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就传承与发展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具体的操作办法,包括加强当地政策扶持、创新传承方式、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促进教育融合等,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一、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简介
闽西是赫赫有名的客家祖地,当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俗民间体育是闽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方特色的民俗就相当于各城市的名片,如罗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龙”、上杭五枚拳、上杭木偶戏、永定锣鼓吹、长汀打石佛、漳平板凳龙等。
(一)罗坊乡“走古事”活动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的“走古事”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项传统起源于湖南,并在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群中广泛流传。这是客家人在迁移过程中或到达新居地后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习俗,展现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活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罗坊乡的“走古事”活动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服饰、音乐以及竞技元素的综合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个活动中,参与者会根据他们所扮演的历史人物来穿戴相应的戏服。这些戏服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人物的特点,让观众一眼就能辨认出角色身份。在音乐方面,伴随“走古事”的是一支由六人组成的锣鼓队,其中包括五位敲击者和一位背着大鼓的成员。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会连续不断地演奏乐段,以保持活动的热烈氛围。“走古事”这一传统活动的主要动作形式包含了两部分:陆地上的竞走和水中逆流奔跑。活动期间,村民们会抬起被称为“古事棚”的木结构在陆地上竞赛式行走,随后进入河流中,继续逆水奔跑。“古事棚”通常是一个由坚固木柱搭建的四方形框架,四周会用精美的画屏进行装饰。由于“古事棚”的重量可达四百多斤,因此需要20名强壮的男子共同抬行。为了确保行动一致,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走古事”的参与者要机智灵活,能够内外呼应、默契配合。“走古事”是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并且在2023年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被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
(二)姑田“游大龙”活动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活动,被称为“天下第一龙”,这项传统至今已经传承了22代。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成功挑战最长游行花车吉尼斯世界纪录,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也是福建省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的优秀项目。
每年元宵节前后,龙头、龙身、龙尾上贴有各种祈福和敬神的标语,按照顺序组合成长达一千多米的长龙。因为龙头硕大,出游时通常需要8名参与者,其中1名负责领路,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3名参与者负责擎起龙头,而另外4名则用绳索从四个方向拉住龙头,这样可以确保龙头保持平衡,并减轻擎龙者的负重。龙尾与龙身脱节,由3人扛着紧随其后。擎龙时,龙腰被龙棍支撑着行走,并首先被放置在张洋华氏祖祠入口的桌上等待。每一节的龙都点亮两根蜡烛。龙头上绑着四根棕色的绳子,由四人分别拉动,其中三名长者负责托起龙头,另一名负责观察道路。鼓首班站在龙头前面,龙头灯负责开路,而大龙则在擎起龙头的同时进行前向蠕动,擎停在上堡赖屋祠堂的大门前,点燃火焰,并在点燃后迅速封闭火门。领头的是神铳队,接着是龙头灯,然后是大鼓铜钟和锣鼓队,现在还有西洋乐队加入,紧跟在锣鼓队后面的是“伍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距离远近,每一户人家的门前都会点燃松明、放鞭炮来欢迎大龙,参与者、观众和长龙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认真地负责自己选择的游龙龙体,确保长龙在节日的氛围中完整地游弋。“游大龙”不仅代表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景,还有助于加强团结,增进家族与邻里关系。
通过了解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客家村落体育具有明显的族群性,游龙活动一般都是族群参与。由于当地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少年儿童都有学业安排,所以只有每逢节假日期间,村里人才会召集村中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回来,进行游龙的活动。这也导致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参与者大多以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老年人主要负责一些出龙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大龙的制作。抬龙对体力要求很高,所以大多是中年人来承担。
(三)上杭五枚拳
上杭五枚拳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传统武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清代,由少林僧尼五枚祖师所创,有传女不传男的说法,是中国武术稀有的拳种之一。上杭五枚拳的核心理念是用柔和的力量克制刚猛的力量,采用“后发先至”的战术,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女子拳法。其特点为:拳法套路短小精悍,步型低矮,步法灵活多变,技术以静制动,借力还力,以守转攻,快速攻击,出其不意攻克对方。尤以短打快攻见长,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使用的器械有三齿耙、钩镰枪、虎头牌等。客家女性对上杭五枚拳情有独钟,其对她们的性格、生存环境、生活和身体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4年上杭女子五枚拳正式被上杭县教育部门列入小学校本教材。
二、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现状
传承是每一个项目和活动得以延续、发展的方式,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形式与传承主体如下:
(一)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传承形式
1.文化传承。在文化传承的脉络中,姑田的扎龙与游龙技艺主要是通过家庭和师徒之间的亲密联系来延续的。家庭传承指的是技艺在一个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由上一代传授给下一代。在传统社会里,家庭往往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姑田的“游大龙”技艺也是如此。在这种传承方式下,家族中的长辈通常具备高超的扎龙和游龙技艺,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年轻一代,并教导他们这些技能。正如姑田客家公王第一庙的一位理事所述:“姑田扎大龙的手艺是世代沿袭的,无需依赖外来的师傅。父亲负责扎龙,儿子则在一旁协助,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这项技艺。”如此一来,技艺得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确保了后继有人,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家群体。在姑田,只要是出龙的村庄,村民们大多都会扎龙。尽管有些人技艺更为精湛,有些人的技术略显逊色,但他们都会坚持自己制作龙具,包括扎制、裱糊乃至绘画等各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
2.工序传承。姑田扎大龙的技术是代代相传的。父亲扎龙,儿子相帮,帮上两年无形中就学会了。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准备龙板、筋骨、龙棍、插袋、插袋布,扎制龙头、龙尾、龙腰、龙爪、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15道工序。龙的骨架只能用竹篾制扎,外面糊裱宣纸,画上龙鳞和云彩。一般制作时间为正月初三到十四,每节龙腰至少要4天以上,用具规格统一。龙头部分高2.4米,长度达到7米,最大直径为0.8米,眼睛周围的部分直径为0.7米。龙嘴张开,口中含有一颗直径在0.6到0.7米之间的红色龙珠,营造出一种吞吐云雾、威震山河的气势。龙身部分(龙腰)每节的高度为2.2米,直径为0.7米,长度为4.2米。至于龙尾部分,每节的高度同样是2.4米,直径为0.8米,而长度则是6米。
(二)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传承主体
1.制作者。连城县姑田镇城兜村龙头制作者陈魁彪说:“制作大龙糊纸要注意,我们宣纸是很碎的,一不小心就会破,描绘跟画龙点睛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地方,龙身外观做得好不好,就在于描绘。”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龙头制作者华小平介绍说:“我们已经是第三代人制作大龙了,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我们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开展游龙活动。”
2.党政机关。当地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8个组,负责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精心绘制了游龙路线和导览图,让游客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给游客更好的观龙体验。
三、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价值
(一)促进人才就业,带动周边经济
“游大龙”的制作过程涉及大量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尤其是竹子,这对当地的竹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姑田镇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开发了竹家具、竹餐具、竹摆件、竹乐器、竹帘、牙签、香棒、家具板、胶合板等多种竹系列产品,年产值超过5亿元。此外,制作大龙的关键材料——竹宣纸,也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之一,目前姑田有造纸企业7家,主要生产连史纸、手工宣纸、书画纸、竹浆纸、宣纸竹帘等,年产值过亿元。
(二)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教育价值
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五枚拳”,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契合,为体育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体育课程“五枚拳”的开发实践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传承和发展了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同时,这对其他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结语
闽西客家特色民俗民间体育活动较多,参与人群大多是当地居民,很多活动都与节日有关。闽西客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以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有文化传承和工序传承两种形式,主体为制作者和党政机关,既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又能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立仲.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核心项目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2] 江传文.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D]. 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 王西中,卢玉龙,卢悦宜.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
[4] 钟美英,袁辉亮. 上杭客家木偶戏传承发展问题初探[J]. 文化学刊,2023(9).
中国故事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