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主题阅读,让课堂更接地气

2024-12-16 00:00:00范存琴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12期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阅读技巧、阅读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拓展资源,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单元主题阅读策略。

一、精心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一,整理归纳单元内容,并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融入整体教学目标中。二,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水平,评估其兴趣点、潜在问题及需达成的学习目标。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逐步递进式的教学目标。

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聚焦于鲁迅先生,包含两个语文要素,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基于学段的要求,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一,识记文章的关键词汇与句子,背诵《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有的人》全文以及“日积月累”。二,从《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选取人物描写的片段,分析其情节、情感及人物特性。三,完成一项以“老照片”为主题的描写任务,并撰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有你,真好》习作。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单元主题的深入探索至关重要。在课程设计时,教师需要融合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资源,确保单元教学目标与具体课时目标紧密相连。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把握,还能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从而构建一个系统而高效的阅读学习路径。

二、基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的流程

内容是主题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石。为了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挖掘教材精髓,丰富教学内容。具体而言,策略有三:一是教师将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建立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联系,掌握解读文本的技巧与方法。二是教师依托课内阅读,进行课外阅读主题的延伸拓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三是教师科学分配精读与略读的比例,确保学生在多元教学资源的滋养下,既能深入品味文字之美,又能高效获取信息。基于这些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以调动,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为主题,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丰富教学资源。一方面,学生可以广泛搜集春节、腊八、清明等节日在不同时代、地域的庆祝方式,挖掘每个节日背后的人文内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视角。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精选与传统节日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炼出阅读本单元文本的策略,并不断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逐渐培养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于写作和实践中的意识及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将探索阅读文本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精心筛选资源,还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探索空间。通过布置多样化的探索任务,学生既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符合要求的阅读资料,整合关键信息,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个充满创新与互动的教学实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主题阅读的教学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以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精心策划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且贴近生活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主题内涵,逐渐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融入信息技术,优化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和阅读任务的执行路径,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深入探究、勇于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朋友”为主题,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系列生动的小动物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自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问题能迅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欲。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知识库和逻辑思维能力,尝试描述这些小动物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描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学生的描述显得单调且乏味。例如,在描述猫时,有的学生仅能描述猫的五官、毛色、体态等基本信息。这时,教师可以引入课文《猫》中的精彩片段,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且有趣的描述范例,有效填补他们的表达空白。当学生的阅读欲望被激发后,教师应紧扣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为学生指明大致的学习方向和需要关注的重难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时,既要引入丰富的教学策略,又要基于角色扮演、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四、创新评价,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创新评价方式,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一,评价主体。学生应成为评价的参与者,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增进自我认知和学习动力。二,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应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应用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三,评价过程。教师应视教学评价为一个动态过程,持续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习惯、兴趣、态度和能力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精准的评价。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聚焦于民间故事。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提升他们讲述故事的能力,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系列阅读任务。学生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社交平台和互联网资源,探寻并提炼经典民间故事的基本情节。为了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需提前明确标准,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完这个故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故事中体现了哪些价值观念?”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在互评环节中,不仅同组成员要根据评价标准发表意见,其他小组的成员也会参与到评价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学习,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主题式阅读作为一种贴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讲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核心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与阅读文本间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输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