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对《论语》中孔子的政治观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中的德政和礼治思想。首先概述德政和礼治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引用《论语》中的语料进行佐证;其次详细解析德政的内涵,既包括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要求,也包括其在施政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最后分析施行礼治的原因及其在国家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表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希望恢复周礼,使天下太平,这也是他最终的政治目标。孔子主张以“仁”为指导思想,以“礼”为形式和手段治理国家。政治策略主要包括“为政以德”和“克己复礼”两个方面,前者就是常说的德政,后者即为礼治。
一、德政
德政分为修己与治人两个领域。修己代表的是为政者的品德涵养,也有学者称为君德;治人则指对民众的管理,也有学者称为政德。君德的核心在于强调其必须秉持正直之身。这种正直不仅是品德的体现,更是其能够引导民众、推行政策的基石。为政者只有自身端正,才能有效地对民众进行教化,确保政策得以顺利执行。同时,政德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以德为先,将道德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塑造民众的品德,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君德和政德共同构成了为政者不可或缺的品质要求。
(一)施行德政的原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强调了德政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引领和凝聚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再如,“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这凸显了领导者与辅佐者身上的责任。“为君难,为臣不易”,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关联着国家的繁荣与衰败,因此,他们更应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
道德的价值在施政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从被治理者的视角出发,强调了道德在政治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有耻”是有羞耻心,百姓能够明白道德以及礼仪,能够用羞耻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德”与“礼”侧重于从精神层面激励民众,通过道德教育感化人心。尽管“德”与“礼”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且其效果可能不如刑罚立竿见影,但道德的力量在于其内在性和普遍性,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孔子反对过度依赖武力,而认为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培养羞耻心,是确保政令畅通无阻、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二)施行德政的要求
孔子强调为政者在施行德政时,应着重关注个人品格的修养和为官处事两方面。为d2pFabNotXFzbWzGaiIE7d78DoC6IcQsqkxPtZxnjf4=政者需进行内在的正心修身,以塑造高尚的品德;同时,应秉持举贤任能的原则,吸纳优秀人才。此外,孔子还提倡为政者应关心百姓福祉,反对暴政与压迫,确保言行一致,以树立诚信的治理形象。
孔子首先强调了有选择的“事君”,指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准则。君子在选择从政地点时,应坚持“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的原则,君子应在道德风尚良好的国家出仕为官,这彰显了孔子对于为政者首要条件——“有道”的坚持。只有为政者有道,国家才能有道。又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强调为政者必须坚定信仰,勤奋学习,坚守善道,并拒绝涉足道德沦丧、社会动荡的国家。孔子还指出,即使在道德风尚良好的国家从政,为政者也应坚守善道,不应因各种诱因而背离道义。此外,孔子还论述了理想的君臣关系:“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臣子应以敬畏之心对待君主交付的任务,然后才考虑自己的俸禄。又有“勿欺也,而犯之”,即臣子不应欺骗君主,而应勇于指出君主的错误。
为政者还要敬业、守信,“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先之劳之”,能够先吃苦,后享乐。此外“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可见为政者讲信义的重要性。
要做到为政以德还需要明白什么是“政”之本。“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想整个国家“正”,为政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质。因此,孔子又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告诉为政者要以身作则。此外还有“临之以庄,则敬”,还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等。
孔子也对为政者治理百姓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举贤。孔子提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选贤举能关乎国家的兴旺,这不仅能提高官员素养,也有利于德治的推行。“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告诉为政者要选用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贤才应该有好的品行和一技之长,“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次举荐贤才要知人善任,除了“学而优则仕”,还要“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其次是爱民。只有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要,有了充足的食物,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百姓过得好了才能富国兴邦。“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要想百姓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那就要爱惜百姓,不加重他们的赋役,不违农时,用民有度。同时,孔子反对武力征战:“‘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让百姓遵循农时,安居乐业,这体现了孔子崇尚民本思想的一面。
在爱民的同时还需富民。《春秋繁露》卷八《仁义法第二十九》:“孔子谓子冉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爱民与富民相辅相成,共同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这是德政取得民心的重要步骤。检验为政者德的标准就是国强民富。“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可见孔子反对横征暴敛,主张富民,减轻赋税。同时,求富应该遵循礼仪道德,要让百姓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求得。是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要“以其道得之”。
最后是教民。教化百姓,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德政的精神实质,也是实现大同理想社会的路径。教民要建立在富民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子冉曾询问孔子,当国家人口众多时,应当如何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孔子回答,首先应当致力于使民众获得经济上的富足,接着实施文化教育,以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时,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这一论述也认为国家应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感化并教育百姓。孔子认为,当为政者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并致力于推行德政时,百姓自然会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礼治
《论语》中对“礼”的探讨非常频繁,这些论述展现了周礼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儒家学者对于礼仪规范的重视和推崇。孔子把弘扬周公奠定的礼治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不仅深入研究和继承了西周时期的礼治思想精髓,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并将礼治思想与“仁”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治思想。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礼乐秩序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孔子在看见各种僭越之事后,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斥责。他主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回归周礼。孔子又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的核心就是各守本分,把“礼”运用到家庭和国家中,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守本分,不僭越。换句话说,“礼”在社会中扮演了界定尊卑贵贱地位的角色,并伴随着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礼节和仪式。
(一)施行礼治的原因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凸显了有序与无序状态下权力运行和社会风气的鲜明对比,更显示出天下有道和无道的区别所在。孔子坚信,若统治者能够推行礼制,百姓自然会心悦诚服地遵从其领导。孔子还主张通过礼来维系君臣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当子路问及治理国家的良策时,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概念。他认为治国以礼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正名”,即确保名实相符,让每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与其名分相称。一旦礼治制度遭到破坏,名实不副,就会导致礼乐制度的瓦解,最终使社会陷入混乱,民众无所适从。
(二)施行礼治的措施
孔子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为国以礼”。这并非仅仅指维护某一特定人员的权威,而是更广泛地通过礼的规范来引导国家的运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在国家层面,孔子觉得实施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是“正名”,改变“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境况,按照礼治的要求恢复各级关系应有的秩序,让所有人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遵循礼的规范,对待他人和社会事务时要符合礼的要求。又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先端正了自身的行为态度,为下面的臣子和百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样上行下效才有利于国家发展。同理还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为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若为政者以礼治国,则民众自会对其心生敬意;若为政者秉持公正道义,则民众自然服从其领导;若为政者恪守诚信,则民众亦会坦诚相待,言行一致。当为政者能够贯彻这些原则时,四方民众将慕名而来,共同建设国家。
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构建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结构至关重要。这一结构应基于长幼、亲疏等自然关系,明确各级别之间的权责与地位,形成稳定且有序的社会层级。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即君主尽君主之责,臣子尽臣子之忠,父亲尽父亲之爱,子女尽子女之孝。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能够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状态,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
个人层面,孔子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深刻见解。他强调,“孝悌”作为仁的基石,是君子行为的首要准则。一个人若能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自然就不会产生犯上作乱之心。人的血缘关系是构成一切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感基石。这种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道德情感延伸,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追求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的完善过程中,不应忽视最基本的血缘关系和家庭伦理,因此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守社会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德行修养基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从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不难看出孔子对孝的定义,“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求人们在父母活着时应该善事父母,去世时按照礼节安葬父母,死后还要常常纪念父母,按照礼节祭祀父母。后来又回答孟武伯孝为“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孝子会因为父母的疾病而感到忧虑。这表明孝子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为他们的病情担心,愿意尽力照顾。第二种观点认为孝子不应该生病,因为孝子的疾病会引起父母的忧虑。这意味着孝子应该保持健康,以减轻父母的担心。第三种观点认为孝子不会做出不合适的行为,只有疾病才会让父母感到忧虑和痛苦。这表明孝子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不给父母带来困扰和痛苦,只有疾病才会让他们担心。
每个人对于“孝”的定义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尊重。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还应该尊敬父母。后又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对父母仅仅表面上的恭敬和物质上的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认为,真正的孝道体现在内心的尊重和关爱,需要儿女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以诚挚的态度去尽孝。这种深度的情感联系和尊重,才是孝道的核心。
孔子和宰我讨论为什么要实行三年的丧礼时,孔子表示父母在抚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和心血,他们倾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当父母离世后,作为儿女应当深深哀悼,并守丧三年,以此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怀念。这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礼仪,更是内心情感的体现,是儿女对父母深厚感情的回报。
三、结语
孔子的“德政”与“礼治”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为政者以德治国,就如同北极星位于其位而自然吸引众星环绕一般,他也将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戴和广泛支持。如果单纯地用政令刑罚来约束百姓的活动,百姓虽能免于犯罪,却没有廉耻观念;若是用礼仪和道德来教育感化他们,他们不但会有廉耻观念,而且心悦诚服。由此看来,“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是孔子极为重要的政治主张。
当然,孔子也不是不讲刑罚。他曾经肯定了“尽杀崔苻之盗”的做法,道德教化和刑罚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残暴刑罚、没有多余诉讼的大同社会。孔子的思想主张,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实践,也成为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 邓球柏. 论语新解[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郝大维,安乐哲. 通过孔子而思[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3.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6] 耿志刚. 孔子的从政观[J]. 人民论坛,1998(11).
[7] 韩星,ShaoYanan.《论语》的为政之道[J]. 孔学堂,2015(4).
[8] 李骥,龙倩. 人治、法治和仁治的关系——基于孔子的政治思想[J]. 延边党校学报,2013(5).
[9] 李效武. 试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为政以德”思想[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0] 李欣妮. 浅析孔子的礼治思想[J]. 法制博览,2018(19).
[11] 彭林.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思想[J]. 人文天下,2015(11).
[12] 石博琳. 浅析《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
[13] 王光松. 哲人与政治:从孔子与《论语》中四类人的关系看孔子的政治哲学[J]. 现代哲学,2006(6).
[14] 王杰.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
[15] 王进. 为政以德——孔子的为政观[J]. 重庆社会科学,1997(4).
[16] 谢洪恩,刘康. 简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伦理思想[J]. 探索,1992(5).
[17] 谢友兰.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1).
[18] 徐雪.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J]. 文学教育(中),2013(8).
[19] 豫柏杞. 孔子、荀子、韩非“人治”思想新探[J]. 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4(S1).
[20] 豫柏杞. 试谈孔子的“人治”与“礼治”思想[J]. 孔子研究,1989(4).
[21] 袁宗建. 论法与孔子的礼治思想[J]. 菏泽师专学报,2001(1).
[22] 张明. 浅述孔子的政治思想[J]. 才智,2018(2).
[23] 张培国. 孔子的礼治和德治思想浅析[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4] 张培国. 孔子礼治思想浅析[J]. 管子学刊,2002(3).
[25] 张泽云.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高校“三支队伍”建设的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5).
中国故事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