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宰相致仕背后的多重因素

2024-12-13 00:00常紫薇
中国故事 2024年11期

【导读】宋代开启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因此宰相在宋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宰相大多是通过科举制度得以登上政治舞台,那么致仕制度就是他们退出政治舞台的重要途径。宋代宰相致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因病致仕,因与皇权发生冲突而致仕,因被弹劾而致仕,因完成政治使命而致仕。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致仕”思想。“退而致仕。退,退身也。致仕,还禄位于君”。但“致仕”作为一种制度则成熟于两宋。宋代宰相作为朝廷最高层官员群体,其致仕并不完全受年龄限制,而是与皇帝恩宠、疾病、弹劾等方面有关。对于宋代官员致仕的相关问题,学界已有过深入探讨,但是对于宋代宰相群体致仕,目前只有田志光《宋代皇权场域中的宰相致仕探析》一文做了讨论。本文分析了宋代宰相群体致仕的几种原因,并且得出结论:宰相致仕均与皇权恩遇衰减有关。

一、受弹劾而致仕

宋代受弹劾而致仕的宰相有张士逊和郑清之。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壬戌,宰相张士逊拜太傅、邓国公,致仕”。《宋大诏令集》里提到了张士逊致仕的原因为“告老于朝”,《宋史全文》也记“士逊不自安,上章请老”。张士逊致仕时已经七十六岁,因老致仕也合理,但接着探寻史料即可发现端倪。《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时军兴,机务填委,士逊位首相,无所补,谏官以为言”。仁宗年间,北宋与西夏战事紧张,张士逊作为首相无法处理复杂的军务,以至于谏官颇有微词,张士逊感觉惴惴不安,便以年老请辞。又据康定元年五月丁巳:“辇官千余人携妻、子遮宰相、枢密使喧诉。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张士逊方朝,马惊堕地。”《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以下简称《编年录》)记载了此事:“士逊上马将朝,喧噪益甚,遮道不进,马惊坠地。士逊乃七上章请老,故优礼之。”《编年录》认为张士逊是借坠马受惊请老,但是缕清史实后不难发现,张士逊致仕其实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年老和受惊落马都只是原因之一,被谏官弹劾才是其请求致仕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原因。

《宋史·宰辅表》认为郑清之死于任上,据载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十一月庚戌,太傅、左丞相、齐国公郑清之薨”。而《宋史·郑清之传》则认为郑清之为致仕,“累奏乞罢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史料对郑清之是否致仕的记载并不相同。《癸辛杂识》中记载:“辛亥冬,祈雪,得雷电大作,而清之薨于位。”《宋季三朝政要》亦载,“郑清之薨于位。上临其丧,哭之甚哀”。《宋史》:“拜太师,力辞。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后村集》载:“拜太师保宁军昭庆军节度使,依前齐国公致仕。”《江湖后集》载:“以定策功累拜太傅,四登相位,封魏国公致仕。”虽然史料记载有些许出入,但都记载了郑清之致仕。郑清之应为十一月甲辰致仕,十一月庚戌薨,可能因为相差时间较短,在史料记载上出现了偏差。淳祐十一年郑清之独相,为何在此时致仕?考证“清之以疾罢政,寻卒”,可以看出疾病是郑清之致仕的直接原因,那么郑清之致仕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宋史》记载:“至再相,则年齿衰暮,政归妻子,而闲废之人或因缘以贿进,为世所少云。”端平年间郑清之为相时,颇有功绩,但是等到淳祐年间再相,由于年老多病,政事交由妻子一脉处理,为世人所诟病,以至于后来衍生为舆论风波“公论不与”。郑清之再相期间专掌国事已久,所作所为终究被台谏弹劾,“台官潘凯、吴燧合章论列,清之不悦,改迁之,二人不拜命去。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郑清之致仕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再相后政绩不行,被台官所弹劾。

二、因与皇权冲突而致仕

因与皇权发生冲突而致仕的是王黼、蔡京和秦桧。“黼自宣和元年正月拜相,是年十一月致仕,入相凡六年”。王黼致仕时才四十五岁,如此年轻,为何想要致仕?其实宋徽宗对王黼的不满早有端倪。宣和五年(1123年),“有玉芝产堂柱,徽宗幸其第,置宴观之。梁师成与黼连墙,穿便门往来,黼以父事之,每折简必称为恩府先生,徽宗过之,始悟其交结状,由是黼眷稍息”。徽宗知晓王黼与梁师成有所勾结,这让徽宗十分不满。除此之外《皇宋十朝纲要》对观芝草事件有着更为详细的描写。王黼是夜大醉,假传圣旨遣散侍从,禁卫不肯离去并且要求面圣,气势汹汹,场面一度不可控,徽宗不得已出面安抚,最后只能由小路回宫,“乃凿龙德宫复道小墙以过,内侍十数人执兵接拥而还。是夜,几生变,翌日,上深悔之”。第二天徽宗就十分后悔,史称“宋初以来,临幸未之有也”。观芝草事件更加深了徽宗对王黼的不满,此事之后王黼独相的局面结束,“乃拔白时中、李邦彦共政,以分其权”,为王黼日后致仕埋下伏笔。到了宣和六年(1124年)六月,宋徽宗又因为王黼取竭民力,想要罢免他的相位,“民力不堪,上殊不乐,欲罢王黼”。探究宣和末年史事,即可得出王黼的恣意妄为、目无尊上已经惹怒了徽宗,因此致仕。

宣和七年(1125年)“夏四月庚申,蔡京致仕”,“京自崇宁之后已居相位,虽屡黜免,然未几而复,自是执政者几三十年”。蔡京从神宗年间开始崭露头角,纵横官场三十余年,屡次担任相职,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北宋末年整个政局。那么他究竟是为何致仕?宣和二年(1120年)蔡京第三次担任相职期间,宋徽宗就对其与家人的做派不满,这直接导致了蔡京第一次致仕:“然公论益不与,帝亦厌薄之。宣和二年,令致仕。”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第四次担任宰相,宣和七年(1125年)蔡京第二次致仕,从此之后再未担任官职。此次致仕的直接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蔡絛与蔡攸之间的仇恨愈演愈烈。《邵氏闻见录》记载:“用其子絛为谋主,絛与其兄攸相仇,絛败,京复致仕。”其二是蔡京无法胜任宰相一职。“初,京再领三省,未几,目昏不能视事,事皆决于子絛,絛威福自任,同列皆不能堪。”表面上蔡京第二次致仕与其子蔡絛有关,实则徽宗对蔡京厌恶已久,与皇权发生冲突引起宋徽宗的不满才是他致仕的真正原因。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丙申,秦桧自太师、左仆射进封建康郡王致仕,子熺亦加少师致仕”。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秦桧是因病致仕“以桧疾笃,故有是命”,早在致仕之前,关于秦桧生病之事史书上就有多处记载,此说法表面上看倒也合理,但这并不是他致仕的真正原因。绍兴二十五年,秦桧“伏望许臣同男熺致仕”,但是高宗并未允许。秦桧因为疾病缠身多次致仕可以理解,问题在于为何秦熺也要同时致仕,此时秦熺不过三十九岁,正是在仕途上发力的大好年华。查阅史料,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王杨英举荐秦熺为相,“王杨英为浙东安抚司参议任满赴阙,尝上书荐熺为宰相”,此举是推荐秦熺为相的开端。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得越发严重时,又有人提出想让秦熺当宰相。“及秦桧病笃,董德元、曹泳等谋,欲使熺继相位,人又切齿。至是,熺致仕,朝野皆罔测其然。”此时秦熺却提出想要一同致仕,很明显并非真心,而是以退为进,从他与高宗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野心。高宗看望秦桧,秦熺趁机试探高宗下一任宰相是谁,高宗回答“此事卿不当与”,表明了高宗的强硬态度。高宗回去后便令人起草了秦桧父子的致仕制,“帝遂命权直学士院沈虚中草桧父子致仕制”,但是秦熺依旧不死心,继续请人为他说辞。这个消息传播开来,朝廷内外的臣僚还都指望秦熺再次被任用,以此巩固他们一派的势力,“中外臣僚,犹且指望熺必复用,以苟进取,以坚党锢,恐天下士庶,不能无疑惑”,但“高宗皇帝欲收揽政柄”,怎么可能会让秦熺为相。“丙申,诏桧加封建康郡王,熺进少师,皆致仕,埙、堪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是夜,桧卒,年六十六。后赠申王,谥忠献”。

三、政治任务完成而致仕

完成政治任务而致仕的宰相有范质、王溥、魏仁浦和文彦博。《宋史·宰辅表》记载,建隆元年(960年)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时成为宰相,而到乾德二年(964年)《宋大诏令集》就记载了“范质等罢相制”,“质可太子太傅,溥可太子太保,仁浦可依前守尚书左仆射”,从任相到罢相不过短短四年时间,那么范质、王溥、魏仁浦罢相之后究竟是另任他职还是致仕?首先,龚延明的《宋代官制词典》指出太子太傅并没有实际职事,“宋前期用作文臣迁转官阶、宰执官致仕时所带官衔”。太子太保并没有实际职事,“宋前期用作文臣迁转官阶,以待宰相官未至尚书左、右仆射者;或用于宰执官致仕所带官衔”。《编年录》也写道:“东宫师傅以下官属,旧制不常设,乃以三太三少师傅除前宰执为致仕官,若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待宰相。”由此可见,三人应该是罢相致仕而不是另任他职。其次,从罢相后的生活来看,三人此后并未担任官职,而是选择了远离政治中心,“宋初,以前三公赴阙陪位,诣范质,求任东宫三少,预朝请,质不为奏。乃还洛,放旷山水,与布衣辈携妓载酒以自适”。最后,可以从三者的尴尬身份来看,范质、王溥、魏仁浦作为后周重臣,其当时拥立赵匡胤为帝实为不得已之选。据《宋史》记载:“质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王溥先拜,质不得已从之,且称万岁,请诣崇元殿召百官就列。周帝内出制书禅位,太祖就龙墀北面再拜命。宰相扶太祖登殿,易服于东序,还,即帝位,群臣朝贺。”可以看出范质虽对此颇有不满,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跪拜,恭迎新君诞生。此三人如此尴尬的身份,必然为四年后的同日罢相埋下种子。在任宰相期间,三人不仅多次上表求去相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并且极力向太祖推荐吕余庆、赵普等太祖心腹,认为“今宰辅未备,久难其人,以二臣之器能,攀附之幸会,置之此任,孰谓不然”。很明显此三人早知自身处境,太祖之所以任用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让政权平稳过渡,等到政权稍微稳固之时,三人便顺水推舟推荐太祖心腹担任宰相。三人选择致仕无疑是化解尴尬处境的最好方式,既给了宋太祖面子,也给了自己台阶。

元祐五年(1090年)“二月庚戌,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潞国公文彦博为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祐五年是其最后一次请求致仕,也是其官场生涯的结束,此时文彦博已经八十四岁高龄。据史料记载:“公著步履艰难,诏特许令男一人入殿扶掖。”文彦博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了,年老致仕也的确是文彦博请求致仕的原因之一,但仔细考证文彦博再次拜相的原因,即可发现文彦博致仕的真正原因。元祐元年(1086年)“文彦博自河东节度使、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潞国公落致仕加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此时文彦博已经八十岁了,如此高龄哲宗又因何启用?此时新帝刚刚即位不久,政权由太皇太后高氏把持,高太后启用司马光等一众旧党人士,新旧两党之争由神宗延续到了哲宗,且愈演愈烈。旧党人士为了稳固局势,扫清新党势力,因而推荐素有威望的旧党人士文彦博。“先是,司马光入为门下侍郎,首荐彦博。”御史中丞刘挚又言:“彦博虽老矣,然忠厚敦大,足以慰士大夫之心,其气略足以弹压强悍,其威望足以镇服外裔。”经过旧党人士的轮番推荐,文彦博终于再次拜相。既然启用文彦博是为了政权稳定,到元祐五年政权已经稳定,且文彦博年事已高,自然没有必要继续担任宰相。

四、因病致仕

因病致仕的宰相有吕蒙正与何执中。据《皇宋十朝纲要校正》记载:“九月甲辰,吕蒙正罢,为太子太师。”那么吕蒙正是否为致仕呢?其一,龚延明在《宋代官制词典》认为太子太保并没有实际的职事,此为证据之一。其二,《邵氏闻见录》记载了“文穆两入相,以司徒致仕”。《古今源流至论别集》也载“吕蒙正为相致仕”。其三,吕蒙正罢相之后并未担任官职,只是安心养病,经常会友。“洛中有园亭,时会亲旧。环侍皆子孙,间举寿觞,怿然自得。”此三点应该可以证明吕蒙正是致仕。“国朝以来,三居相位,唯赵普与蒙正。”吕蒙正致仕时不过五十九岁,又深得真宗信任,何故致仕?按史籍记载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吕蒙正暴中风眩”。是年“九月甲申,守司空兼门下侍郞吕蒙正有疾,以太子太师、莱国公免”。景德二年(1005年)“太子太师吕蒙正舆疾来见,不能拜”。吕蒙正在致仕之前已经“暴中风眩”,致仕后甚至严重到不能跪拜皇帝的地步,这些都足以证明吕蒙正就是因为疾病请求致仕。

政和六年(1116年)“夏四月辛未,何执中以太傅致仕”。何执中任相长达七年之久,由此可见他深受宋徽宗的信任,又“国朝自张士逊以宰相致仕,七十年间继之者惟执中焉”。生前死后如此恩宠,不禁令人好奇何执中因何想要致仕?何执中致仕时七十三岁,政和七年(1117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不到一年光景,极有可能是患病所致。继续考证可知“执中辅政一纪,年益高。五年,卧疾甚,赐宽告。”何执中在政和五年(1115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病得越来越重,而不得不卧床休养。政和七年去世之后,宋徽宗到其家中,因为在生病期间没有看望他而悔恨不已。“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视其病为恨。”由此可知何执中确实是因为生病才致仕的。

五、结语

北宋宰相七十二人,南宋宰相六十一人。宋朝宰相致仕者共十一人,由此可知宋朝宰相罢任致仕属于少数。宰相致仕均与皇权恩宠有着明显关系,皇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当皇权受到威胁时,会对相权有所限制,为了给宰相留有颜面,通常情况下会以生病为由让其致仕。致仕制度是一种代谢机制,可为官场注入新鲜血液,而宰相也能通过致仕留下不贪权力的美名。

参考文献

[1] 公羊寿撰,何休解诂,徐彦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田志光. 宋代皇权场域中的宰相致仕探析[J]. 中州学刊,2022(1).

[3] 徐自明.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M]. 王瑞来,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1986 .

[4] 佚名. 宋大诏令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佚名. 宋史全文[M]. 汪圣铎,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2016.

[6]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李埴. 皇宋十朝纲要校正[M]. 燕永成,校正. 北京:中华书局,2013.

[8] 脱脱等.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9] 周密. 癸辛杂识[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 佚名. 宋季三朝政要笺证[M]. 王瑞来,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 吕邦耀. 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M]. 王瑞来,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 刘克庄. 后村先生大全集宋集珍本丛刊第82册[M]. 北京:线装书局,2004.

[13] 纪昀,永瑢.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 佚名. 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M]. 王瑞来,校补.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 王偁. 东都事略[M]. 济南:齐鲁书社,2000.

[16] 陈均.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19]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 全宋文[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0] 龚延明. 宋代官制辞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21] 司马光. 涑水记闻[M]. 北京:中华书局,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