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对写作话题的了解程度、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学生积累的表达经验都是影响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开展写作教学,既可以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效果。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活动前确定单元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系列写作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助力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科学调整教学节奏,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引导他们修改、提升。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王振锋(1973—),男,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初级中学。
写作是输出信息的活动。通过写作,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开展高质量的写作教学活动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的教学建议,很多初中英语教师也在积极探究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文章从影响初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因素出发,探索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有效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影响初中生英语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学生对写作话题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写作话题的了解程度会影响他们写作的效率、文章内容的丰富度和文章思想的深刻性。一些学生因为不了解写作话题,在接到写作任务后,难以结合写作话题展开思考,所以写出言之无物的文章。而对写作话题有深刻认识的学生,可以在构思环节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从而更容易写出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文章。显然,如果教师无法帮助学生熟悉常见的写作话题,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写作信心受到打击[1]。
(二)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
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一部分教师习惯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言知识、写作技法。的确,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效果也会显著影响他们写作的质量。但是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言知识、写作技法,却不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这些语言知识的深层含义和具体用法,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频繁出现单词误用、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等情况。如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扎实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自然能够更加顺利地输出信息,学生文章的可读性也会逐渐提升。
(三)学生积累的表达经验
常言道,熟能生巧。具备丰富表达经验的学生,在接到写作任务时,往往能够快速基于已有经验开始构思,找到适合表达个人观点的句子,然后设计文章的整体结构,逐步展开论述,有条理地分享个人经历、见闻、想法等。
二、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构筑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发展性的教学模式[2]。这一教学模式会推动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学习,有助于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以及逐步形成知识体系、发展综合能力。总体而言,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以下两方面意义。
(一)推动写作教学质量提升
首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会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听、说、读、写活动,这会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整体性。学生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后,会逐步加深对单元主题的了解。而学生在完成单元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深入思考写作话题。
其次,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具体问题,这会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也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写作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写作任务。
最后,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围绕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说出自己对具体问题的认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表达经验。而在写作时,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口头表达、分享出发,思考如何完善自己想要论述的观点。
(二)深化学生的探究学习
在组织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单元知识,再指导学生据此展开深入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系统、深入地探究单元主题,从而顺利把握单元中重要语篇的意义,有效积累语言知识。
三、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下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为例,分享有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教材,确定单元写作教学目标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前,教师应该系统地分析教材,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并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写作教学目标。教师需注意的是,单元写作教学目标既要起到鼓励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作用,又要起到推动学生积极、深入地进行探索学习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分析“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内容后,教师确定单元主题为“出行经验分享”。与此同时,教师确定自己应当在教授Section A语篇时,引导学生使用“I have been to ...”“I have seen ...”“I have tried ...”等句子讨论参观博物馆、公园的经历;在教授Section B语篇时,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不同地区特色景观、号召他人到自己的家乡游览的意识。教材中的写作任务为“Write an article to advertise your hometown or a place you have been to.”,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确定如下单元写作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熟悉并知道如何使用“I have been to ...”
“I have seen ...”“I have tried ...”等句子;2.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介绍某个地区的位置、天气、历史、名胜、特色饮食等要素。
这样的写作教学目标不仅致力于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还十分注重推动学生整体学习语言知识、深入思考写作主题,能够为教师后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分解目标,设计系列写作任务
达成单元写作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时,将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分解,设计一系列写作任务,以帮助学生逐步内化知识,加深对写作主题的认识,并获得更多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表达经验。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分解了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得出如表1所示的系列写作任务。
在教师设计的系列写作任务中:小任务1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I have been to ...”“I have seen ...”“I have tried ...”等句子;小任务2要求学生回顾自己游览博物馆、公园的经历,可以为学生后续介绍自己的家乡或喜欢的城市奠定基础;小任务3和小任务4则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小任务5是学生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学生需要系统梳理所学知识,并结合此前积累的内容开始
写作。
(三)搭建支架,助力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完成写作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需要科学搭建支架,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同时切实提升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效果[3]。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搭建支架,比如发现学生缺乏写作思路时,给他们提供范例支架或问题支架,推动他们深入思考。
在教学时,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很好地使用“I have been to ...”“I have seen ...”“I have tried ...”等句子写邀请信,于是教师展示了一篇邀请信范文,并鼓励学生据此修改、完善自己的邀请信。
【邀请信范文】
Dear Linda,
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space museum? I went there last year and I'd really like to go there again.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with me? We can take the subway. The station is near the museum.
Yours,
Tina
在范例支架的影响下,学生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邀请信中使用新学的“I have been to ...”“I have seen ...”“I have tried ...”等句子,而且会加深对这部分语法知识的认识。
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搭建其他学习支架,比如针对小任务4,教师可提供“单词清单”,介绍与本地建筑、美食相关的专有名词,帮助学生更好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城市。
(四)全程评价,科学调整教学节奏
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将评价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每一项写作任务[4]。
例如,在学生完成小任务1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评价发现有学生未理解“I learned about the inventions that led to color movies, too.”这一句子的含义,于是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翻译句子。
除在教学中展开评价外,教师也要在教学后根据学生的作文判断学生是否遗忘所学知识,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补充练习、作文范例支架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全过程展开评价并基于评价成果调整教学节奏,可以有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得到多方面能力提升。
(五)分享作文,引导学生共同修改、提升
在完成写作任务时,不同学生的写作角度、写作内容有所不同。因此,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作文分享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评价修改作文,使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作文分享活动”中,学生可以阅读同学的作文,了解更多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思路和内容,获得启发和建议。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据此进一步修改作业。
例如,在学生完成小任务1后,教师组织了“作文分享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评价彼此写的邀请信。在分享、交流后,学生发现:他们可以在阐明邀请理由时参考教师提供的支架,直接说“I went there last year and I'd really like to go there again.”;他们也可以参考教材内容,使用“I haven't been to ...”说明邀请理由;他们还可以细化邀请理由,使用“I remember it was really fun.”“There were so many exciting things to do there.”等句子增强邀请信的吸引力。在这个活动之后,学生对于完成这类写作任务有了更多心得和想法,这有利于他们完成后续的写作任务。
结语
简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的作用,认真分析影响写作教学效果的因素,着力寻找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方法。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合适的单元写作教学目标,然后分解目标,设计一系列写作任务,并搭建有助于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支架。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通过评价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而在学生写出作文后,教师则应当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获得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江世姝,李丽,江军民.单元整体下初中英语写作课堂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3(23):54-58.
[2]朱洁.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3(47):96-99.
[3]张凯.单元整体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3(30):94-96.
[4]莫增献.以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助推初中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研究[J].教师,2023(2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