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舟 开启自然认知之旅

2024-12-20 00:00:00周蕾
教育界·A 2024年33期

【摘要】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媒介。文章旨在探讨基于幼儿自然认知培养的绘本运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包括营造生动的氛围、呈现多元化的内容和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充分发挥绘本的感知功能有利于幼儿在阅读和体验中拓宽自然认知视野,增进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绘本阅读;自然认知;运用价值;运用策略

自然认知是幼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绘本以其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促进幼儿自然认知的有效工具,成功引领幼儿在自然的世界中探索、获得经验[1]。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经验水平,充分发挥绘本的图文价值,有利于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自然认知水平。

一、基于幼儿自然认知培养的绘本运用价值

(一)文学与艺术的双重滋养

绘本作为一种结合文学与艺术形式的作品,以其生动的叙事、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美的图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阅读空间。文字与图像相辅相成,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文学与艺术的双重浸润,成为其心灵成长的丰富养料。绘本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画面、生动可爱的角色和蕴含深刻哲理的情节,引领幼儿沉浸在精妙的文学描写与精美的艺术表现之中,帮助他们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开拓对自然生命奇迹的体验,并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情感与智慧的传递媒介

绘本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载体,更是情感与智慧传递的重要媒介。自然系列绘本的兴起,为幼儿提供了轻松领略大自然神秘和生命多样性的机会。他们开始关注路边的花花草草和藏身在花草中的小居民们;他们蹲在草丛中观察花蕊的造型、寻找蚂蚁的踪迹;他们站在大树下观察鸟儿筑巢,在雨后带上昆虫观察盒去捕获蜗牛,在池塘边与蝌蚪嬉戏。在绘本之境中漫游,有利于幼儿尽情领略大自然之奥秘,感悟生命奇迹和自然伟大,获得独特的情感和智慧体验。

(三)认知与想象的并驾启航

绘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多样的内容形式,为幼儿开启了通往自然世界的精彩之门。绘本不仅是图画书,更是充满知识和想象力的珍贵资源。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描述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常识,帮助其深入认识自然界物种,了解生命现象奥秘和生态环境循环。此外,绘本以其创意无穷、想象广阔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其在认知基础上拓展无限想象,在充满奇妙和幻想的领域里不断培养创造性精神。

二、基于幼儿自然认知培养的绘本实施策略

幼儿天生好奇,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世界事物充满兴趣。许多优秀的绘本向幼儿展示了丰富多彩且变幻莫测的自然知识。通过阅读这些绘本,能够有效引导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促进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探索[2]。

(一)氛围生动化,优化阅读环境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阅读环境的构建对于幼儿的阅读体验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丰富生动、贴近自然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他们对自然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1.创设自然阅读角

教师可精心打造班级阅读角,将其设计为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特色阅读空间。通过巧妙的装饰布置,营造与自然相得益彰的阅读氛围。例如,在书架和沙发周围摆放自然绿植和鲜花,将绿意与花香渗透其中;在书架一角设置透明鱼缸,容纳活泼可爱的小金鱼,为阅读角增添生动色彩;在阅读角悬挂精致鸟笼,养活欢快歌唱的小鸟,其鸣叫为阅读角带来大自然声音之美。当幼儿踏入自然阅读区时,目睹游动的小鱼、倾听鸟鸣、花朵清香扑鼻,仿佛置身自然之中,激发阅读兴趣,使其在自然环境的陪伴下快乐成长。通过精心设计自然阅读角,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还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其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

2.巧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和认知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优化手段。多媒体辅助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绘本描绘的自然环境,从而提升其阅读过程中的沉浸感和乐趣。以绘本《大自然的呼吸》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通过播放鸟鸣声、溪流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等,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幼儿在欣赏绘本的同时,体验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其中奇妙的律动。其次,教师运用视频展示的方式,帮助幼儿更直观地领略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例如,展示广袤草原的景色,五彩斑斓的花朵、奔跑的牛羊和野马,让幼儿仿佛亲临生机勃勃的草原之中,深刻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为幼儿构建更为生动、逼真的阅读环境,从而促进其对绘本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深入理解。这种阅读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有助于扩展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3.更换阅读主题墙

为了保持阅读环境的吸引力和激发幼儿对自然持续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季节和地域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生物知识的更新,定期更新自然阅读主题墙的内容。例如,结合以春天为主题的绘本《花园里有什么》,在自然阅读主题墙上展示春季花卉和昆虫的图片,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的认知;结合以夏天为主题的绘本《在海边》,将主题墙切换为海洋与沙滩的主题,引导幼儿探索沙滩生态的奥秘;结合以秋天为主题的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通过展示一片叶子的故事,展现生命的旅程,诠释生命的珍贵;结合以冬天为主题的绘本《植物怎么不见了》,向幼儿展示植物的季节性生长方式,引发幼儿对植物的照料与关爱之情。创建充满探索与发现氛围的自然主题墙,有助于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内容多元化,促进感知发展

绘本作为一种媒介,融合了丰富的色彩、形状、纹理等元素,能够有效刺激幼儿的感官发展。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绘本,幼儿能够更广泛地接触自然元素和现象,进而提升对自然界的感知敏锐度。

1.直观展示,增强感官体验

绘本中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插图,直接激发了幼儿视觉感知。一些绘本还融入触觉、听觉等多感官元素,全面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3]。教师应充分利用绘本中的感官元素,以直观展示的方式来增强幼儿的感官体验。例如,教师可选择内容丰富且包含多样树木种类和动物形态的绘本,如《森林的秘密》,引导幼儿注意绘本图片中微小元素,诸如树叶纹理和动物脚印,以促进幼儿对森林生态知识的理解。再如,在教授幼儿了解海洋生物特征和种类时,可运用《不一样的鲨鱼》绘本,利用模拟海浪声音的音频二维码和模拟鱼鳞触感的光滑纸张,引导幼儿在阅读中亲身触摸不同材质,感受光滑的鱼鳞和柔软的海草,聆听海洋声音音频,仿佛置身其中。这种直观展示方式丰富了幼儿的感官体验,提高了他们对自然元素的感知敏锐度,激发了其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2.细节隐藏,培养观察能力

绘本中的绘画作品通常包含丰富的细节和隐藏的线索,需要幼儿仔细观察才能察觉。教师可以巧妙选用那些描绘细致、细节丰富的绘本,利用其中的线索来引导幼儿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自然界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4]。

例如,以农场生活为主题的绘本《农场里的朋友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不仅包含了各种动物和植物,还展示了农夫的工作场景及天气的变化等细节。通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这些画面并提出引导性问题,教师能够促使幼儿深入观察,如“你能找到画面上不同种类的动物吗?”“这些动物的表情和动作有什么不同?”这种启发式引导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更多细节和线索。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细节线索,以提高其分类能力。例如,引用《最美的四季绘本:季节之歌》中季节画面的展示,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颜色、云彩形状、花草种类等细节线索,激发其对季节等线索的分类能力。通过细致观察和发现细节,幼儿不仅在阅读绘本时享受到发现的乐趣,还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

(三)形式多样化,拓展自然经验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有助于为幼儿创造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阅读氛围,进而深化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并更好地拓展自然经验。

1.师幼互动,增强体验

师幼共读是一种促进教师与幼儿间有效互动并激发幼儿好奇心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引导幼儿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绘本中蕴藏的自然奥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幼儿探索自然世界的引导者和伙伴。在共读《大自然的声音》绘本时,教师应提出问题,如“在绘本中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是谁在歌唱?”“这些声音的背后蕴藏着怎样有趣的故事?”等。通过一系列启发性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其自发思考和深入探讨绘本中的自然现象,推动他们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的方式,指向绘本中的某一画面,并提出问题:“图画中的大自然和你平时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帮助幼儿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感知。通过师幼互动式的阅读方式,将复杂多变的自然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形式,有利于增进幼儿对绘本内容和自然现象的理解。

2.同伴共读,拓展交流

同伴共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他人分享、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促进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的思维发展。在共读过程中,幼儿得以自由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心得,与同伴一起探讨绘本中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互相启发,共同发现新的知识和体验。例如,在阅读绘本《大自然的声音》后,幼儿展现出了对绘本的浓厚兴趣。随后,教师可引导他们开展小组阅读活动,他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你们看,这幅画上的小鸟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唱歌一样!”“不对,我觉得它是发现了危险,在大声招呼同伴们转移。”“我发现这只小鸟的羽毛颜色特别鲜艳,就像我们上次在公园里看到的那种小鸟一样,它们是同一种鸟类吗?”“这儿有一只鸟与其他鸟不一样,鸟儿世界到底有多少种鸟呀?”在同伴共读与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以多角度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的能力。通过分享和讨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激发,从而为整个阅读体验增加了乐趣并拓展了认知层面。

3.亲子相伴,深化认知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与家长共同阅读绘本故事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活动。通过亲切温情的故事讲述,家长能够帮助幼儿开启理解自然界的大门,引导他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为例,其通过讲述一颗种子的旅程,引导幼儿认识植物生长过程和生命力的强大。在向幼儿讲述此故事时,家长可翻阅绘本页,以温和的声音描述种子之旅:“看,这粒小种子从树上落下来了,它要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它会被风吹到远方,也可能会被小动物带走。但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它都会坚持生长,最后变成一棵大树。”在家长温和且坚定的引导下,幼儿们仿佛化身为那勇敢的小种子,体验旅程的激情和成长的喜悦。他们开始领悟到,每一颗种子都蕴藏着生命的能量,而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生命的奇迹[5]。这种温馨的阅读体验不仅有助于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促进了幼儿自然认知的深化和发展。

4.区域联动,丰富体验

为了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自然界,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实践区域联动的教学方式,将绘本阅读与多个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自然认知体验。例如,在科学区提供绘本《西瓜汁惹祸了》,开展“毛细现象”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水在植物体内的渗透轨迹;在自然角提供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鼓励幼儿进行种子的萌发实验,并详细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以促进幼儿从绘本走向自然,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在动物饲养角提供绘本《动物园的秘密》,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绘本中的动物,以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方式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自然认知体验,还深化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结语

绘本犹如一艘神奇的帆船,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得以深度思考自然,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幼儿教师应借助绘本之力,引领幼儿在自然认知的广阔海洋中开展愉悦的成长之旅,共同见证奇迹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平.轻松“对话式”认知绘本“婴儿自然绘本系列”上市[J].出版参考,2015(2/3):61.

[2]韩红梅.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24):171-173.

[3]隋康平,王昕晔.浅析儿童绘本的图像视觉研究[J].明日风尚,2023(19):82-84.

[4]瞿美华.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画面细节指导问题探讨[J].智力,2023(36):187-190.

[5]任玉.绘本运用于幼儿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