瘤胃臌气防治关键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1):83-84.
[3] 倪保芬.肉牛瘤胃臌气的鉴别诊断与预防[J].中兽医学杂志,2024(2):25-27.
[4] 赵永波.肉牛瘤胃臌气的鉴别诊断[J].中兽医学杂志,2024(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