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能财务场景应用探析

2024-12-19 00:00:00周放刘宗惠宗彦君吴童程婉夏
管理学家 2024年23期

[摘 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着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与财务管理智能化发展,紧跟信息化步伐,探索契合高校财务工作实际的智能财务应用场景已是大势所趋。文章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研究现有各类数智化技术在高校财务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探讨高校智能财务在内部控制、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高校财务智能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及实施路径提供建议,助力高校财务智能化转型,实现管理会计职能。

[关键词]智能财务;应用场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23-0061-0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会计学会2022—2023年度科研课题“高校智能财务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探索”(JY2022-43)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数智化技术正对财务领域的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管理效率提升的要求,财务数字化及智能化转型在企业中应用较早、推行较广,已逐步建立了智能核算系统、成本系统、财务共享中心等智能化体系,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 ]。

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财务部门发挥的功能与企业会计的侧重点不同,高校财务具有更看重合规性、受政策及风险管控的影响较大、更强调服务便捷性等特点,其财务智能化的研究及推广应用程度不及企业深入。企业与高校所处环境不完全相同,两者在业务场景、适用环境、政策因素、建设目标等方面差异巨大,财务管理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及趋势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智能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场景十分必要。

一、高校智能财务应用场景

(一)智能报账系统

智能报账系统以经济业务发生为主导,以发票采集为起点,在实现计算机端管理的基础上,开发手机等移动终端Ap p、公众号、小程序,实现集报销票据管理、移动报销申请、智能识别、线上审批、智能稽核于一体的全新报销模式。智能报账系统的功能大体可分为影像上传、发票夹管理、智能填报、智能稽核、线上审批和财务审核。通过OCR技术自动提取发票的结构化数据,在实现电子发票数据的自动采集后,支持各类型纸质报销凭据的混排与识别,对报账人上传的发票照片进行自动切割和智能分类,进而智能填单,报账人仅需通过点击或选择进行操作,满足了“傻瓜式”填写的要求。

智能报账系统具备财务政策与流程的智能问答功能,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随时可调用问答功能,通过关键字检索、弹出关联问题等方式解决报账政策咨询、系统使用指引、业务流程指南等问题,避免人工反复解答共性问题。制单完成后,报账人选择固定审批流程或在规则范围内自定义审批流程,系统自动推送待办事项至审批人移动端,避免线下签字审批的时空限制。

对于财务审核人员而言,智能报账系统与核算系统实时联通,内嵌大量的报账制度与规则,自动生成凭证,对关键制度、规定在系统内设置预警和提示,处理相关业务时自动弹出,避免人员审核误差。实现上述智能审核功能的关键在于梳理财务政策与管理规则,根据各类经费的预算管理要求和支出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明确各自定义的内涵外延与输入界限,针对每个种类及细分项目设置各自的单据类型与附件清单。同时,准确识别可能出现特殊情况的关键环节,在适当节点设置“容错机制”,系统加以主动引导,以保证报账人在使用系统填单时的流畅度。

此外,可探索引进报账人的信用承诺制度,即针对报账人行为的“信用评分系统”,系统记录其提供的特殊事项说明、承诺等行为,对承诺事项进行事后跟踪与结果反馈;如果出现失信、虚假等情况,则扣减该报账人的“信用评分”,分数过低时限制其继续使用特殊情况说明进行报账的频次。通过智能报账系统一系列功能的实施,既方便师生报账,简化报账流程并降低退单率,又减轻财务审核工作量,通过系统自动执行规则,逐步将工作重点由事后形式审核转为事前稽核控制,将稽查结果反馈给信用评分系统,通过制度建设与优化共同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二)综合服务平台

高校财务服务对象有科研经费管理、收缴费业务等多方面的需求,过往通过线下人工方式办理业务,需师生逐笔联系财务确认情况、亲自到现场填表格、手工cH2asKrZgPirlA9hkAgTBq1OLCX4H7QEmH/uJWiuALs=开票、编制凭证等一系列流程,效率低下。在开发出可实现上述功能的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应将各系统整合为面向师生、界面友好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财务系统间数据交换中心,获取报销审核进度信息、采购报销信息、银行支付信息和银行电子回单,智能匹配采购、报账信息与电子回单信息,实现银行回单自主打印与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三)预算绩效管理系统

为适应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应建立以项目库为中心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围绕项目、预算、绩效三个维度展开,实现项目申报、审核、入库、资金分配与拨付等业务的线上办理。

所有支出以项目形式管理,根据业务流程进行项目规划,进入储备项目库,按照当年财政审核决定进入预算项目库。支出预算编制时,汇总整合财政预算项目,建立两者的对应关系,形成以上预算草案。根据轻重缓急进行综合平衡,对项目进行调整和大盘预算调整,开展二上二下预算编制,形成二下预算草案。二上二下数据表与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有完全对应关系,后期支持自动上报。申报过程中由预算管理系统保存数据,可回溯数据,实现全过程管理与监控。分解财政二下预算批复后,完成校内预算批复数据、批复通知书供校内部门使用核对,由财务系统生产自动账务凭证,实现核算系统项目额度自动拨款。该功能使预算系统与核算系统紧密连接,同步预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执行分析与监控。预算中期调整与二下数据类似,同样实现双系统的对接,实现预算全过程管理与监控。

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应建立统一的绩效指标库,将预算编制与绩效申报同步,先由各资金主管部门做单个部门绩效填报,财务部门对绩效进行合并汇总,形成财政绩效上报。保证预算项目绩效指标和总体目标高度关联,责任明晰,遵循“谁支出、谁负责”的绩效原则。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绩效自评、绩效复评进行量化赋分管理,将审计整改、财政指导意见及时反馈到系统,对相关支出范围、绩效指标、整体目标做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保持绩效数据逐年进步,将外部监管压力不断传递到资金使用部门,指导此后项目预算的编制,如图2所示。

此外,对实行清单管理的新储备项目转入预算项目进行绩效事前评估,对已开展实施项目进行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中期监控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对于业务部门进行的预算调整与绩效调整,均同步调整到财政一体化系统,保持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一致。

(四)智能稽核系统

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互联网+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切实提升监管效能,构建财会领域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智能稽核的基本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中间库、风险库、问题库及结果确认。其中,采集的源数据包括财务核算、招标采购、资产卡片、资金流水等各业务部门数据,在采集与清洗数据后,将其整理到数据中间库。在业务层,逐级梳理监督策略,分解为可定义、可执行、可扫描的智能化风险清单,建立风险监控策略库,通过AI策略对凭证进行风险扫描,自动生成稽核报告,将疑似问题发送给工作组确认,确认异常的进入问题库,推动业务部门处置、整改,由工作组确认整改结果。除固定规则的事后稽核外,未来也可实现由财务人员自主建模实现内控策略管理,系统应追求“零代码”规则引擎,财务人员可结合学校、部门、业务流程的相应条件与规则策略,将具体内控内审思路通过“拖拉拽”与已有通用模块配置,实现监控策略库的动态验证及优化,如图3所示。

二、高校智能财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十四五”规划提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各项管控措施嵌入信息系统。高校内控管理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财务、资产、招标采购、后勤、基建等各系统由多部门与各技术厂商分别搭建,系统平台兼容性、数据接口、颗粒度不同,难以有效互联互通等,难以高效得出具备分析意义的统计结果。此外,业务纵向流程长、节点多、参与人员复杂且信息分散,“内控空转”现象严重[ 2 ]。

智能内控管理系统的落地,可确保内部控制设计的可执行性,即制定明确标准;可确保内控体系能够“按照设计结果贯彻执行”,即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设计,对各系统业务流程过程中的内控要求予以固化,确保外部标准一致、内部资料及内控流程手册一致、系统设计与运行一致。系统应根据外部监管和内部流程要求共同制定数据合规标准,对过往各系统数据“纠偏与补缺”,校验已有数据的准确性,对缺失数据按规范补齐。通过培训、内审与监督,对线下业务运行与线上系统运行同步考核评价,调整系统配置,以实现设计与运行的一致性。

(二)基于标准预算绩效的成本内控一体化管理

在搭建预算绩效管理智能平台、实现核算与预算系统互通互联的基础上,未来可探索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等功能与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将内控要求植入项目预算、任务执行全过程,同时分类归集与汇总计算各类成本,实现基于标准预算绩效的成本内控一体化管理,自动生成满足单位管理需要的报告,按政府财政、教育、价格等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报送。

(三)数据中台、数据共享与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

高校智能财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财务数据不仅要与校内各业务部门数据深度融合,更要与中央财政、税局、银行等外部业务数据对接。

一是数据实现中台职能,收集并存储包括单位的合同、工资、绩效、成本在内的所有内部数据,同时将数据与外部各类监管系统进行数据打通,以实现一个平台统一调度、集中处理。

二是建立接口平台,提供标准的接口连接和复用能力,通过接口平台的建设实现单位内部系统和外部各监管系统的连接。

三是通过接口平台和数据中台构建一套数据标准体系,形成面向单位内部各个层级的共享平台,自动生成有关学校财务运行状况的关键数据,支持用户通过多种功能模块的自定义组合,一键生成各类报表,提供决策支持所需数据[ 3 ]。

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开发分析预警功能,结合智能稽核系统监控风险指标、智能排查运行状况,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将人为控制转变为系统控制,从以会计控制为重点转变为以管理控制为重点,完善高校治理体系。

三、结语

各类数智化新技术的运用为高校财务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智能报账、综合服务平台、预算管理及智能稽核等多方面应用场景不断趋于完善。未来,高校财务需着重融合智能化内部控制与成本核算功能,通过搭建数据中台实现内外部数据共享,由会计核算职能逐步转变为管理与监督职能。上述应用场景的实现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各业务部门统筹协同,确保智能系统数据来源可靠、过程可控、结果可参考。同时,加强培养精通财务与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设专业的智能化财务团队。

参考文献:

[1]刘梅玲,黄虎,佟成生,等.智能财务的基本框架与建设思路研究[J].会计研究,2020(03):179-192.

[2]丁友刚,吴玮琼,刘阳,等.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趋势与内涵[J].会计之友,2021(09):116-124.

[3]肖佩民.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财务与会计,2022(0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