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虚构写作自传入中国以来,逐步演变为越来越大规模的写作实践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形式。学界对此种新兴的写作体裁进行过诸多讨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领域:写作技巧与文体,非虚构的真实性和情感表达,非虚构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及传播过程,本文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探讨其情感向度和叙述逻辑。
一、“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非虚构小说”概念于1965年被美国小说家杜鲁门·卡波特首次提出,并在美国作家菲利浦·罗斯的《写作美国小说》中逐渐形成理论。自2010年《人民文学》发起“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并开辟专栏以来,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大地上迅速生根发芽,互联网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如腾讯的“谷雨”、网易的“人间”“人物”以及“真实故事计划”等。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吸引了大量读者,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形成阅读量“10万+”的影响力。
在这个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各媒体机构突破传统的业务模式,以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一种被称为“非虚构写作”的新型文体,事实上已在新闻界流行。“非虚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非虚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大致分为写作技巧与文体、非虚构的真实性和情感表达以及作品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领域。
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虚构写作的情绪体验、文本特征、真实性辩证等方面,缺乏从符号学理论出发的分析。郭贺雨在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的视角下,梳理了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发展历程,认为其表意模式经历了以“文学性、新闻化、专业化、流量化”为标志的“隐喻、提喻、转喻”和“反讽”的四体演进过程。本文试图继续从符号学理论出发,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情感表达与叙述逻辑,以及受众的多样性解读和集体共识的构建过程。
二、“零度创作”与情感化传播
当今创作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作品的不断涌现彰显了创作态势的繁盛。在新闻领域引入非虚构写作实践,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体裁界限,还催生了新颖独特的叙事逻辑。这一变革既丰富了新闻的表达形式,也为其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情感研究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卡西尔和他的学生朗格开创了情感符号研究的传统;格雷马斯使用“符号方阵”对情感进行符号学分析,初步构建了情感符号学的研究模式;谭光辉在《情感符号学》一书中指出,情感必然被“一段情节”携带,不仅具有符号性,还具备“叙述性”;赵毅衡也在《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中强调,“要把情感传播到底,‘情感风格符码’必须贯穿整个意义过程”。
从符号学的情感研究角度来看,情感是贯穿文本表意与解释过程的关键元素,它既是发送者注入文本的主体性特征,也是解释者必须辨识的意义所在。在非虚构写作的传播中,情感表现在文本中尤为凸显,其主要承载方式包括修辞、风格和语义等。在《局外人》中,叙述者默尔索采用了低调的陈述手法,这种“不可靠的叙述方式”引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反应,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非虚构”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者的意向性。所谓的“中立立场”和“零情感”,仅针对文本的解释社群而言,其中“风格标记”被叙述者有意淡化。事实上,在非虚构写作文本中,叙事并非是对现实生活“一比一”的简单复刻,而是基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倾向和思想表达需求进行裁剪和拼贴的结果。但是,这种倾向并不是“逼仄的个体私语性质的情感”,而是为了唤起大多数人共鸣的情绪体验,而进行的从“情真”到“事真”再到“理真”的逻辑建构。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文字的求真行动”,既要求内容的真实性,又强调叙事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其面临的挑战也由此产生:如何在确保真实性的同时,使文本叙述具备艺术性。事实上,非虚构写作对“真实性”的把握,并不意味着详尽无遗地描述事件的每一个细节,文本闪回或时间转换等处理手法同样符合“非虚构”的原则。如《非虚构的艺术》一书所述,在非虚构写作中,作者自始至终不能编造任何东西,不能故意改变事实,不能创造合成的人物,或者从X中选取一个人物,把他放到Y中。作者必须竭尽全力地用所拥有的现实材料进行创作,即使这些事件或许不如小说那样戏剧化与完美。同时,部分作者也会在非虚构创作时出于法律、道德等的约束而进行非“捏造”的“改动”。
在解释活动中,读者能够通过作者的在场性表达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经验性重构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个人化情感倾向。但每个接收者的情感反应和解读意义,会因个人情感反应敏锐度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作者在创作非虚构写作作品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潜在受众的价值观念,以确保情感表达的共通性,进而使作品能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普遍的认同。同时,作者在情感介入时还需要把握好尺度,要确保情感的克制度和感染力,达到真实与真挚的平衡。
三、受众的多样性解读与社会文化规约
体裁作为文化程式化的媒介,不仅将媒介进一步稳固于既定的模式之中,还构成了表意与解释的基础框架。其中,“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相较于传统严肃的新闻报道,展现出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情感化传播方式不仅满足了读者的精神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社会关系。
非虚构写作的前提是所叙述内容不可否认的真实性。这一点能够激起文本接收者共通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鸣和集体认识。在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实践中,虚构性与事实性构成了叙述的重要准则。“事实性”所强调的,是接收者与叙述文本之间的一种“契约”,即读者将文本视为陈述事实的可靠载体。而且这种纪实性并非文本固有的品质特性,而是读者基于文本体裁所采取的一种解读方式。因此,为了维护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底线,确保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任,谷雨-腾讯新闻等平台机构引入了严格的大编辑制度,并设立了事实核查员。
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非虚构写作并不回避作者对于叙事过程的介入,而是期望在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之间建立起“主体间性的互动机制”。在“非虚构”这种叙述艺术文本中,当一些情节被“简略缺省”,叙述空间发生弹性变形时,解释者就需要对所叙故事进行“拓扑补缺”。这种机制促使不同主体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形成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解读。
另外,这种解读的多样性不仅源于文本内部,也受到社会文化规约的深刻影响。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了大量的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隐而不显,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非虚构写作文本由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符号组合而成,这些符号共同承担着叙述的功能,并通过文本与文本、视角与视角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激活读者的情绪体验,使其进入一种“自由阅读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读者既能沉浸在文本的叙述中,又能随时抽离,回归现实生活。
非虚构写作文本的叙述通常以“事件”为契机,抵达“人物”的显现,成为“散点透视、全景扫描”的群像报道。这些文本自身便携带着关于自身应如何解释的指示。例如,“客观”“冷静”等风格作为附加符码,贯穿在文本传播的各个环节,引导接收者相信文本的真实性和中立性,信任地展开阅读和阐释。
非虚构写作文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伴随文本相互交织的复合体。这种结合超越了简单的符号组合,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结构”。在非虚构写作的叙事中,既有新闻报道等文本、留言等评论文本,还有界面提供的往期推送、相关推荐等链文本,它们共同构筑了对文本意义的全面解释。例如,微信公众号“人物”每期的推送文章,其标题、封面、序言、插图等框架因素作为副文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章调性,决定其重点是“抓人眼球”还是“深度解析”,同时对接收者的情感唤醒、情感互动和情感共鸣等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元语言组合的“可调节性”,也为非虚构写作文本的解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理性因素背后,源自成长经历、社会经历积累以及文化修养的沉淀等的“能力-经验元语言”,常常在潜意识层面影响读者的文本解读。当解释者面对符号文本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配置这些元语言,而语境是解释意义生成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这些因素会促使读者以相近的方式解读非虚构作品,进而对社会议题产生共通的情绪体验。同时,由于每个读者的“能力-经验元语言”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文本的解读难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恰恰是这种偏差,使得文本的解读更加多维、多样。
例如,近几年“真实故事计划Pro”“人物”“三联生活实验室”等非虚构写作平台,在文本中高频出现“卷”“躺平”“佛系”等网络热词。这些词语高度关联着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现象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具有当下性与典型性。解释者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学习工作环境,结合日常生活经历,对文本内容进行更细致、更个性化的解读。非虚构写作也以其“灵活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自身“突出的跨界功能”和“开放性的叙事空间”,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公共情绪的能见度,成为不同群体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四、结语
在非虚构写作文本的创作及传播过程中,虽然理论上要求叙述者采取中立、客观的视角,但在实际操作中,叙述者和解释者的意图并非绝对的“纯粹”。作者的情感倾向与受众的情感需求的匹配程度,是影响非虚构写作文本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非虚构”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运用情感符号和创新叙述逻辑,实现了对真实事件的深度解读和情感传递。
接收者对于文本的解读并非孤立的个人阐释,而总是依赖于既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规范对文本接收者的解读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解释者也会对文本所述事件进行经验性重构。在此过程中,非虚构写作文本的标题、插图、排版等框架元素所携带的“风格符码”,相关新闻、同类文章推送、影视作品等伴随文本,也共同影响读者对其的意义解读和情绪体验。因此,在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共同作用下,非虚构写作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黄典林. 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J]. 新闻记者,2018(5).
[2] 范以锦,匡骏. 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新闻文体创新发展的探索[J]. 新闻大学,2017(3).
[3] 郭贺雨. 从符号学四体演进看新闻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发展[J]. 声屏世界,2022(8).
[4] 洪治纲.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J]. 文学评论,2022(5).
[5] 赵毅衡.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 蒋荣昌. 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7] 盛芳. 新媒体语境中非虚构写作的情感化传播及其价值向度[J]. 教育传媒研究,2022(4).
中国故事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