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多元体验 培养规则意识

2024-12-19 00:00:00管晓丽
教育界·A 2024年32期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极为重要。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巧设各类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了解规则,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阐述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趣味游戏、小组辩论、模拟法庭等多元化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体验;规则意识

作者简介:管晓丽(1982—),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案,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分析经典案例,树立规则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和“具有法律和规则意识”。教师可以搜集校园中或社会上与规则相关的真实案例,采用“理论+实际”的教学方式,将一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整合后向学生展示,并与其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其进行思考,使其初步树立规则意识[1]。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班级生活有规则”的教学为例。此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对规则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平时班级内存在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如上课随意讲话。上课随意讲话是典型的没有规则意识的行为。教师列举这一案例,与学生讨论违反规则应当承担的后果,并与学生共同商讨惩罚方式,使其逐步形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的规则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社会中的时事热点案例,利用真实的案例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视觉和心灵上受到冲击,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展示“高铁霸座”的案例,并分析:“霸座者故意占据他人座位的行为,既侵占他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公共秩序,这类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必将受到处罚。”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些案例,提问学生:“如果此时是你自己的座位被占,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又会怎么做呢?是愤怒地去跟破坏规则的人争论,还是默默忍受?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规则,这些行为是否就不会存在了呢?”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学生:“请大家思考,平时在公共场合,你有没有做过如大声喧哗、过马路不看红绿灯、课间奔跑大闹等不遵守规则的事情?”通过问题,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有效地消化与吸收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案例,可充分利用经典案例的社会性、生活性,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规则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学生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能够提高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树立规则意识。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规则行为

为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认知规则,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分别需要遵守的规则,从而增强对规则的理解。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的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都有超市消费的经历。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超市消费为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思考不同的角色参与消费过程应当遵守的规则。首先,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供货商应当为超市老板提供安全合规的产品,超市老板出售商品时要明码标价,顾客在结账时应有序排队。”其次,学生对于角色扮演活动十分感兴趣,能够较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活跃课堂氛围。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同学的表演,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扮演的角色是否遵守规则?是否扰乱公共秩序?是否存在供货商以次充好、超市老板胡乱标价、顾客结账时插队喧闹等违规行为?如有违反,他们又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最后,教师可以总结:“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同学们既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又可以与角色产生共鸣,对关于消费过程的规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健全,且缺乏社会经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做到主动遵守规则[2]。

三、依托趣味游戏,构建规则思维模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往往对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趣味活动相结合,充分运用“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模式,借助趣味比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的教学为例。此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不管玩什么,大家都应该遵守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更好地玩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两人三足”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构建规则思维模式。首先,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听到指令后才可出发,两人同时到达终点才算完成。在观众席上的同学要认真观察场上同学的表现。”其次,教师可以观察到,在游戏时学生往往状况百出,有的学生一心求胜,没有听从教师的指令,提前抢跑;有的学生不按照游戏指定的路线走,毫无规则意识;有的学生害怕摔倒,走得慢悠悠;还有的学生只顾自己往终点跑,全然忘记要与搭档相互配合。这些不遵守游戏规则、没有合作观念的学生,必然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再次,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在观众席上的学生:“你们觉得哪组同学配合得最好?哪组同学最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场外学生投票和场内学生游戏时的表现选出最守规则、最有默契的一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口头表扬和实物奖励。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身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引导学生尝试将一些日常零散的规则进行整理,制作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构建规则思维模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让其主动构建规则思维模式较为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开展趣味游戏等方式,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去感知规则[3]。

四、组织小组辩论活动,发展辩证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的基本定义和特点,还要培养学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视情况进行合理变通。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活动,让其思考在不同的情形下应如何遵守规则,从而深化其对规则的认识,发展其辩证思维。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上课了,好好学”的教学为例。学习此课,有利于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上课时要遵守的规则,如发言之前要举手、不可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上课不能吃零食、老师讲课时不能插话等。接着,教师可以“如果老师在讲课时出现了错误,我们是否需要立即指出错误”为辩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活动。在此辩论活动中,正方的观点为“虽然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但是老师讲了错误的知识,我们应当及时指正”;反方的观点则为“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应当保持安静,不能违反课堂纪律,即使老师出现错误,学生也不应立即指出”。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在上课时应当保持安静,不能随意说话扰乱课堂秩序。如果学生发现老师的讲解有误,可以先举手,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老师为了不耽误课堂教学的进度,未允许学生在课堂发言,学生就可以在课后找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此外,教师还可以从课堂规则入手,告诉学生:“课堂规则是为了保证课堂秩序和同学们的听课质量而制订的。这不意味着同学们应墨守成规,而是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运用辩证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组织开展小组辩论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规则实施的目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变通,从而促进规则的不断完善。

五、妙设模拟法庭活动,在生活实践中遵守规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遵守规则。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选择经典案例,巧妙设置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审判长、原告、被告、书记员、律师等角色,从而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在校内踢足球打破玻璃,学校向家长索赔”一案,设置模拟法庭活动。在模拟法庭开庭前,学生可能处于较为随意的状态,并存在交头接耳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穿上法官袍,敲响法槌,示意大家安静。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各司其职,有序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原告与被告应认真陈述事实,审判长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判决,书记员应仔细记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撰写法律文书的机会。如此,学生不仅能够在模拟法庭的辩论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灵活运用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相对于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模拟法庭活动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能够让学生体会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学习体验,不仅能够做到遵纪守法,还能够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直观地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巧妙设计模拟法庭等活动,为学生带来有趣的课堂体验。教师还应发挥好引领和榜样作用,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主动遵守规则,实现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教学目的。

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将多样化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带来多元的课堂体验,从而科学地向学生渗透规则意识,使其在规则意识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莉.小学道德与法治体悟式教学设计的多元融合[J].山西教育(教学),2024(6):47-48.

[2]邓春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方法[J].华夏教师,2023(10):23-25.

[3]王玉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4):108.

[4]于迎寒.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0(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