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概念、问题、任务是架构起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大概念”要求教师将书本的知识符号转变成具有逻辑意义的学科大概念及大概念下的分层小概念,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真问题”要求将学科问题转变为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度运用知识;“活任务”要求将知识和问题融入活动,将活动转变成议题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王小波(1984—),男,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何娟(1984—),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一、“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的内涵与作用
(一)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使命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真正的学科素养。为了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的教学模式。
“大概念”是对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凝聚。针对某一课程内容,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托课程标准提炼具有抽象性和统领性的核心概念。
“真问题”即现实问题。教师要在提炼与分析“大概念”的基础上,将课程的知识点设计成基本问题,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这些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呈现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活任务”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行的载体。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是学科知识通向学科素养的必要通道。教师需围绕“真问题”设计连续且具有逻辑性的议题任务,并以此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
(二)作用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并学以致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的依据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
第二,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经验,聚焦社会现实,创设真实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与经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其深刻领悟学科核心大概念,从而实现“关切生活,学思并重”。可见,“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模式能够满足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三、“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深度学习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以“家和万事兴”的教学为例,探讨5xUBU9FJ31cfSlI1d2Qgt7GA+uZAE4O/pDPGULT+ieU=“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模式下深度学习课堂。
(一)教材分析
“家和万事兴”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题,主要阐述民法中关于家庭部分的法律知识,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子女对老人的赡养,等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监护、抚养、赡养等民事关系,培育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1]。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和构建和睦家庭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相应的权利义务的承载主体。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典型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对材料全面细致分析的同时,挖掘生活现象背后的相关法律知识。
(三)教学目标
第一,学生聆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谈谈自己对和睦家庭的认识,初步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教师创设相关议题情境,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第三,教师创设相关议题情境,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共参与素养。
4.组织学生观看《意定监护制度》视频,了解我国设立该制度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难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五)大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置了明线和暗线。其中,明线是大概念引领下的真问题和活任务(如表1所示)。暗线是大概念引领下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图1所示)。明线服务于暗线,通过明线的巧妙设计将暗线的核心知识层层展现;暗线的实践在于明线,通过明线的真问题和活任务的探究和讨论,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能够切实运用在实际生活或者是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定学习的总议题为“如何守护和睦家庭”,并在此基础上设计3个分议题,借助议题情境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分议题一:幼有所养,育小职责大】
议题情境1:欣赏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
议题任务:讨论与分享和睦家庭的生态样貌。
议题要求:组员积极讨论,组长记录并选择发言代表;时间3分钟。
在议题情境1中,学生通过欣赏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感受爱对于家庭的重要,同时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进行反思,引发情感共鸣。此外,在相互分享中,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和谐的家庭是充满着爱的家庭,是所有成员之间相互包容和付出、努力经营的成果,从而领会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议题情境2:中学生小强的父母前不久因关系不和睦而离异,法院依法判决由母亲负责小强生活起居,父亲每月给予抚养费1000元。小强因父母离异而受到打击,情绪波动较大。一天,小强和小明因琐事在学校厮打在一起,小强情绪失控、出手较重,将小明打伤住院。小明住院恢复期间共产生医疗费用2万元。小明康复出院后,学校组织双方家长进行协商处理。在协商的过程中,小明父母拿出2万元的医疗费用清单及相关发票,要求小强父母赔偿。小强父亲认为小强母亲监管不到位,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小强母亲认为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也需要承担50%的责任,因此拒绝赔偿。校方认为自己的教育管理没有问题,并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拨打120和通知家长,不应负任何责任。至此,调解进入僵局。
议题任务:作为金牌调解员,拟定调解方案。
议题要求:组员积极讨论,组长记录并选择发言代表;时间5分钟。
教师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无论婚姻关系是否存在都是父母应尽的职责。此外,该案件中的学校如果尽到教育和管理责任,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将不承担责任。
在议题情境2中,案件取材于实际生活,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有所收获。通过真实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够明确“‘父母只生不养违法,只养不教育’也违法”,同时学会相互理解尊重、心怀感恩,努力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同学关系[1]。
【分议题二:老有所依,敬老是义务】
议题情境3:小林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顺利大学毕业并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平日工作之余,小林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并给母亲一定的生活费。但是对于父亲,他总以工作忙为由从不看望,只是转给父亲少量生活费。年纪越来越大的父亲常生气,一纸诉状将小林告上法院,要求小林常回家看看。
议题任务:作为此案件的大法官,你将如何判决此案件?请书写判决词。
议题要求:组员积极讨论,组长记录并选择发言代表;时间6分钟。
教师点拨:在法院的判决下,小林迫于无奈每月只回去看望父亲一次且匆匆就走,年事越来越高的父亲生活起居愈发困难,因担心自己生病无人照顾,他找到了楼下毫无血缘关系的热心水果摊摊主当自己的意定监护人,并将自己的房产赠予他。你认为这样符合法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播放关于“意定监护制度”的讲解视频。
情感升华:播放音乐视频《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让学生明白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尊老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撰写判决词,学生能够领会我国法律的威严,体会法治的公平正义。通过案件分析,学生把爱老敬老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法治意识,同时学会积极、主动地传承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传统美德。此外,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法律术语,教材的阐述也是单从理论角度进行阐释,部分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对此,教师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结合讲解视频,将“意定监护制度”变得通俗易懂,加深学生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理解,进而让学生理解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和客观社会现实,实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
【分议题三:和睦家庭,我们在行动】
议题任务:为创建和睦家庭制作“温馨小贴士”。
议题要求:组员积极讨论,组长记录并选择发言代表;时间3分钟。
分议题三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为和谐家庭献计献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家庭责任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七)教学反思
在“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模式的统领下,教师首先凝练本节课的学科大概念“构建和睦家庭需要我们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进而将其分解成两个核心大概念,即“幼有所养,育小职责大”和“老有所依,敬老是义务”。教师围绕这两个大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真问题真情境,设计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活任务,真正让学生在真情境、活任务的探讨研究中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对于“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这一知识点,教师的预设和生成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后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建议,让学生通过练习等方式掌握该知识点。
结语
总之,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大概念—真问题—活任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还能够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步琴,孙国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1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