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扩展到数字媒体、网络、触摸媒体等多种形式,数字化的出现使大量的传统媒体加入了新媒体的阵营。融媒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理念转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不再仅仅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时尚潮流、传递文化价值,甚至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探讨融媒语境下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与应用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从理论上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还能够在实践层面为设计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现如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融媒体时代,网络直播、网络电视、手机报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物质文化地不断提升,大众的审美也在不断地提高,从功能到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转变不仅代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也见证着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同时,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媒体传播也变得形式多样,广告图形、排版设计、数字媒体、新闻摄影等媒体表现的视觉感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代媒体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立足当前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艺术元素的创作来满足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需要。
融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传播形态的转变,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融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飞速、立体化的传播,融媒体更是一个“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体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不同的个体、群体之间都能进行广度和深度的交流,并且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三维互动,现代传媒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输者,一个小事件、小消息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实现广泛传播,表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融媒体传播中的信息交流是全民的、大众的、广泛的,因此更加具有渗透性、动态性、广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新型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打破时间、空间、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影响人们的日常交流、购物、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
艺术设计的创作是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在艺术设计活动中,通过对信息、素材的整合创造出能够准确传达信息、给人启迪和视觉冲击的作品,设计工作者需要充分把握受众的审美特点,将设计作品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就需要设计工作者持续关注生活,对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因为设计语言的直观、生动性,使人们对所表达的信息能够迅速得到确认,这是设计语言的魅力,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
文化性是所有设计活动中更深层次的审美要求,在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形势下,把设计作品注入文化理念,以文化的艺术性设计来碰撞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也是融媒时代艺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设计工作者要赋予媒体设计深刻的文化特质,反映当代人精神深层次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生活观。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要求设计工作者要“求新、求异、求变”,不论是报纸排版设计,还是媒体界面设计等,不仅要求设计者发挥工匠精神,更需要去了解、学习新技术,例如VR、5G、编程语言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拉近了媒体和读者的距离,拓宽了阅读的多维空间,媒体艺术设计也需要不断革新理念和方法,树立创新思维,增强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情感表达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在媒体设计中也不例外,有温度的新闻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设计手法,设计工作者通过特殊的“符号化”表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产生共鸣、直达内心。在融媒时代,新媒体的建设更应该具备大局意识,不仅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打造,也要突出国际化的风格表现,应用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就是要从文字的排版、色彩的应用、页面的布局以及设计技术的引进等各个方面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例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他们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下不仅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还吸纳了新的技术和表现手法,将新闻信息和新闻艺术紧紧糅合在了一起。
在融媒语境下,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与应用实践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市场需求的增长、跨界合作的机会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创作与应用空间的拓展,共同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但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跨界合作、技术创新和个性化设计的广阔机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艺术设计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化,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同时,设计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融媒语境下的艺术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通过加强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动跨领域合作与交流、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以及加强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推动艺术设计领域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这将不仅有助于提升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还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
(作者单位:长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