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WHO标准诊断病程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且肾功能异常患者200例,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干预组100例患者予以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对照组100例患者予以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化指标比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等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水平,提高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护理;糖尿病;肾病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nternet systematic community nursing on diabetes nephropathy
GAO Weijing
Shichaha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Beijing 10003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nternet systematic community nursing on diabetes nephropathy.Methods:2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abnormal renal function who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the WHO standard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were selected.The selection time wa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100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systematic community care via the Internet,and 10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are.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Before nursing,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EmSx5IzaSpnzvATD4umdIhzE+GFMkrJ5fAIZLcA05SM=0.05);After nursing,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urinary microalbumin,urinary creatinine and other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Internet systematic community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urinary microalbumin,and urinary creatinin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Key Words】Internet; Community nursing; Diabetes; Nephropathy
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改变,不均衡的饮食结构、运动的减少、不良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提升,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它是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病变,病变可累及全肾。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以微量蛋白尿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如不及时控制会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或者水肿等症状[1-2]。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国外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因素,该病的治疗费用极高[3-4]。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糖代谢异常会使多元醇代谢通路被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等。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国际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探索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效果,选取中心就诊符合条件的200名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
1.1 一般资料
将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2型糖尿病且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相关诊断标准,对内容知情,且自愿参与。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00例:男性35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61.93±6.76)岁,病程(13.58±7.38)年;对照组100例,男性4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1.55±6.56)岁,病程(12.66±6.8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进行常规慢性病管理,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干预组采取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即纳入糖尿病肾病管理群,进行远程线上系统管理,借助微信群对患者指标进行跟踪,通过线上推送、一对一私信的方式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包含药物用药的剂量、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尿微量蛋白的定期监测、社区护理指导、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等,保证干预措施个体化、针对性。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适时地增加沟通频次,帮助患者解除疑虑,提高患者信任度。在不同阶段由社区护理团队按照不同频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的短信、微信、现场课堂的推送和普及,及时对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以患者身体耐受程度为宜,在线上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
两组均按期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等指标检测,及时关注慢性并发症相关指标测定,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2个月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生化指标以及护理后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HbA1c、FPG、SCR、BUN、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伴随着基底、肾小球系膜因糖尿病的影响而增厚,肾脏内的血液循环、肾小球过滤率会呈现出一个先升高、后大幅下降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蛋白尿、氮质血症、浮肿等肾衰表现,临床中将之称为糖尿病肾病。这种肾脏损伤通常是不完全可逆的,治疗难度大、危害大,被认为是糖尿病最常见的高风险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
糖尿病肾病的病程极长,肾脏的损伤与代偿几乎与糖尿病同时出现,而临床症状则会在病程进入Ⅲ期后开始出现,此时多为糖尿病发病后10~15年。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进入显性发病阶段,此时多为糖尿病发病后的15~25年。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对糖尿病肾病的医疗干预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想要有效减缓病程的进展速度,减轻肾脏损伤,使肾脏的代偿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就需要长期接受药物、饮食、生活等多方面的干预。这样的临床现状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持续化护理的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状况的关键。
但是,在糖尿病肾病的管理中,大多是来社区医院进行面对面的监测、诊断、复查等,无法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系统性管理功能,因此,利用互联网线上远程途径,系统性、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管理、疏导和健康检测、治疗,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线上指导水平尤为重要。因此,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就是通过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知识宣贯指导、心理干预疏导、饮食、生活习惯引导以及用药行为的监督,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信息、检测结果,同时通过短信、微信推送相关知识,与社区护理团队线上互动交流用药、饮食等,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7]。
本次研究中,将护理重点集中在认知干预、饮食管理、用药监督、状态监护四个方面,从结果来看,借由互联网媒介所进行的系统性社区护理,能够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疾病认知获得改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将护理服务所覆盖的时间范围延长至居家疗养阶段,这有效弥补了传统模式下居家患者饮食、用药、生活管理的不足,通过持续化、日常化的健康宣教工作,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积极的健康意识,积极面对治疗的同时,也能够培养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本研究探索了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效果,通过社区护理团队加互联网的模式加强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性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肾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旨在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互联网系统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居家疗养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在非住院期间的医疗干预效率,这一模式具有研究与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段连杰,庞甜甜,孙海星,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的影响效果分析——评《现代糖尿病护理与健康管理》[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40(1):60.
[2] 李春华.骨化三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2568-2569.
[3] 谢席胜,艾娜,王宝福,等.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0): 937-940.
[4] 刘艳梅,韩艳.“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2):307-308.
[5] 韦美前,韦田福,黄妹宾,等.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3,35(4):506-508.
[6] 孙亚利,张丽娜.互联网模式下家庭医生团队对糖尿病肾病未来风险控制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93-94.
[7] 陈伟,王璐璐,万红霞,等.糖尿病学校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4, 24(14):1097-1100.