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4-12-13 00:00杨浩予
中国故事 2024年11期

【导读】刘禹锡早年才华横溢,凭借“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诗句展露其不凡抱负。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他三度遭贬,仍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以《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勉,彰显出高洁的品质。在逆境中,他仍旧豪情满怀,正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到了晚年,刘禹锡的心境愈发平和深邃,“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便可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他的一生,是对文学的不懈追求,更是对人生坚韧不拔精神的完美诠释。

一、早年才华初显

公元772年,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诞生于河南洛阳的一个书香门第。刘氏家族历来以文韬武略著称,其先祖曾立下赫赫战功,其家族声名远播。其父刘绪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曾在江南为官,母亲也出身显赫士族,知书达理,教子有方。刘禹锡自幼深受家庭影响,聪颖过人,谦恭好学。9岁以前,他就已经跟随著名诗僧皎然、灵澈学习诗歌写作,并深得老师的赞许。13岁那年,刘禹锡随父亲赴长安,有幸在宫中聆听御用乐师的演奏,深受震撼。他立志要学习音乐,成为一名音乐家。于是,他白天学习诗文,夜晚则苦练琴艺,书画琴棋无所不通。19岁时,刘禹锡开始在洛阳、长安游学。他游览了名山大川,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游历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诗艺,共同进步。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一定的声誉,为他后来的科举考试和仕途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段经历也展现了他早年的勤奋和才华。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声名大振。同年登博学宏词科,两年后登吏部取士科,仕途很顺利,从此,刘禹锡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可以说,刘禹锡早年的生活充满了勤奋和拼搏。他在家族的熏陶下博览群书,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传统和家国情怀,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和仕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参与永贞革新

刘禹锡所参与的“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改革,又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此次革新的核心目标在于反对藩镇割据、削弱宦官势力、清除政治积弊、强化中央集权。在唐顺宗的支持下,王叔文集团领导了这场革新运动,刘禹锡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措施之中。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包括财政的整顿、赋税的减免、弊政的革除以及宫市的废除等。同时,他们还注重人事制度的改革,根据选贤任能的原则,提拔有才能的官员,并力图削弱藩镇势力和宦官掌握的军权,严惩贪污腐败。然而,由于改革派的力量相对薄弱,且改革措施实施得过于急促,试图在短时间内扭转唐朝的政治经济颓势,导致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分裂。最终,俱文珍等人发动了政变,幽禁唐顺宗,并立太子李纯为帝,永贞革新因此以失败告终。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遭到了政治打击,从此踏上了他的贬谪生涯。

三、屡遭贬谪波折

刘禹锡的一生经历了三次贬谪。第一次是805年,因永贞革新的失败,他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并在此度过了十年的漫长时光。他时常登高望远,抒发内心的愁绪。《秋风引》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就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时光流逝的哀思和对故土的眷恋。他在朗州度过了无数寂寥的日夜,但这并未消磨他的意志。相反,这段经历使他更加坚韧,为日后他重回政治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15年,他奉召回京,这本是他重新展露才华、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然而,次年,他因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表面赞美京城繁花似锦的景象,实则暗含对朝廷的讽刺和不满。语涉讥讽,触怒了当时的权贵,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这让他再次陷入困境。刘禹锡在连州期间,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继续创作诗歌,如《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等作品,深刻抒发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他也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基层建设,参与修建了包括初云亭在内的十处景观,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和民生。连州在817年遭遇疫情侵袭时,刘禹锡更是展现出了他的医学天赋。他不仅与好友柳宗元通信交流,还亲自参与救治百姓,努力缓解疫情。在此期间,他更是撰写了医书《传信方》,为后世的医学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刘禹锡的政绩不仅体现在文学和医学上,更在于他对地方治理的卓越贡献。在连州,他使得这个偏远之地科第甲通省,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无论刘禹锡被贬至何处,他都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为当地带来显著的政绩和深远的影响。

刘禹锡在821年冬被改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第三次被贬。在夔州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广泛采风,创作出了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诗篇,如《竹枝词》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夔州期间,刘禹锡还注意到了教材不足的问题,积极解决当地的教育问题。随着他的政绩和文学才华的展现,824年,刘禹锡被调任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和州期间,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不仅继续在诗歌上进行创新,还开始涉足散文、论著等多个领域,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浪淘沙》等。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还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贬谪时期无疑是刘禹锡人生中的低谷,但同时,这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期。805年创作的《秋词》彰显了诗人初遭贬谪时的豪情壮志,而826年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则充满了对过往坎坷经历的深沉感慨。33岁的他面对挫折,尚能展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潇洒壮阔;而54岁的他,在阅尽千帆后归来,两鬓已斑白,更显出岁月的沧桑与深沉。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曾为他打抱不平,“折太多”“长寂寞”等词句,透露出对刘禹锡贬谪生涯的辛酸与无奈。828年,刘禹锡终于重返长安,再次踏足玄都观。此时的他已从主客郎中的新职上走来,怀揣着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在玄都观中,他挥毫泼墨,创作了绝句《再游玄都观》这一佳作,诗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不仅是对自己之前因“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诗句而遭遇贬谪的回顾,更是对人生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十多年前的贬谪,使刘禹锡远离了京城。他经历了亲人和朋友的离世以及命运的种种波折,然而这些磨难并未击垮他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十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长安,虽然已鬓发如霜,但他心中的那份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却丝毫未减。他站在玄都观的桃花丛中,望着随风飘落的花瓣,思绪万千。他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也展望着未来的美好前景。晚年,刘禹锡定居于洛阳,与白居易、裴度等文学巨匠相互唱和,共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一生,是对文学的不懈追求,更是对人生坚韧不拔精神的完美诠释。无论是年轻时的壮志豪情,还是晚年时的宁静智慧,刘禹锡都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传奇人生。

四、文学和政治成就

刘禹锡在唐朝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首先,他的作品在唐朝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他的诗文不仅具有艺术性,更富含思想性,反映了唐代的文化风貌,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禹锡的诗文在唐朝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人广泛认可。其次,刘禹锡在政治上也有着卓越的表现和地位。他曾任监察御史、刺史等职务,对唐代政治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关注民生,抨击社会不公,揭露政治腐败,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刘禹锡政绩斐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刘禹锡在唐朝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注重培养青年才俊,传授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为唐代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同时,他也与当时的文人墨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五、晚年思想传承

刘禹锡晚年迁太子宾客,追赠户部尚书。他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在此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晚年,刘禹锡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诗歌创作更加成熟,意境更加深远,语言更加精炼。他的诗作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更深入反映社会现实,批评时弊,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刘禹锡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内敛的一面。在哲学思想上,刘禹锡晚年更加注重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传统,同时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顺应自然、回归本性的生活方式。他的哲学思想不仅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承与贡献方面,刘禹锡晚年致力于培养文学人才,传授自己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和哲学人才。他的逝世,标志着唐代文学史上一位巨星的陨落,但他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继续影响和启迪后世。

参考文献

[1] 孙琴安. 刘禹锡一生诗歌创作的高峰[J]. 晨刊,2022(5).

[2] 孙鑫鑫. 对刘禹锡贬谪时期诗词的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3] 卞孝萱. 刘禹锡年谱[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4] 卞孝萱,卞敏. 刘禹锡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陶敏,陶红雨.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