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1)-段落(6)

2024-12-16 00:0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12期

练习篇

段落(1)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每天清晨,我都要对着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位耳聋的老人。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首《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位耳聋的老人。”

“耳聋的老人!”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说的是天方夜谭,“太荒唐了!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一位耳聋的老人!”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出乎意料——( ) 全力以赴——( )

收藏——( ) 无稽之谈——( )

2.短文中“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短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3.为什么“我”常常忘记她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呢?

4.读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段落(2)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摘下献给妈妈,做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 萧条),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摆腰,春花遍地露笑脸。妈妈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 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 询问)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当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 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 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着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培养了我们(坚定 坚强)的性格,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仿照短文中的画线部分写一句话。

3.短文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4.写几个描写妈妈的成语(不少于四个)。

段落(3)

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戎马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83岁的任思忠老人,谈起长征时的峥嵘岁月,依然神情激动,双唇颤抖……

说起长征开始后的第一次受伤,任老脱下鞋子,右脚背上有一块三厘米左右的凹陷。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过敌军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再也迈不动步子。a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粗大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

受伤后,他随队伍继续行军,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养伤。伤口化脓了,战友便将纱布裁成窄长的细条,沾了水穿过伤洞,来回扯动,清除里面的脓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没有别的办法,那是缺医少药的环境中遏制伤口进一步感染的唯一方法。

1935年下半年,红军来到黑水河时,便桥已被毁掉,南岸则被敌军占领。为保证主力部队过河,任老和另外30名战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时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对面的只有8名战士。b这是一次令南岸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在睡梦中被击毙,8人很快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搭起了便桥。

任老却因此染上了严重的伤寒,他的病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c有一次,任老长时间休克,战友们都以为他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石崖下的山洞里,不知过了多久,d他苏醒过来,挣扎着爬向河边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老竟然爬了两三个小时。当地老百姓发现后便把他救回家,伤好后又重回队伍。当时他还不满18岁。

“比起牺牲的战士,我是幸存者,更是一名幸运者。我能够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就是最大的幸运,真正的荣誉属于那些光荣牺牲的战士们。”

1.谈起长征时的峥嵘岁月,任老“依然神情激动,双唇颤抖”的原因是( )。

A.想起长征心里很开心 B.想起了那段岁月的艰难

C.怀念那段岁月 D.想起了受伤时的疼痛

2.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表明了( )。(多选)

A.渡江困难 B.红军战士牺牲很大

C.红军主力发挥了奉献精神 D.夜深水寒

3.短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表现红军英勇的是( )。

A.a句 B.b句 C.c句 D.d句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所讲述的几件事。

5.任老说“真正的荣誉属于那些光荣牺牲的战士们”,你认为“真正的荣誉”应属于谁呢?

段落(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这首诗是对景物的 描写。

2.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理解诗句,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

①下面对“铺”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残阳已接近江面,像是铺在水面上,同时“铺”也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之感。

B.夕阳照在江面上,江面上十分平静,像是一块地毯铺在上面似的。

②“可怜”的意思是( )。

A.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木上挂满了珍珠般的露珠,天空中挂着银弓般的新月,由衷地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B.值得怜悯,诗人看到江边夜景想到露珠易碎,新月未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段落(5)

园子里的太阳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在“我”的眼里,园子为什么很神奇?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特殊含义?

3.下列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白云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

B.雪花像白玉般铺满了大地。

C.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4.短文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5.读了短文后,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祖父是一位什么样的祖父?

段落(6)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天雨,解素衣: ②岂能无怪哉: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②迎而吠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12期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的其它文章
雪落无声
谈生命(节选)
国王的花
雪中花
何谓“碰钉子”q
“分道”为何要“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