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提高劳动教育效果。文章探索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有效落实劳动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以期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一日生活
劳动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起到重要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不仅能让幼儿经常性地体验劳动的乐趣,还能使他们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积极情感,塑造他们勤劳、自律的良好品质。同时,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入园时刻,踏上劳动教育征途
早晨入园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开端,是培养其自理能力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入园准备活动,如整理衣物、放好个人物品等,从而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关乎幼儿生活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及责任感。
例如,在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播放欢快且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趣味儿歌。充满教育意义的歌词—“小书包,放整齐,鞋子一双双摆好”,搭配生动有趣、活泼可爱的动作,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领幼儿完成入园后的整理任务。这种轻松、愉快且极具吸引力的方式,能够在幼儿纯净的心田里播下劳动的珍贵种子,让他们明白整理个人物品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劳动。为了让幼儿熟练掌握整理书包和摆放鞋子的技能,教师可亲自示范,并充满耐心、循循善诱地讲解每一个动作。比如,教师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何整理书包:“我们要把书包的拉链轻轻地、慢慢地拉开,把大一点的物品放在下面,小一点的物品放在上面。”在摆放鞋子时,教师可以蹲下身来,与幼儿平视,放慢动作并说道:“摆放鞋子同样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劳动。我们要把鞋尖朝外,一双一双紧紧挨着,将鞋子像整齐有序的小士兵一样摆放在鞋柜里。”
欢快的儿歌,明确的指示,能提高幼儿劳动的积极性。当幼儿充满好奇与热情地展开实践时,教师需要在旁观察、悉心指导。对于完成得不错的幼儿,教师应立刻露出赞赏有加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称赞。而对于那些还不太熟练的幼儿,教师则应耐心地蹲下来,轻轻地握住他们的小手,用温暖的语气鼓励他们,或者让已经掌握的幼儿来协助他们。教师还可精心准备可爱的小贴纸或者鲜艳夺目的小红花,作为对幼儿出色完成劳动任务的奖励。
教师可借助幼儿早晨入园的契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这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开端,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着耐心、宽容和爱心,持续提供细致入微的指导和真诚无私的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温暖与鼓励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劳动教育贯穿整个入园时刻。
二、区域活动,探寻劳动教育秘境
在当今教育多元化的趋势下,区域活动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特别是在劳动教育领域,区域活动能为幼儿提供走出课堂、亲近实践的机会,引领他们踏上探寻劳动教育秘境的奇妙旅程。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区域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进而理解劳动的价值。
例如,在种植区,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播种、浇水、除草等活动。幼儿亲手播下种子,充满期待地等待种子发芽;浇水时,他们能直观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过程;除草时,他们发现杂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明白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种植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片,为幼儿讲解所种植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手工区也是劳动体验的重要部分。在手工区,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剪纸、折纸等丰富的活动,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动手过程中,幼儿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各种工具进行创作,能深刻体会从无到有的成就感。以剪纸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如动画人物形状的剪纸,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步骤详细讲解剪纸的方法。从折叠纸张到画轮廓,再到小心地剪裁纸张,幼儿最终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剪纸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剪刀的方向和力度。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当他们完成一件剪纸作品时,那种由衷的喜悦和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劳动体验区设置一些简单的做家务活动。这些家务劳动虽然琐碎,却能帮助幼儿树立责任感、培养独立性。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实际上是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1]。
多样化的区域活动充满吸引力,让幼儿乐于加入其中,而教师就可以顺势带领幼儿一起在精彩纷呈的区域活动里揭开劳动教育秘境的神秘面纱,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到劳动的魅力。幼儿在丰富的区域活动中亲身实践与体验,不仅学会了尊重与热爱劳动,还能将这份劳动精神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
三、生活活动,铺就劳动教育大道
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一日生活活动时,可以顺势融入劳动教育。一日生活作为幼儿园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宝贵契机。比如,分发餐具、整理衣物、打扫教室等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
例如,每当用餐时间临近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分发餐具。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化身小小助手,不仅能学会有序、高效地分发碗、盘子、勺子和筷子,确保每个座位前都有一套完整且摆放整齐的餐具,还能培养严谨、细致的品质和数学思维。比如,在分发餐具之前,幼儿要先确认人数,统计需要多少套餐具,确保数量准确无误。接着,他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小心翼翼地将碗、盘子、勺子和筷子摆放好,确保整个分发过程既有序又高效。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掌握简单的计数和分类方法,还能提升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能力。用餐结束后,幼儿还要参与整理餐桌、回收并清洗餐具等一系列工作。这一环节能让幼儿认识到保持环境整洁和卫生的重要性,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合作,他们能认识到相互协助、承担责任的重要性[2]。
分发餐具、打扫卫生等幼儿园日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与无限的成长可能。在教师的精心引领下,这些简单却充满意义的生活活动犹如一颗颗劳动教育的种子,深植于幼儿的内心。在每一次的动手实践中,幼儿都能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尊重每一份付出,热爱每一滴汗水。
四、户外活动,唱响劳动教育旋律
户外活动在劳动教育中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并不仅限于室内,整理散落的体育器材、浇灌待哺的植物,每一项简单的劳动都蕴含着教育的意义。幼儿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明白责任与担当。
以整理体育器材的劳动为例。教师可以在体育室内设置清晰的指示牌或标记,标明各类体育器材的专属位置,确保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同时,教师要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好,移除任何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物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才可以让幼儿分组整理器材。幼儿需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有的负责分类,有的负责归置。每个幼儿都各司其职,才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具体而言,幼儿收集完所有体育器材后,再进行初步分类,将相同类型的器材放在一起,再将其一一归置到指定位置。对于较大的器材,如滑梯或足球门,教师应指导幼儿合作搬运,一人指挥方向,其他人则合力抬起、稳步前行,将其转移到指定位置。
在整个过程中,小监督员们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要监督自己小组的整理情况,还要主动帮助小组解决问题,如提醒忘记归置器材的幼儿、协助搬运重物等。教师也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整理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回顾和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最后,教师要通过正面反馈和鼓励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劳动热情。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反思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鼓励他们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想法,为下一次的劳动做好准备。
带领幼儿开展整理体育器材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劳动教育方式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充分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乐趣,进而深刻地领悟到劳动本身所蕴含的珍贵价值,这对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离园时刻,书写劳动教育诗篇
随着离园时刻的到来,一日活动也进入尾声,幼儿需要归置自己的个人物品并将教室打扫干净。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一日活动的收尾环节,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与责任感的宝贵契机,有助于使幼儿逐步养成独立自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
为了让所有幼儿都有担当“小小值日生”的体验,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负责每天的值日工作。首先,当日的值日生要整理玩具区。经过一天的游戏,玩具区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积木、拼图、娃娃等,非常凌乱。值日生要按照玩具的种类和大小对其进行分类,有条不紊地进行整理。比如,值日生可先把积木整理好,放到对应的位置,再将拼图整理归位并将其摆放在架子上。对于那些需要特别小心对待的玩具,如易碎的陶瓷娃娃或较为精细的玩具零件,值日生要更加小心地整理。
其次,其他幼儿要负责整理自己的书包。幼儿们要检查书包里的物品是否有遗漏或损坏,用纸巾或湿巾擦拭书包和物品上的灰尘,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整理完书包后,幼儿们要穿戴衣物,自行拉拉链、扣扣子,确保穿戴整齐。值日生不仅要完成当日的整理任务,还要检查其他同学是否完成自身的整理工作,一系列的劳动能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满足感。
最后,当所有幼儿都整理好书包并穿戴整齐后,教师要带领他们排好队站在教室门口。当日的值日生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胸前挂上特制的“值日生”标牌,这意味着他们承担着值日的责任。随着家长们的陆续到来,幼儿也结束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他们的小书包里装满了知识和快乐,心里则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和憧憬,而这一切的美好体验,都源于既有趣又充满意义的劳动活动。
离园前的时光洋溢着温馨而有序的劳动气氛。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劳动任务,不仅为一日生活增添了劳动的色彩,还在幼儿心中种下了劳动的种子,能够使幼儿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结语
总之,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师不仅可以向幼儿传授生活与学习技能,还可以在幼儿心中播下劳动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品质与积极的劳动情感。幼儿不仅能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还能深化对劳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全面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巫燕华.多方合作共促劳动教养:以“五一”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6):118-120,123.
[2]王志萍.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实践探索[J].山西教育(幼教),2023(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