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机制化解基层纠纷的实践探索

2024-12-18 00:00:00严军
检察风云 2024年23期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基层作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面临着众多机遇与挑战。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矛盾预防调处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三所联动”、人民调解及专业调解,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等联动开展诉源治理,探索并实践社会矛盾化解及预防调处新模式。

纠纷化解能力亟待提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书院镇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纠纷化解能力不足是重要一方面。首要问题是治理力量聚合不充分。镇村两级部门分工细致但人员较为分散,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通过一两个部门单独解决,管理体制中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行政管理职权碎片化、分散化、低效率化。其次,基层基础建设尚需加强。例如,村居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与资源整合能力还需提高,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与基层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矛盾。此外,风险隐患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动迁、经济发展和利益多元化,利益矛盾引发的社会矛盾出现,村居成为化解这些矛盾的第一线。然而,由于群众主体作用不足,群众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欠缺,村居在预防和化解矛盾方面的能力需要持续提升。

多元机制助纠纷化解

纠纷的化解需要多部门协作共建机制。书院镇通过派出所、司法所、调解事务所“三所联动”及多部门配合,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闭环。居村层面发挥社区民警、居村干部、人民调解作用,确保矛盾不出居村;镇层面强化“三所联动”,解决复杂矛盾,确保矛盾不出镇。

多方联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简单矛盾,由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沟通解释,做到提前处置;一般矛盾,敦促调委会和相关部门拿出方案,现场处置;复杂矛盾,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和预防办法,明确各自责任,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重大矛盾,通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和领导专题联席会议制度,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及治安调解,适时邀请法庭诉前介入,多渠道进行疏导化解。

高效透明、便于监督的协调机制。在矛盾排查和调处的过程当中,书院镇采用听证会、协调会、调解会等相关会议形式,邀请镇村人民调解员及老干部、老党员参与,以提高矛盾处置的效果,减少后期出现的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更避免矛盾纠纷上升为刑事行为。平安办、信访办、司法所、相关单位派员积极参与,现场做好当事人和家属的宣传、教育、疏导与调解工作,在达成一致意见的条件下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使调解更具约束力。

因事施策、灵活处理的协调机制。当前,因青苗费和辅助设施补偿等造成的矛盾纠纷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可能发生的矛盾,书院镇坚持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多方面分析原因,找准矛盾纠纷的源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的放矢地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同时,围绕各村开展的动迁项目,落实专人担任信息员和调解员,强化人民调解责任,加强与平安、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提前介入、依法调处的准备工作。各村居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客观公正、妥善处理的协调机制。对婚姻家庭、分家析产、邻里纠纷以及如今大量增加的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劳资冲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书院镇深入调查矛盾的原因,有效调解涉事方的正当权益。同时,书院镇正确区分矛盾纠纷的性质,准确把握合法合理性,坚决防止利用各种借口或手段得到无理赔偿的非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道德和法治秩序。

纠纷化解典型案例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指示,浦东新区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旨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预防和化解基层纠纷——这是“三所联动”的初衷和使命。通过“三所联动”机制,书院镇有效解决了多起矛盾纠纷。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

重大工程施工涉及鱼塘动迁的“三所联动”(图/周驰晨)

案例1:书院镇产业园区某企业员工张某于2023年8月14日进行高空作业时不幸坠楼丧生,家属要求企业给予说法和赔偿。书院镇迅速启动工作机制,由派出所对企业负责人和现场另一名员工进行讯问笔录,司法所组织律师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事务所出面安抚家属情绪并进行调解,园区办作为管理部门全程跟踪。在赔偿金额上,企业和家属经反复谈判一直未果。最终经多部门介入进行多轮调解后,双方相互退让,企业赔付80万元,工伤保险承担100万元,合计180万元,用于补偿张某妻儿今后的生活所需。此次劳动伤亡赔偿矛盾纠纷在张某过世第三天顺利解决,张某也得以入土为安。

案例2:2021年8月,赵某来到书院镇接待窗口反映称,7月,政府村级道路维修工程将其房屋震裂。工作人员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重大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工程施工中,确实存在由于大型机械施工导致的村民房屋、围墙等开裂情况,但也存在少部分群众本身房屋就有开裂却借机索赔的现象,故项目施工前就已对各户房屋进行了拍照取证。现场调解当日,社区民警、司法所、律师、村委会干部一同到现场察看情况。经对比,确认赵某房屋的裂痕属新增裂痕,随即联系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通过现场勘查、比对照片后,表示愿意给予一定的补偿,并同意在剩余道路维修过程中不再使用大型施工机械。

案例3:2003年2月,瞿某因故意杀人罪入狱,刑满后要求公司支付未结清的工资。因双方对未付工资认定有差异,瞿某情绪激动,有过激行为和言语。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事务所及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积极调解,向双方分析利弊和得失,从经济和家庭影响等角度给予疏导,最终以公司补偿瞿某11900元的结果让纠纷得以化解,消除了一个“民转刑、刑转命”的高危隐患。

“分级分块”两步走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书院镇不断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在全区率先建成镇村两级全覆盖的“1+22”“三所联动”工作室和工作站;通过“繁简分流”,引导镇、村(居)两级“三所联动”纠纷调处实行梯度化解,实现“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一键式分流、后端一揽子调处”,从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萌芽,建成“共治同心圆”“善治指挥链”。

分级。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发展阶段、化解难易度等,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工作职责,以进一步厘清两级调解中心的工作。由于解纷资源和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层级的调解中心承担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对于一般社会矛盾纠纷、普通社会矛盾纠纷、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定受理标准,分别由村(居)“三所联动”工作站、镇“三所联动”工作室进行调处化解。

分块。设定综合受理区(合理安排导引、受理、等待区域,切实发挥便民服务功能,设置在镇村两级“三所联动”工作室和工作站)、信访接待区(提供信访受理、联合接访、领导接访、心理服务等,设置在综治中心信访接待窗口)、法律服务区(安排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复议等窗口,设置在综治中心司法窗口)、多元调处区(设置在镇村两级“三所联动”工作室和工作站)、综合指挥区(开展信息综合指挥和会商研判,设置在综治中心指挥室)等。功能区块设计科学合理,多部门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能够实现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化解“一扇门进出”。

(作者系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党委副书记)

编辑:张钰梅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