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期间采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产生的积极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30例)配合应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满足其康复护理需求。
【关键词】强化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o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emiplegia
JIAO Lili
Jinta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uquan, Gansu 7353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Methods:The data of this study were derived from 60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all of whom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3,and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dd-even principle.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was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The limb motor function,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nursing,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joint mobility score,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in the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of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routine nursing,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and meet thei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eeds.
【Key Words】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Limb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脑梗死偏瘫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同时,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情况[1]。对此,为了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产生的优势,选择6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数据来源的时间节点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范围为45~86岁,均龄(65.35±3.58)岁;观察组中包含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介于47~88岁,均龄(66.28±3.46)岁。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分析结果之间差异较小(P>0.05),具有比较价值。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中风偏瘫;②重要脏器未经损伤;③治疗积极性高。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认知状况较差,无法进行正常沟通;③持续调查研究配合度不高。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向其讲解脑梗死偏瘫发生路径、治疗过程、用药要求及日常注意事项等知识,帮助患者形成科学的疾病认知体系,提高护理配合度[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提示患者正确摆放肢体,按时指导规范用药,观察并发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配合应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1)被动训练。护理人员、康复训练师共同参与到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协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与关节训练,先从大关节开始活动,保持适当的力度和幅度,依次活动至小关节,帮助患者改善肌肉灵活度与关节活动度[3]。在开展被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家属做好陪护,警惕患者发生坠床或者跌倒等危险事件,给予患者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共同做好康复训练。每天坚持练习2次,持续半小时左右。(2)按摩护理。取患者曲池、尺泽、谷合、足三里、环跳等穴位进行按摩,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缓慢拿捏、按揉穴位,按摩期间及时询问患者感受,直至按摩处出现热感为宜。每天按摩2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症状的效果。(3)良肢位摆放护理。针对患者偏瘫程度和病情状况,指导其采用适当的肢位摆放方法,对仰卧位、患侧卧位、坐位等体位进行相应的指导[4]。询问患者感受,确保体位处于舒适状态,预防肢体肌肉痉挛、畸形等情况发生。(4)主动训练。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在病情稳定期,护理人员与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站立、步行、爬楼梯等主动活动。指导患者双脚立于地面,确保两腿与肩膀同宽,交叉双手并向前伸直,同时,应当缓缓低头、弯腰并收腹,将身体重心转移到下肢[5]。护理人员与家属应当立于一旁,及时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预防跌倒等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1)利用Fugl-Meyer评分表和人体关节活动度测评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情况。总分为100分,总得分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情况成正相关[6]。(2)利用QLQ-C30测评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涉及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四个模块,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利用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91~100分为很满意,71~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情况比较
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更高,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详见表1。
2.2两组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详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详见表3。
脑梗死临床上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供情况出现异常,引起缺氧、缺血进而引发脑组织软化或者缺血性坏死的疾病[7]。脑梗死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不仅会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主观症状,甚至还会引起偏瘫、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8]。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脑梗死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推动下,虽然疾病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脑梗死致残率依旧居高不下,成为威胁老年群体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脑梗死偏瘫病程漫长,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实施长期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成为改善患者病情状况的重要手段。强化康复护理模式是一项兼具针对性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将患者置于康复护理工作的主体地位,主治医生、专科护士及康复训练师等共同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有助于构建起医护一体化的康复护理体系,在优化护理工作环境的同时,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护理服务,成为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护理措施[9]。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依旧采用常规护理,与此同时,观察组结合强化康复护理模式,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前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情况改善效果较差,且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较低。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观察组结合强化康复护理模式,通过被动训练和按摩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情况,预防水肿、肌肉痉挛等并发症,还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效果,经过持续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同时,为患者提供良肢位摆放护理和主动训练指导,能够减轻对良肢的压力,减少肢体痉挛、压疮等情况发生,并指导患者进行站立、步行等主动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期间采用强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对常规护理进行补充,在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关节活动情况的同时,有助于促进其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持续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耿丹.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42-45.
[2] 任锐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名医,2023(14): 108-110.
[3] 周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名医,2023(5): 158-160.
[4] 孔慕娜.强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护理的效果及其价值[J].婚育与健康, 2023, 29 (4): 46-48.
[5] 余连香,赵琨,陈江花,等.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6):305-307.
[6] 石晓庆.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2,22(18):1589-1591.
[7] 吕艳.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6):80-81.
[8] 谢丽丽.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8):109-111.
[9] 赵艳艳,陈俭慰,叶向红.强化康复护理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8):1055-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