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教学的设计路径

2024-12-20 00:00:00李小丹
教育界·A 2024年33期

【摘要】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在完整的项目活动中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各项能力。教师可以将项目化学习模式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系列科学的项目化阅读任务,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为例,分析开展小学英语项目化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项目化学习指的是,教师围绕特定主题、核心概念等,设置一系列具有较强驱动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借助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素养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教师可以将项目化学习模式与阅读教学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推动学生逐步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学为例,分析开展小学英语项目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明确项目主题

项目化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组织项目化学习活动,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展开教学。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深入解读教学单元的主题与内容,挖掘主题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教学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应带领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和探究主题,让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的方向。

(一)教材梳理,提炼单元主题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阅读、梳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为参与项目化学习做准备。

“Protect the Earth”包含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八个板块。Story time板块主要介绍了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保护树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环保措施,阅读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淡水资源、能源、树木对人类活动的巨大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制品对地球环境的危害,从而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Grammar time板块介绍了“use… to…”“should…”“should not…”等句式,学生可以在使用这些句式的过程中回忆保护水资源、能源、树木的方法,以及自己应该如何避免对地球环境造成危害。Fun time板块鼓励学生回收利用塑料制品,制作创意手工作品,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的视野可以得到拓宽。Cartoon time通过趣味卡通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开展环保活动的必要性,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Checkout time板块则展示了一系列插图和句子,学生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对插图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辨析,并尝试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Ticking time则引导学生对学到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仔细阅读和梳理,学生可以提炼出单元主题“保护地球”。“保护地球”是一项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主题,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在积累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驱动,引导开始学习

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解决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个科学、有趣的项目,需要丰富、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作为支撑,也需要真实、自然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辨的问题来激励学生进行探究[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开始项目化学习。

在教授“Protect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如学生阅读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y is water important?”,学生精读课文后,可以得出结论—“Because we need water to drink and use. But in many places, there is not much water.”。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下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在学生厘清了“Why do we need to protect the Earth?”后,教师可以提问:“How to protect the Earth?”。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章提出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措施,如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保护树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等。至此,学生顺利地通过语篇阅读以及思考探究性问题,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在阅读课文之后,学生可能依然未对单元主题和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逐步了解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学生会对当下的环境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有动力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

二、整合丰富资源,巧设项目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富有创造性的项目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实现综合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适时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发现阅读学习的乐趣,产生阅读学习的动力[3]。情境教学法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推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授“Protect the Earth”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合作编写一段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英语情景剧。在编写情景剧时,学生需要简要描述主角的行为,使用“use… to…”“should…”“should not…”等句式进行对话。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原创英语情景剧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布置这一合作学习任务后,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环保的英语绘本或书籍,并鼓励学生改写书中的故事。在完成编写英语情景剧的任务时,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阅读书籍、收集资料、编写故事、排演故事,从而顺利掌握环保知识,并获得学习成就感。在学生顺利编写英语情景剧,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情景剧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分析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浪费。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指出学生在编写情景剧时,错误使用“use… to…”“should…”“should not…”等句式的地方,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这方面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思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后续的交流分享活动中,学生则可以锻炼口语交流能力,进一步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

(二)实践活动,加强个人体验

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实践成果,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学生了解“Protect the Earth”这一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Fun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1.收集废弃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进行创意改造,然后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说明作品的原材料、制作过程、最终用途以及创作理念;2.设计一张主题为“保护地球”的海报,号召更多人一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节约资源。通过第一项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体会到自己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环境。而在学生完成第二项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制作的优秀海报,并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当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将优秀海报粘贴在教室内,让这些海报持续激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学习后的感悟采取行动,以巩固所学知识,丰富学习体验,同时提升动手能力。

(三)学科融合,促进能力发展

教师可以在项目化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辅助学生展开深入学习、探究,从而顺利积累多方面知识,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Protect the Earth”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数学和科学知识,思考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以先根据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江、河、湖、海、池塘、小溪、山涧、水库等水域的区别。说明人类只能使用淡水资源,无法直接使用海水资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思考如何和家人、朋友科普这方面内容。为了方便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可以分享如下信息:地球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但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而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人们还很难加以利用。在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将淡水资源稀缺这一现状清晰地展示出来。此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分享、讨论与能源、树木有关的科学、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分析这些内容,整理出一篇科普文章。

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相关主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实现融会贯通。

(四)合作探究,积累拓展知识

在组织项目化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积累拓展知识。

在教授“Protect the Earth”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环保主题的辩论赛或讨论会,要求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可以给出以下几个讨论方向:1.辩题为“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时,是应该多向周围人科普环保知识,还是应该多参与种树等实践活动”,正方观点为“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时,应该多向周围人科普环保知识”,反方观点为“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时,应该多参与种树等实践活动”;2.辩题为“如今环境恶化越来越快,人类是否还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正方观点为“人类依然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反方观点为“人类已经没有能力保护自然环境”;3.辩题为“用纸宣传环保知识,是否环保”,正方观点为“用纸宣传环保知识也是环保的”,反方观点为“用纸宣传环保知识并不环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一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

在合作探究后,学生可以顺利积累拓展知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而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则可以推动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锻炼思考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阐明自己的论点,清晰地罗列论据,发展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提供多元评价,促进个体发展

在学生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后,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有针对性的评价意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回顾和反思中进步。

教师可以参考Ticking time板块的内容设计评价量表,并细化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评估自己是否做到以下几点:1.我知道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2.我可以自己做研究;3.我和我的同伴配合良好;4.我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自己和小组内同学的表现后,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评价给出反馈意见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及时、适当地调整学习方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个性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将项目化学习模式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融合,设计科学的项目化阅读任务和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在英语阅读活动中学到知识与技能,还能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冰纯.小学英语单元整体项目化教学的设计要点[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77-79.

[2]徐秀兰.项目式学习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24(13):65-67.

[3]孙琳.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4(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