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 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出生日龄、病程时间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生命体征指标、智能发育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5.0%、护理满意度为9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都降低,血氧饱和度、PDI指数、MDI指数都升高,但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PDI指数、M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者经过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临床不良症状得到缓解,整体护理效果良好,肺功能恢复,可促进新生儿智能发育,临床护理质量较高,满意度随之提升。
【关键词】 按摩抚触;程序化体位转变;新生儿肺炎;肺功能;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23--03
新生儿肺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除了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外,还需要恰当的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比如说按摩抚触、程序化体位转变等方式,其中程序化体位转变可加快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短时间内缓解不良症状[1]。按摩抚触是近几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刺激新生儿神经传导,提高生理效应,提升新生儿安全感,免疫功能也随之升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应激反应[2]。按摩抚触与程序化体位转护理方式联合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儿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发育,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8月- 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3];②发育良好;③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疾病;②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③免疫功能疾病;④耐受性差患者。按照组间性别、出生日龄、病程时间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出生日龄12~20天,平均日龄16.5±1.5天;病程时间3~9天,平均病程6.90±1.20天;观察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出生日龄13~23天,平均日龄17.0±1.4天;病程时间2~10天,平均病程7.10±1.50天。两组患儿上述基线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上报至本院伦理委员会并通过批准;患者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一般护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向家属说明每种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必要时寻求家属的帮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内容包括:
(1)按摩抚触护理:熟练掌握每种抚触按摩方式。抚触护理,一般抚触时间选择喂奶后1小时,手部均匀涂抹润肤油,新生儿保持俯卧位,按摩四肢,随后转变为仰卧位,按摩新生儿头部、胸部以及腹部,在按摩时确保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抚触一般在早上进行,干预过程中需要关注新生儿状态。
(2)程序性体位转变护理:将新生儿头部微微偏向一侧,头部微抬高30°,上肢微微举起放在头部两侧,双腿向外伸展,保持相同姿势半小时左右,随后变换自由体位,3小时后,将小枕头分别放在新生儿头部、背部以及臀部,维持头高脚底的状态,保持左侧卧位,上肢与下肢保持屈曲状态,半小时后再变换自由体位。3小时候再次变换为俯卧位,将小枕头放在背部和臀部等位置,保持头高脚底状态,头部稍微抬高15°即可,半小时后叩背5分钟,随后再变换自由体位。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护理效果评估:根据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鉴定标准:①效果显著:治疗后3天内,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完全缓解,未发生异常反应;②护理有效:治疗后3天内,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有所缓解,体征基本恢复正常;③护理无效:治疗后无任何改善迹象,甚至病情加重[4]。护理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护理有效)例数/观察例数×100%。
(2)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记录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3)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儿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4)智能发育情况:应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对患儿心理运动发育情况进行评估,智力发育指数(MDI)对智能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智能发育越好[5]。
(5)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评估,其结果分成特别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6]。护理满意度=(特别满意+比较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指标都降低,血氧饱和度指标都升高,但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儿PDI指数、M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两组患儿PDI指数、MDI指数都升高,但观察组患儿PDI指数、M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采用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低氧血症。而临床针对新生儿肺炎多给予氧疗,在氧疗过程中,容易造成肺功能持续损伤,还会增加氧中毒风险[7]。所以,新生儿肺炎患儿不仅需采取对应治疗措施,还应该给予护理辅助措施,从而加快不良症状缓解,减轻肺功能受损情况[8]。本次研究分别将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用于临床,其中按摩抚触是通过皮肤刺激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对新生儿智能发育、心理运动发育均有良好促进作用,持续性干预还能够降低新生儿肺炎患者应激反应产生[9]。程序化体位转变一般选择头高脚底位,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吸入性肺炎发生,定时变换不同体位,能够将新生儿呼吸qW/pDUexZ1ZjhcLaQom1cBQKhI8ueD0krcrD34zV7gM=道中的淤积痰液排出,有助于血液循环改善,降低肺后叶水肿情况产生[10]。与此同时,体位变换的过程中配合叩背,还能够将支气管中管壁上附着分泌物排出。将按摩抚触联合程序化体位转变用于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辅助、协同作用,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刺激性增强,脑部神经元发育也会得到改善,新生儿对外界感知能力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显著[11]。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患者经过按摩抚触结合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后,临床不良症状得到缓解,整体护理效果良好,肺功能恢复,可促进新生儿智能发育,临床护理质量较高,满意度随之提升。
4 参考文献
[1] 张婷.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4):148-150.
[2] 常加云,高慧,贾成兰.俯卧位通气干预联合按摩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婚育与健康,2023,29(21):121-123.
[3]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7.
[4] 蔡丽娟.转变体位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循环状况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7):97-99.
[5] 李珊.程序化体位转变结合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143-144.
[6] 朱红丹.抚触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心理运动功能、智能发育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6):759-760.
[7] 石岩.体位转变联合抚触护理对肺炎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6):407-408.
[8] 李小娟.程序化体位转变护理对新生肺炎患儿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7):2231-2233.
[9] 刘雯雯,王丽,罗辉.抚触联合体位变换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6):68-70.
[10] 李芳.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3):185-188.
[11] 赖敏燕,覃雪玲,梁凤华.程序化体位转变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2):141-143.
[2024-05-2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