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SD 能力分析模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动态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4-12-15 00:00:00宁玉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35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教育

摘要:为适应行业变革与技术迭代,文章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探索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动态开发路径。研究首先分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PGSD能力分析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构建“岗课赛证融通、PSGD贯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包括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多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该研究旨在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动态开发提供参考,以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PGSD模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态课程体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35-0163-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引言

在行业变迁与技术迭代加快的背景下,职业迁移成为常态化特征。PGS能力分析模型是新时代下教育领域为适应于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变革,对课程开发和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尝试下的产物,其核心在于脱离传统的固有思维,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站在职业发展的角度,动态地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动态构建与调整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技能课程与行业发展动态的充分融合化,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可迁移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课程体系动态开发路径,构建“岗课赛证融通、PSGD贯穿”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期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

1.1研究现状

关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概念与应用国内学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王春燕(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提出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从职业领域出发,分层剖析职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再通过“鱼骨式”能力分析会解析典型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进而深入挖掘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1]。2020年,王春燕出版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系统地构建出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理论框架,并且提供了实际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指导依据[2]。学者张瑜等人(2021)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构建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职教人才培养范式。其认为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通过将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能力体系,从而将职业与教育联系起来的一种模型[5]。

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指导经验,目前,关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应用于职业教育的研究尚不充分,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职业调研结果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动态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

1.2PGSD能力体系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认为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价模型,其能力体系由P(职业能力)、G(通用能力)、S(社会能力)、D(发展能力)所构成。其中:

P(职业能力):代表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例如编程、系统设计、数据库管理等。

G(通用能力):代表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包括语言、数学、科技、人文与社会、艺术、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等方面。

S(社会能力):代表应具备的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保障、环境保护、沟通合作、项目管理、跨文化与国际视野、公民责任等。

D(发展能力):代表能够实现职业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会学习、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等。

1.3PGSD能力分析模型

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一种进行能力定位、优化课程设计的有效工具。根据王春燕所提出的理论可知(如图1所示),PGSD能力分析模型建立在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由此展开“鱼骨式”能力分析,逐步解析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具备的相应能力,构建出相关的PGSD能力分析体系,并以此作为动态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依据,以实现职业需求与教育课程之间相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PGSD能力分析模型。

2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1.3节的分析可知,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需要从职业领域出发。因此,笔者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访谈、查询相关资料等方式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直接岗位群以及可延伸岗位群进行了整合,如表1所示。

2.2PGSD能力分析

依据表1中所整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选择其中能够体现工作本质、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职业活动作为典型职业活动,并根据各典型职业活动实际工作流程分析其中的关键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具体如表2所示,并从中挖掘出完成该任务所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将其筛选整合为PGSD能力分析表,如表3所示。

2.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动态开发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利用PGSD模型,将行业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实现职业领域到教育领域的过渡,明确学生应掌握的技术和软技能,提出了构建“岗课赛证融通、PSGD贯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具体如下:

1)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突出职业道德、思想道德、时代理念、科学观念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育人价值,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设立德育+劳动课+文化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劳动教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4]。

2)构建由浅入深的多层次专业课程体系。

①基础层次: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简单的编程逻辑与语言的相关课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培养基本能力。

②进阶层次:基于基础层次设计更为复杂的课程,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前端设计与开发、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交换路由技术、系统部署与运维等进阶层次课程。

③高级层次: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课程,以能够完成企业综合复杂的职业活动,培养更为专业的职业技能,包括前端开发、数据库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交换路由等综合实训专业课程以及研究性项目,研究性项目例如毕业设计、科研项目等。多层次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难度随着层次变化而提升,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

3)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①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应从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入手,通过实验室课程和小型项目开发,使学生掌握开发工具并培养编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课程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③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训项目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

④建立在线资源和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平台。科学且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发展能力,构建“岗课赛证融通、PSGD贯穿”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为学生未来职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4)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PGSD模型的核心就是“多元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之初,可以组建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所组成的团队,共同设计和教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穿插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课程,例如短视频创新课程等,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同时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拓展职业岗位群。

3结束语

本课题以PGSD能力模型为基础,对存量式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个动态且反馈式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研究中,将继续优化这一教育模式,通过引入更多行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细化PGSD能力模型,使之更加精准地反映行业需求和技术变革,将其与教育领域相融合,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65-70.

[2]王春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3]张芳,朱龙.探索实践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的高职“移动端Web开发”课程建设[J].中国新通信,2022,24(18):119-121.

[4]欧阳悦“.岗课证赛融通”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J].北方经贸,2023(4):121-125.

[5]张瑜,谈慧,孙君.基于PGSD人才培养范式的职教本科课程体系构建: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97-104.

【通联编辑:李雅琪】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职一般项目”,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动态开发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ZJGB2023297)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08:47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07:1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工作综述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9:08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09:06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
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