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网络安全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4-12-15 00:00:00袁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35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数字经济网络安全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专业数字人才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上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教育和培养制度,培养方式和路线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1]。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安全专业的现状,接着介绍了网络安全专业相关的竞赛,并对“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最后,总结了“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以赛促学;专业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35-0083-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网络攻击的多样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企业网络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尚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存在培养体系结构不完善、培养方式单一等诸多不足[2]。在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则作为辅助。由于此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实验环境要求较高,高校往往难以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和实验设备,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攻防对抗等实战项目练习。这种相对偏重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难以与时俱进,导致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产生脱节[3]。因此,“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成为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应用中掌握和理解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1网络安全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1.1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网络安全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在发展初期,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应针对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全面统一的网络安全人才评价规则和评估标准[4]。2021年,教育部门对网络安全专业的名称进行了调整。然而,目前网络安全课程标准和方案大多未能体现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要求。同时,由于实验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制约了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此外,部分大学生普遍存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深究实验目的等问题,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项目经验的积累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从而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5]。

1.2网络安全专业竞赛现状分析

1.2.1学生参与意识不高

尽管网络安全类专业竞赛丰富多彩,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竞赛中,导致专业学习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通过调研分析[6],发现造成学生参赛意识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学生多为“00后”,个性较强,喜欢玩游戏、上网,学习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尝试,认为只有专业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才有信心参加竞赛,并且存在如果无法取得优异成绩就放弃参赛的心理;最后,有些高校缺乏有效的竞赛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1.2.2赛项人才选拔不够全面

在竞赛人员的选拔上,个别高校并未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他们过多关注选拔的功能性,使选拔成为“精英选拔”,忽略了竞赛的全员化目标。这导致无法提升整个网络安全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无法实现全员人才培养的效果[7]。同时,赛项人才选拔的方式也较为单一,通常采用做题或比赛的方式进行选拔,未能有效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水平。

1.2.3竞赛资源转换不明显

在专业竞赛过程中,一些指导老师往往只是为了参赛而参赛。竞赛完成后,他们很少将参赛的经验和成果转化为教学和科研应用。部分学校对“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缺乏认识且重视度不高,很少组织教师开展竞赛经验总结交流会,未能发挥对教师以赛促教的鼓励和督促作用[8]。

1.3网络安全专业相关竞赛介绍

近年来,针对网络安全类的专业竞赛层出不穷且各具特色。这些竞赛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并涉及交叉学科的内容。竞赛的内容与网络安全企业或行业的人才需求高度融合,并且大部分竞赛都是由多家企业联合举办。许多高校除了参加校外的专业竞赛外,还会在校内举办网络安全类专业竞赛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识。以下是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学生可参与的网络安全类专业相关比赛情况(见表1)。

2“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2.1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将专业竞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竞赛内容被细分为多个小项目。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内容来培养分析问题、团队协作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9]。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教学平台,设置攻防对抗的竞赛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模拟攻防对抗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框架。通过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题探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又能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专业竞赛中,学生有机会获得各类技能大赛的奖项和荣誉,这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2.2加强竞赛指导,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对于专业竞赛的内容,虽然教师无法直接干预竞赛的设计与举办,但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竞赛信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如果学生在竞赛准备过程中遇到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及时针对问题调整学习计划,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鉴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遇到问题容易退缩等问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够督促学生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在指导备赛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和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紧迫感和挑战性,从而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增强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更多的学习目标。

2.3创设专业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校内可以设立“白帽子”竞技比赛、网络安全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项目,并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CTF比赛、“湖湘杯”网络安全竞赛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举办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通过大赛的训练和参与,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各项技能,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校企双方应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打造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平台。企业专家可以结合工作中常见的漏洞检查问题,专业教师则根据学生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共同构建演练平台的题库。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实验实训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技能学习,从而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3.1拓宽视野,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网络安全专业竞赛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高等特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且课程种类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应用也感到迷茫。专业竞赛能够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融合、理解,并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新技术和新知识。例如,在挖掘漏洞时,可能会发现以前未见过的漏洞问题,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对漏洞进行检测与修补,学习新内容。网络安全类竞赛通常是以队伍为单位参赛,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必须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备赛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在合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来不断提升自我。

3.2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双创”精神

通过专业竞赛,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竞赛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难度较高的竞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一方面,专业竞赛要求学生全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1]。另一方面,专业竞赛大多是由单位与企业共同举办,这增加了学生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机会,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指导意义。

3.3已取得的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学院网络安全专业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学院举办的“白帽子”网络安全竞技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年,且参赛队伍每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参赛学生中有90%的同学愿意继续参赛,毕业后有85%的学生从事网络安全专业相关工作。“白帽子”竞技赛没有参赛条件限制,全院学生都可参加,主要考查学生的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拓宽学生对网络安全专业的认识。2023年,学院学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获华中赛区二等奖2项;在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工业互联网安全赛项获国赛二等奖;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项目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结束语

“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是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和关键环节。它将专业竞赛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竞赛的兴趣。同时,通过专业竞赛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双创”精神。这一教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了高校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德生,张柯欣,邓碧颖,等.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45-48.

[2]张浩,郭文忠,董晨,等.新工科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21(8):91-95.

[3]公备,张玉,沈韬.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促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21):48-49,58.

[4]肖蓉,崔晓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软件导刊,2021,20(7):187-191.

[7]李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24(8):134-137.

[8]董媛.基于OBE理念的聋校人工智能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J].现代特殊教育,2023(23):47-50.

[9]张磊,何杰,姚琳,等.以项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76-81.

[10]罗昭霞,戎陆庆“.以赛促学”理念下经管专业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23(32):27-29.

[11]胡伟.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策略[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9(1):75-78.

【通联编辑:代影】

基金项目:该文系202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安全的网安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编号:ZJGB2022609)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数字经济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探讨
敢拼才会赢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46:40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7期)2016-11-12 03:35:26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改革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商(2016年25期)2016-07-29 22: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