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左传·隐公元年》载“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后世对此句有不同的注解,造成歧义现象。本文运用训诂学方法来消解歧义,对此句进行歧义分析,从而彰显出训诂的现世价值。
“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这一解经语,我们认为是对《春秋公羊传》经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的解释。后世学者对这一解经语有不同的注解。魏晋时期的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这是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他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下批注:“隐公,继室之子,当嗣世,以祯祥之故,追成父志,为桓尚少,是以立为大子,帅国人奉之,为经。元年春,不书即位传。”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杜预对此解经语的分析,他认为“隐公”是“立而奉”的施事主语,“之”即“桓公”,是“立而奉”的受事宾语,动词“立”的间接宾语为“太子”。今人杨伯峻作《春秋左传注》,指出:“实则是隐公行国君之政,而实奉桓公为君,非立为太子。桓公之被立为太子,惠公未死时已如此,不待隐公再立之。桓公虽非初生婴儿,其年亦甚幼小,不能为君,故隐公摄政焉耳。”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他对此解经语的理解为“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尊奉桓公为国君”。
后世学者对“是以隐公立而奉之”产生了不同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产生了歧义。歧义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问题,国内最早对歧义现象进行研究的是赵元任先生,他曾经举出“鸡不吃了”这一经典的歧义结构。我们认为单独看“鸡不吃了”这一语言单位是具有歧义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是意义明确的。设想一个吃饭时的语言环境,说话者传达出“鸡不吃了”这一语音,听话人在接收到语音信息进行解码时,一定会自然地解读为“他不吃鸡这道菜了”。同理,对“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这一书面文字的解码也要依托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训诂才能还原其语境,构建贴切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消解歧义。正如阎若璩在《潜邱札记》卷六中所言:“古人之事,应无不可考者。纵无正文,亦隐在书缝中,要须细心人一搜出耳。”
一、“本立而道生”——以训诂消解歧义
消解“是以隐公立而奉之”歧义的路径是要构建一个贴切真实的语言环境,而方法则是训诂。下文将对“歧义”“训诂”的相关内容作出说明,为后文“是以隐公立而奉之”的歧义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一)训诂的定义与方法
学界内研究文献给歧义下的定义不下20种,综合来看,大多数学者对其定义的意见较为统一。据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歧义就是把一个不违反语法和逻辑的语言形式孤立起来(即脱离语境来看),而导致的若干种不同的理解。因此,阅读者无法准确选择歧义的结构构成和意义内容。
关于“训诂”的原本意义,现在的人多简单理解为“解释古代词义”。这一认识具有片面性。黄侃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中写道:“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由此,我们将训诂定义为“以语言解释语言”,而非片面的“解释古代词义”。
宋永培先生在《训诂方法新论》中指出了三种基本的训诂方法及其联系,分别是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以形索义的理论依据是汉字形义统一的原则,我们在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时要从本字出发,以汉字的构形意图即笔意来解说意义,还要有大量翔实的语言材料作为证据。因声求义的理论依据是“训诂之旨,存于声音”的原则,我们在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时要利用古音研究的成果,注意同根词“音近义通”的现象。“比较互证”是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得以正确运用的基础,其实质在于对语言文字材料进行系统贯通。
(二)训诂是消解歧义的不二法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将言语从语言环境中孤立出来,以文字符号的形式来记录语言事实。我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图画记事,其象形性浓厚,在社会发展早期,运用象形、指事所创造的文字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阶段文字的形体与其所指称的事物一一吻合,文字解码者很难会有多种解码。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文字指称事物的准确性与字符数量精简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一个书写单位即字符,承担着不止一个义项。例如,“花”既可以指称自然界的花朵,也可表示动词,花费多少钱。单一汉字义项的增加也增大了歧义产生的可能。在记录言语事实的时候,文字是没有歧义的。而文本解读者在对文字记录的言语事实进行解码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歧义。造成歧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书面文字具有语境缺失的先天不足。歧义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不仅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某一语言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将训诂定义为“用语言解释语言”,这就将训诂从传统“小学”中解放了出来。“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来说,就是用“今语解释古语”,用“通语解释方言”。通过训诂的方法,把某一语言形式的语境尽量贴切真实地构建出来,可突破文字记录语言的先天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训诂可谓是消解歧义的不二法门。
二、“是以隐公立而奉之”的歧义分析
歧义产生于文字符号解码环节,而训诂可以构建起文字符号编码时的语言环境来消解歧义。霍尔是“语言学和符号学转向”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编码与解码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编码者依据语言规则实现了信息的符码化,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播路径到达解码者那里。然而,当解码者解读由编码者所编码的信息时,却无法保证能够真正地理解编码者最初设定这个信息的本意。由此便产生了歧义,即符号信息解码与编码过程中的偏误。其原因则可从信息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念、社会身份、思想意识等方面综合考量。这就是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的基本内容。在霍尔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对“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进行了解码,得出了6种不同的理解,然后通过训诂的方法来构建语境,从而消解歧义。
(一)“是以隐公立而奉之”的多元解码
1.这是隐公把桓公立为太子并且以桓公为尊的原因。
2.这是隐公把桓公立为太子但以隐公为尊的原因。
3.这是隐公被立为国君并且以隐公为尊的原因。
4.这是隐公被立为国君但以桓公为尊的原因。
5.这是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并且以隐公为尊的原因。
6.这是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但以桓公为尊的原因。
“是以”在古文中经常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所以。具体来分析,“是以”是宾语前置。“是”为代词,“以”是介词,因、由于之义。在对“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解码时,我们参考了诸葛亮《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是以”的用法。造成这6种不同解码的影响因素具体来看有三方面:首先是桓公在惠公生前是否被立为太子;其次是隐公是被立为国君还是代理国君;最后是“而”作为连词所连接成分的多重语义关系。
(二)隐公与桓公的身份确认
据《左传·隐公元年》载:“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说文》载:“元,始也。”“元妃”为第一次所娶正夫人,“继室”声子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为“贱妾”,《左传·哀公二十四年》载:“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左传·隐公三年》载:“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那么隐公的生母“声子”并非为夫人,由此可以确认隐公并非正室所生,不是嫡子,桓公的生母“仲子”应当为正室。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提出的“桓公之母仲子死,以夫人之礼为之葬”和《左传》“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可以为证。总之,桓公和隐公都是鲁国国君惠公的儿子。桓公是夫人仲子所生,为嫡子。隐公是继室声子所生,不是嫡子。结合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可得,隐公是没有资格被立为太子从而继承王位的,桓公作为嫡子具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
桓公是在惠公死前还是死后被立为太子的呢?杨伯峻认为:“桓公之被立为太子,惠公未死时已如此。”我们同意他的意见。《左传·隐公元年》载:“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骈雅训纂》:“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遂分而为二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由此可以得出“大子”即“太子”,是封建时代嗣君之称。根据“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大子少”,我们可以再次确认惠公未死时,桓公就已经被立为了太子。
最后,隐公是国君还是代理国君呢?我们同样赞成杨伯峻先生的意见。他认为:“讫隐公之世,不称即位,惠公之葬弗临,与桓公母仲子之死则用夫人之礼,于己母则仅称‘君氏卒’,是不用夫人礼,处处皆足以明之。摄位称公以犹周公摄位称王,故周礼也。”鲁国姬姓,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后,承袭周礼理所当然。另外,《左传·隐公元年》明确记载:“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说文》言:“摄,引持也。谓引进而持之也。摄犹兼也,皆引持之意。”《孟子·万章上》载:“尧老而舜摄也。”这里的“摄”也为代理、兼理之义。可见,“公摄位”明确了隐公为代理国君佐政的身份,更是春秋经文“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公即位”的又一例证。
通过训诂的方法,我们比较互证出了隐公与桓公的身份,得出隐公为代理国君,桓公在惠公在世时就已经被立为太子这一结论,从而还原了书写者编码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至此,我们可以否定“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多元解码的前四种情况。
(三)“而”的多重语义关系
《说文》载:“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可见,“而”最初是一个名词,指颊毛。考察古代文献,除在《周礼·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这一处见过“而”用作名词,其余多用作代词、语气词和连词。“而”作为连词的用法较为复杂,《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将连词“而”的用法分为十种。既可以表示并列、顺承、进层、强调或转折,还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或者表示时间期限等作用,用法多样且复杂。这加深了明确辨析“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语义歧义的难度。
纵观“而”作为连词时的不同用法,我们可以发现,其分类依据是“而”所连接的语言片段之间的语义关系与语法成分。对“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进行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情况。
1.是以隐公|立而奉之(主谓结构,“而”表顺承)
2.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而”连接词组,表示转折)
其中,代词“之”的语义指向决定着“而”的语法功能。代词“之”可以理解为指代隐公,也可以理解为指代桓公。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中说:“为桓尚少,是以立为大子,帅国人奉之。”可见,他认为“之”指代的是桓公。再结合古代汉语书面语行文简练、多省略的特点,我们认为代词“之”指代的是桓公。“是以隐公立而奉”完全可以表达“这是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并且以隐公为尊的原因”。而没有必要再加一个“之”字。“之”所指代的对象明确后,“而”所连接的语言片段的语义关系也就固定了下来,“是以隐公立而奉之”中的“而”表示转折的语义关系。至此,我们可以否定“是以隐公立而奉之”的第五种解码:“这是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并且以隐公为尊的原因。”“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应该理解为第六种解码:“这是隐公被立为代理国君但以桓公为尊的原因。”
三、结语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书写者将言语转化成字符进行编码并将言语固定在文本中,对于言语的发出者和书写者来说,这一阶段是不产生歧义的。歧义产生于符号的解码阶段,其对象是听众和文本读者。文本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书面文字具有语境缺失的先天不足。歧义不仅仅是现代语言学家研究的范围,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
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古文字、古文献,即古代汉语书面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语言不断发展变化,记录语言的文字形体也必然会产生变化,正如《说文解字》所言:“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以字考经,以经考字”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规范,后世的人们在阅读传世典籍时,必然会有诸多不明之处。例如,颜之推仅在《颜氏家训·书证篇》中便记录了自己在阅读经史典籍时所作的47条考证。古代的“小学”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传统语言学”,而又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传统语言学”。“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小学”的核心内容,它滥觞于周秦,成熟于西汉,在清朝时达到顶峰。但古人认为“小学”就是为经学服务的,是经学的附庸,这既不利于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不利于人们对语言作理论上的探讨,更不利于整个传统语言学的发展。周祖谟先生指出:“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这一看法肯定了训诂在解释词语和研究语义方面的价值,也预示了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方向。
总之,训诂学不应被禁锢在“小学”的牢笼中。通过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等训诂方法,可以构建书面语在编码时候的语言环境,从而消解书面语言在解码环节可能产生的歧义。
参考文献
[1]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2]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3] 田清秀. 现代汉语歧义及其积极意义[J]. 汉字文化,2024(3).
[4] 阎若璩. 潜邱札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23.
[5] 尤庆学. 汉语歧义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1(4).
[6] 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7] 宋永培. 训诂方法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8]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肖爽. 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J]. 上海文化,2018(2).
[10] 许慎. 说文解字[M]. 湖南:岳麓书社,2020.
[11] 张万春. 浅析“而”字用法[J]. 青年文学家,2012(12).
中国故事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