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课程实施中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方法

2024-12-23 00:00:00夏芹
幸福家庭 2024年18期
关键词:花草绘本笔者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幼儿阶段,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幼儿发现生命的美好,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感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为了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应与自然课程相结合,通过直接感知、动手操作等互动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幼儿生命教育,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保证每名幼儿都能体验生命的乐趣。笔者尝试将幼儿生命教育与幼儿园的花草课程相结合,积极探索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实践方法,以供参考。

一、亲近自然,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幼儿主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他们理解自然界及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直接感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幼儿深入大自然,参与各种自主探究和体验活动,让他们在持续的自主探究中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这表明,自然事物和现象本身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四季的更迭,幼儿在观察花开花谢、草枯叶黄等自然现象时,能直观感受生命的脉动,这促使他们乐于关注大自然,培养审美情趣。

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人与孩童共同欣赏风景,沐浴在微风之中,一路欢歌回家,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于是,春意盎然,花开遍野之际,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附近的植物园,徜徉于花海草丛之间,让幼儿自然而然地与自然界的花草建立亲密的联系。通过观察、嗅闻等直接互动,幼儿亲身体验到花草的绚丽多彩,从而感知到生命的多样性。在秋风送爽之时,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组织了亲子秋游活动,邀请家长在假期陪伴幼儿远离都市的喧嚣,一同回归田园,站在金黄色的稻田旁,感受土地的芬芳。幼儿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关于水稻种植、生长、收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关注稻田生态,如青蛙、泥鳅等生物的活动,幼儿初步认识了自然生态系统,加深了对大自然的了解,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是否必须跋山涉水才能领略大自然的韵味?实际上并非如此。打开窗户,看到的温暖的太阳便是自然的馈赠;闭上双眼,闻到的每一缕花香便是自然的呼吸。当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天性、激活潜能时,自然与生命教育才能真正扎根,孕育出最绚烂的花朵。

二、实践体验,感知生命的意义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求。最有效的生命教育应源自幼儿的现实生活。在与植物的亲密互动中,幼儿能体会到植物的生命与自己的照料紧密相连,从而产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进而领悟到生命存在的深远意义。

(一)在环境营造中体验生命的美好

在开展花草课程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积极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利用幼儿园独特的环境资源,创建了“趣乐花草园”“嬉趣果蔬园”“神奇中草药园”等不同主题的园地。在此基础上,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根据幼儿的生活节奏和季节特点,组织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生命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3月中旬,幼儿欣赏绽放的桃花和海棠花;到了4月,黄木香的香气弥漫在拱形花架上;5月初,粉蔷薇争相开放,紧随其后的是石榴花、月见草……班级的自然角也随着季节的更迭,培育了郁金香、秋菊、风信子等花卉。幼儿统计发现,园内共有30多种花,它们各具特色。每个月,幼儿都满怀期待地询问“谁又开花了”,这份期待让生活更加多彩。

除了精心营造户外花草环境,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还记录下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每一个瞬间,并将这些记录展示在班级的主题墙面、幼儿园的门厅及楼道等公共区域。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以幼儿为中心营造环境,真正体现了幼儿作为“小主人”的地位,同时展现了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这种环境影响了每名幼儿的成长。

在近年来改造花草环境的探索中,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探索生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将一切事物视为有生命的存在。同时,在参与改造花草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受到了环境的熏陶。环境体验在此刻赋予了生命教育深远的意义,教育的根基因此变得更加扎实。

(二)在种植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独特

在种植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是一种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种植活动,并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仅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加深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感,产生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的中班教师以“土豆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为主题开展了种植活动,引导幼儿收集了木箱、塑料瓶、编织袋等容器,并将土豆分别种在泥土、沙子和水中。他们每天都细心照料,观察和记录土豆的生长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发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沙子和水中的土豆哪个会先发芽”“哪一株会长得更高”“水瓶里的土豆下面长出的白色须根是什么”“土豆需要哪些营养”等。围绕这些疑问,教师组织幼儿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和讨论,满足了幼儿对土豆生长的好奇心,加深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

又如,鉴于大班幼儿对中草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开展了“探秘神奇中草药”活动,引导幼儿探索中草药的奥秘,思考中草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在特定区域开展与中草药相关的游戏。教师还带领幼儿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种植薄荷、制作薄荷膏,以及培育菊花、采摘并晾晒菊花、学习泡制菊花茶等。通过这些丰富的种植体验,幼儿了解了草本植物的药用价值、花草与生命健康之间的联系。

在日复一日的照料过程中,幼儿观察着它们的生长变化,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当种子吸收养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长成幼苗时,幼儿所获得的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充分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宝贵,形成了珍惜生命的意识。

幼儿园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成为幼儿探索的源泉,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对话、思考和探索,使得生命教育自然发生。在自由探索和亲身实践中,幼儿拥有了一个完整、多彩的童年。这是给予幼儿最好的礼物,将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绘本阅读,感悟生命的美好

幼儿对生命的认识最初是无意识的,这需要教师搭建支架。绘本中生动的插图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能使复杂的生命概念变得浅显易懂。因此,在实施花草课程时,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重视绘本所蕴含的生命教育价值,并从主题绘本中提炼生命教育的元素,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探讨生命主题。

例如,在阅读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前,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集体研读,重点把握“生命情感和生命意义”这一核心主题,深入解析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提取适合幼儿理解的生命教育内容。《一片叶子落下来》不仅关注一片树叶随着季节更迭的变化过程,还将焦点放在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上。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既然我们终将凋落,为何还要在这里生长”这一主题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与幼儿共同感知绘本中一片叶子在四季变换中所展现的不同生命状态,从而让幼儿领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又如,在阅读绘本《彩虹色的花》时,笔者引导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体验游戏情境带来的情感变化。在阅读绘本《花婆婆》时,笔者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积极提问。通过收集和提炼幼儿的提问,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关于生命的讨论活动。在探讨“为什么小女孩艾莉丝种了那么多花”“为什么人们称她为花婆婆”“我们是否也能像花婆婆一样做美好的事情”等问题时,幼儿逐渐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得到尊重和爱护。在阅读绘本《巨人的花园》时,笔者运用情境式阅读、游戏式体验、绘画表现、亲子共读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阅读中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开展花草课程时,教师应善于运用相关的主题绘本,巧妙利用绘本中丰富的生命元素,为生命教育增添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使幼儿的生命教育实践更加丰富和生动。

结语

幼儿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众多学者也从绘本、儿童画作、儿童哲学等维度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这进一步说明了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以花草为主题的课程仍在不断推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将继续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从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中寻找适合的生命教育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加深幼儿对生命的认知。

(作者单位:海安高新区恒源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花草绘本笔者
绘本
绘本
绘本
爱护花草
勿摘花草
花草春夏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9:01:42
沉睡的花草园
琴童(2016年7期)2016-05-14 12:14:02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