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谷子”的诱惑

2024-12-18 00:00张钰梅项艺
检察风云 2024年23期

“谷子”广义上是指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的周边产品,购买“谷子”的消费行为被称为“吃谷”,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衍生活动形成了“谷圈”。

在“谷子”的消费群体中,青少年占很大一部分。一方面,作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谷子”为青少年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情绪价值。无论是游戏还是漫画中的人物,它们都有各自的故事,常引起人的感动与共鸣。“谷子”的出现,使得这些虚拟和存在于想象中的人物有了实体,成了朋友、家人般的存在。在如今学业压力沉重的当下,很多青少年都在试图寻找一个情绪的出口,“吃谷”成为了一种社交密码。青少年的社交需求往往比较旺盛,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他们以一种从众的心态开始“吃谷”,这也间接导致了“谷子”的价格水涨船高。同时,“谷圈”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吃谷”越多越能表示对角色的喜爱,因此“吃复数”(多次购买同一款产品的行为)比“吃单数”的人更受欢迎,吃“海景谷”(热门“谷子”,意味着像海景房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则显然具有更高的地位。对于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规则自然成了他们寻求社会链接和身份认同的“法宝”。

警惕落入“爱”的围城

正是因为“吃谷”的群体以青少年居多,有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谷圈”。有报道称,一名13岁的学生在浏览某社交平台寻找喜爱的徽章时,被诱骗加入了一个QQ群。诈骗分子以挑选徽章为幌子,索取该名学生的个人信息,后又以未成年人购买需承担法律责任为由,对其实施警告。过程中,诈骗分子冒充民警,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恐吓其利用父母的手机登录银行App扫码支付,最终被骗近万元。还有一些诈骗分子以“免费赠送”“免费领取”等话术诱骗青少年,又以“违规操作”“账号被冻结”等话术进行威胁恐吓,借机盗取账户信息和钱款。更有甚者直接伪装成买家收购“谷子”,随后又以各种理由诱骗青少年转账,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除了成为“诱n3fsOFJck+9bP8bIecVwnIYpbpyvnzJZ52RObUbO34g=饵”,还有一些乱象与青少年本身有关。由于很多“谷子”是海外原版或需工厂定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和定制价格,“吃谷人”通常会组团购买,由团长负责跟进开团进度、募集资金和下单发货等。同时,由于运输和定制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团长需要在群内定期汇报整体进度,并提醒团员查看补款信息。但就在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所在的“谷团”里,团长既不汇报进度,也不出具转账记录。就在大家心生疑虑时,团长发布了一张高中假条截图,此时大家才知道这个团长是未成年人。在“谷圈”,未成年人开团往往存在风险,因为一旦团长携款跑路,其可能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份而无需承担责任,导致欠款难以追回。据统计,该团中受害人被骗金额合计可达10万元。

针对这些乱象,相关机构和单位要依法严厉打击,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谷圈”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权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更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在“谷圈”中发生的网络非接触型诈骗中,维权时可“先刑后民”——“在提供充足证据线索,选对管辖地的情况下,刑事立案的可能性较大。若经过公安机关审查,不构成刑事案件,再启动民事诉讼程序也不迟。”

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家庭、学校及社会都应当承担起教育、引导和监督责任。某反诈中心民警提醒,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甄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薄弱,要加强对孩子灌输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同时,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建立安全屏障;多与孩子沟通,日常做好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资金安全意识。在确定需要购买相关产品时,也应在官方交易平台进行,否则平台无法全程监管,容易因为证据不足导致钱款追回困难。各地教育局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纷纷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媒体平台推文,提醒家长和学校,警惕“谷子”诈骗,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此外,也有不少学校专门针对网络诈骗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与各地检察机关合作开展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理智“吃谷”。当然,除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也必不可少。无论是未成年人开团,还是以从众心态“吃谷”,都需要在合理规范的条件下进行,警惕落入这座以“爱”为名的围城。

“谷圈”的灰色地带

作为普通消费者,如果想要安全“吃谷”,首先要摸清其中的门道,比如掌握圈内的术语、分辨清楚线下门店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谷子”之间的区别。比如“日谷”“国谷”“盗版谷”以及“同人谷”。

顾名思义,“日谷”与“国谷”都是“官谷”,即获得了IP版权方授权的周边商品。“谷圈”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就是得益于原作IP的强大魅力。所谓“盗版谷”则与之相反,存在侵权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谷圈”爱好者内部也有不少“避坑”心得,一是在购买时筛选渠道并注意分辨,二是在发现后向版权方进行告知,由版权方官方对“盗版谷”进行追责。

“同人谷”则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在“谷圈”语境下,我们可以将“同人谷”理解为爱好者对原作IP进行二次创作,并将二次创作的作品进行设计和生产,最终形成非官方出品的周边产品。从爱好者角度出发,这种自发的二次创作是对作品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从版权方角度来说,对其权益不构成损害的二次创作能够对原本的作品起到宣传的作用。因此,一部分“同人”创作者会在制作“同人谷”时,标注其成本和数量,以显示自己是“为爱发电”,而非商业盈利。一些版权方通常也会默许这种行为,不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追责。这种微妙的双赢,将“同人谷”的版权纷争放在了一个灰色地带。

不过,随着“谷圈”规模的日益扩大,为避免争议,手握IP的版权方也开始着手改变现状。比如,创作了大热游戏《原神》的米哈游就发布了《原神同人周边大陆地区试运行指引》,“同人”创作者可以根据《指引》要求向米哈游提交申报,若申报通过则可以免费获得授权,进行“谷子”的制作。其中对授权的主体、范围、可应用的场景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指引》中表示,未来米哈游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指引的内容。除此之外,一些版权方也会通过发布“同人”作品征集活动,来对优秀的二次创作作品进行选拔,并以公开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对哪些作品进行官方设计生产,直接将“同人”制成“官谷”,让爱好者们能看到更丰富的创作可能,也能更安心地“吃谷”。

这样的做法,既给了“同人”创作者一定的创作空间,也给作品爱好者更多的消费选择,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因为版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问题,让爱好在合法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为爱发电”,进行创作产出。

在“谷子”商业化这把双刃剑的刀锋之下,风险与机遇并存是常态。“官谷”生产周期长、抢购难度大的问题间接引发了“同人谷”的盛行。作为IP的版权方,除了给“同人谷”生存空间以外,提升周边产品的设计审美、丰富周边产品的品类,让爱好者的“吃谷路”不再艰辛,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