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2-25 00:00:00张炜炜
唯实 2024年10期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再到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智慧,释放出澎湃的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和方法路径,并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的“发展之问”,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增动力,以教育先导强内力,以人才培养添活力,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科技创新。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重塑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纵观人类近现代史,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代表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电力的问世带来了电气化,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和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标志的智能化,都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产生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江苏发展的总目标。江苏要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关键是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列。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新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2024年2月1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龙年“新春第一会”,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全面部署。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向全体领导干部发出了“三问”,精准把脉点出了产业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围绕科技创新,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 《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并进的良好创新生态。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强调,以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约4100亿元,占GDP比重3.2%左右,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1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但是从全省层面看,江苏省科技创新领域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总体偏低,2022年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约3700亿元,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仅为4.5%左右,低于全国6.32%的平均水平,与创新型国家的15%占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目前9个国家实验室中江苏仅有1个基地,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江苏仅有2个,且布局分散,尚未形成区域集群。创新引领性企业较少,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不到200家,超千亿企业12家,远低于北京、上海、广东,尚无超千亿高新技术企业。

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强省建设,2023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建议督办、专题调研、专项整改等多种方式,聚焦助推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发力。2024年,还将制定《江苏省产业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审议省政府《关于全方位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紫金山实验室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若干措施落实情况,完善优化创新载体平台布局的报告》,重点督办淮安市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量,引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充分表明了省人大常委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聚焦关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具有全球影响力”这个目标定位,着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促进江苏创新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牢牢把握“产业科技创新”这个主攻方向,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立法方面,以制定《江苏省产业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为契机,将省产研院科技体制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固化,进一步推动省产研院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努力成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重要策源地,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能。重点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区域科创布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开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进一步推动解决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代表建议办理方面,深入剖析江苏创新载体平台局部存在的突出矛盾,找准制约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督办意见,以代表的广泛参与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共同推动江苏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

二、找准教育先导这个“关键点”,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内力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承担着科技创新的任务,尤其是高校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生产的能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江苏是教育大省,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68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部属高校10所。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2年国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江苏16所高校48个学科入选,入选的高校数量、学科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但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江苏入选的学科40%与本省优势产业领域关联不强,工科教学内容跟不上科技前沿发展动向。全国167个工学类一级重点学科中,江苏仅占17个,与江苏制造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江苏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立法后评估情况显示,江苏高校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价值不明显,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目前江苏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9%,远低于上海、广东、浙江,甚至是安徽。调研发现,当前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缺乏完善有效的成果转化指引,形成的研发成果离产业需求较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互动乏力,产学研用存在信息不对称、错位脱节的问题,技术合作存在“找不着、谈不拢、难落地”的情况。教育对科技创新支撑力不足,江苏高校在国际上处于“并跑”或“领跑”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比较缺乏,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在江苏高校布局仍然不多。

推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江苏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的关键,是要推动全省高校扎根地方搞科研,立足产业谋转化,更好地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方面,要引导高校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激活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引导高校瞄准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协同攻关,努力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助力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支持科技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把高校特色与企业主导更好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把产业的真难题、技术的真需求与创新的真成果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开启人才培养这把“金钥匙”,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添活力

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盘棋”,人才是“关键一子”,一子落而满盘活。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26条”“科技改革30条”等突破力度大、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江苏省人大在全国率先作出《关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决定》,对全省促进科技人才发展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600余人,“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均占全国10%以上。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江苏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堵点,“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我们的痛点。江苏有各类研发人员达80万,数量庞大但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重点学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更是缺乏高端领军人才。基础研究领域顶尖人才“育不出、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较为严重,成为制约全省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短板。企业创新人才缺乏,全省超过60%的科技人才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向企业流动受到一些限制。调研中不少被调查者关心“科研人员减负”问题,认为政策获得感不强。与兄弟省市相比,江苏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够大,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人才的“虹吸效应”日益显现。比如浙江之江实验室聚焦网络信息技术前沿,一年之内就聚集了18名两院院士。这些都对江苏留住高端创新人才形成巨大压力。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绝对不是在基础教育中“掐尖”,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情况的报告,社会反响很大。2024年还将继续深化“双减”工作成效,持续加强人大监督,推动“非教学任务进校园”和“困境儿童”等突出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的孵化器。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深入推进“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供需错位矛盾,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新质劳动力中的“枝干”作用,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紧密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建设。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建设以问题为导向、能力为根本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职业教育新增长极。

当前,我国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要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地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在科技创新的新征程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奋勇争先,切实解答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道“时代命题”。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科教处处长)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