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涵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日益关注文本中的德育元素,并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引导策略,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内涵,并在意识培养、资源整合和方法创新等多个层面进行拓展。本文将依托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德育的融合路径。
一、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德育元素
德育元素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传递真实、准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应精心整合文本中的育人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专业而细致的引导。教师可以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在关注文本知识的同时,能深刻领悟并内化其中的德育精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
以《我不能失信》一文为例,教师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主人公的经历中感受诚实守信的美德,树立起“我要诚实守信”的坚定信念。诚实守信是贯穿学生一生的重要品质,教师可以以此为核心,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深入拓展。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情境思考:“为何‘我’选择留下而非随父母赴约?”“在家中等待朋友期间,‘我’经历了什么?”接着,教师进一步挖掘文中的德育价值,启发学生反思:“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迅速将个人生活体验与文本情境相融合,将文本中的德育要素与个人价值观紧密相连,从而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提升。
二、优化目标设计,渗透德育内容
为了将阅读与德育融合,教师可以精心规划教学目标,将德育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设定明确且科学的教学目标,学生得以在任务的引领下,主动探索文本中的德育意蕴,挖掘并学习人物的卓越品质。同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层次分明的评论任务,确保教学内容始终紧扣主题,不偏离德育的轨道。
以《精卫填海》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溺水后化身为精卫鸟,坚持不懈地衔石填海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兼顾智育与德育的双重需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神话故事的角度丰富文本内容,深化理解。最后,教师要从德育层面解读坚韧与执着的内涵,强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基于此,教师可以布置“讲述神话故事”的任务,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与分享,加深学生对执着精神的理解。
阅读与德育元素的融合是一个逐步深化且相互促进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更要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以丰富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在明确且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精准地把握文本中的德育元素,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细致入微地考虑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旨在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逐步领悟德育的内涵,进而能够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提升。
三、设计多元活动,渗透德育元素
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活动是他们获取直接经验、提炼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德育视角审视文本人物,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中的德育价值。大多数小学生难以独自完成复杂的阅读和理解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各异的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爸爸和妈妈等角色,并提炼人物的特点。教师通过问题“爸爸和妈妈的爱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模拟家庭场景进行观点交流。尽管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学生在初步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爸爸通常较为严厉,较少给予直接的表扬,而妈妈则更为温柔且擅长鼓励。基于这一共识,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
阅读与德育的融合,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互动中提炼德育元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中的德育内涵,还能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
四、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德育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秉承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将教学目标与评价内容相融合。教师将德育元素融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中,能够使学生从德育的视角复盘活动的流程,完善思考的过程。此外,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构评价理念,引导学生既能输出自己的观点,又能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以《梅花魂》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基于跨学科融合思想,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并加以延伸。其次,在文本分析阶段,教师设计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提炼外祖父的“五件事”,并提出问题:“作者描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有哪些用意?突出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带着问题,学生能够以梅花为线索,阐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再次,在内容延伸阶段,教师可以以梅花为载体,设计表达任务:“一提起梅花,我们还会想到什么?”最后,学生以绘画的方式画出梅花并加以描述。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学生想到的场景多与传统文化相关。比如,有的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还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相较于以往的教学评价,教师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匹配相应的问题指导。
教师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讲解和师生互动等多个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教材中提炼人物的思想,从互动中掌握社交和沟通的基本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德育元素的融合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德育元素的渗透,并将德育元素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任务、教学资源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以阅读的方式理解文本人物的先进思想,并以实践的方式践行德育,从而提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